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忆书 1000字高一作文

2022-03-05 22:30:00 栏目:高一作文 来源:蘑菇文

从看第一本书起,书就如一缕缕悠香在身边缠绕,深吸一口气,慢慢回味书香,勾起心底的点滴回忆。

书是我们的朋友,它无处不在,总在我们需要的时候来到我们的身边,闲时,拿起一本书,品味它的意境,它的话语如涓涓细流缓缓流进我干涸的河床,它的话语又如冉冉升起的太阳照亮我心房的每一处阴黑。不知不觉,时间就在这安宁的氛围下从指间缝里溜走,在书页上留下点点痕迹。书如良药,我觉得一点没错。它就像安定剂,每次都把我从愤怒、难忘的边缘拉回,如母亲一般驱赶心里的不安,带来如阳光般温暖的怀抱。书和我形影不离,有它就有快乐,有它就有温暖,有它就有依靠。

书是一个个热心的过路人,遇难时,它主动伸出手,迷惑时,它热情来解答。从小到大,从小人书到漫画,从幼儿读本到学校课书,从故事书到中外名著,从传奇小说到古今著典,一本本书在我的面前一一走过,读完看过就放手一搁,再无问津,但它的内容和意境却犹如电影般在脑海里回放。做题时,课本伸出援手;了解历史时,古典对我一笑,他们如路人一样在我的人生道路上一现而过,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书是我们最敬佩的老师,它不仅给我们带来知识,更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让我们领略生活,感悟自然,回报社会,小学时,老师拿着书,教我们认字写字,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初中时老师拿着书,教我们体会文章意境,感受作者情怀,明白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而书则承载着这些情感、这些感悟无私地向我们一一展示。“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也是人们成功的钥匙;书更是指点人们走向正确人生道路的老师。

书是一段尘封的历史,不管是司马迁的《史记》,还是罗曼·罗兰的《名人传》,都透露着历史的辉煌与悲哀,人物的光辉与堕落,书向我们真实地展现了那些名人伟将的人生经历,让我们从中受益终生。幼时,书用历史教我们希望;少时,书用历史教我们做人;如今,书用历史教我们适应社会。不论年轻还是成熟,书都向我展现真相,了解历史,感悟自然。

书更是一本记录我成长史的珍贵相册,从年轻到如今,书都一路陪伴着我,它充当了许多角色,却总会在我最需要时及时出现,我与书之间就如有一根无形的绳索,虽看不见摸不着,但把我和书牢牢系在一起。一本漫画书,让我笑声连连,一本故事书,让我兴趣盎然,一本古典名著,让我点头深思,书记录着我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天真走向深谋远虑,从依赖双亲走向独立生活。闲时,翻开这部成长相册,看着书中图册里从前的我,就感到一阵欣慰。

书的角色还有很多,它在我的人生道路上,从路头到路末,不断变幻身份来帮助我,书是我一生的挚友,将一生陪我行走在成功路上。“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书给我的赠礼,而我将与书走向那无尽头的成功彼岸。

忆书

忆书

父亲住进了地下室 日记一则500字

父亲与我们分离已经六十六天了!六十六天,短暂却又漫长!

正月初二,我们还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之中,父亲接了一个电话,和我们只道了一声“我去班上”就穿上外套,匆匆离去了。

父亲的离开扫了我们的兴,家里的喜悦顿时荡然无存了。

我和我的母亲只好打开电视,武汉爆发冠状病毒封城的消息一下子让我惊呆了!我的潜意识里,预感到一种不幸的降临。

母亲的电话响了,她接起来:“什么?收拾地下室?为什么?……你住?你别开玩笑了……为什么?……有这么严重吗?”母亲接着电话,脸色越来越严肃,额头眉宇间凝成出一个“川”字。“……行,行,我现在就收拾。”母亲又恢复了平时的干练。

我云里雾里,看着母亲挂断电话,“怎么了?”我试探着问。

“咱矿要设卡封闭进出口,你爸报名要坚守卡点。”

“他怎么要住地下室?”

“他为咱们,也为了邻居。”

“咱地下室堆着那么多东西,没有暖气,又那么脏,怎么能住?”

“非常时期,不能也得能!”

看着母亲着急的样子,我不再说话了。

我跟在母亲身后,出了门。

母亲打开地下室,一股潮湿霉烂的味儿扑鼻而来,直逼的我后退一步。

经过一番整理,地下室里空出了一张床的地方,我和母亲去二叔家借来了钢丝床,把家里的“小太阳”也拿到地下室,就算给父亲安了一个新家。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父亲就没有回我们的家,我和父亲也就这样分开了。

我家住在二楼,和父亲上下仅隔一间房,可就是这一间房,把我和父亲分在两个世界!

想父亲的时候,只能等父亲下班,我站在家里的窗户口,看看父亲,和父亲打个招呼。

有一天晚上,我梦到父亲抱着我,用他那浓密坚硬的胡须扎我,可我醒来的时候,才知道这是个梦。

唉!我盼望着父亲能够早日搬出地下室。

-相关专题-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