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2019年上海卷高考作文1100字 中国风,顺势而吹 1100字高考作文

2022-03-11 08:10:00 栏目:高考作文 来源:蘑菇文

音乐在生活中是一种情感的传递的有效途径,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音乐也时常会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表现出风格各异。RAP,有着强烈的顿挫,诉说着一个一个草根的心声;摇滚乐,表达着音乐人桀骜不驯灵魂;民谣,让人沉浸在惬意的午后。而有趣的是中国风就像是万金油一样可以融入到上面每一种音乐风格中,给人一种全新的感官享受。

中国风影响了一代人的青春。说起中国风我们这代人最先想到的肯定逃不过是周杰伦和方文山这对台湾流行乐坛的老搭档。工整的并且古韵十足填词配合上带有民乐特色的作曲和编曲,在周杰伦的之前每张专辑上都会有这样一首经典占据着打榜的重要地位。也正是这两位天才的创作把艺术融入生活,使得我们对中国风这个形式有了最懵懂和最初步的了解。

中国风让世界的音乐走进中国。前两年一部叫做《闪光少女》的电影把中国民乐和西洋乐器放在对立面摆上了大荧幕。双方在走廊里斗法比赛时,即便曲目是传统西洋乐的《野蜂飞舞》民乐也丝毫不落下风。甚至最后凭借唢呐彻底打乱了对方的节奏,赢下了那次比赛。

当然,除了电影,在当下自媒体如此发达的时代也会看到许多自媒体音乐人通过自己的改变将世界的音乐加入中国风完全给人一种全新的体验。其中比较有名的可能就是B站被称为镇站之宝的墨韵教主的《千本樱》了。通过精妙的改编、高超的演奏技巧以及古筝独有的指法的演绎重置了一首原本日本风浓厚的曲目。不仅使她本人获得大成功,作为一个半年更up主却粉丝数超百万并且还参与了B站美国上市的敲钟仪式;对文化交流来说,也让更多的年轻人体会到了传统民族乐器的魅力。并且让我们知道了西洋乐器能办到的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做的更好!

中国风让中国走进世界。今年春节后,一次史诗级的公关策划再次让中国风音乐出现在我的视野里。那就是之前一直被网友们调侃恶搞做成鬼畜视频的吴亦凡“大碗宽面”片段竟然由官方编曲并加入中国传统的戏剧元素做成了单曲正式发布。这个作品一经发布后就凭借很高完成度和话题性在社交网络迅速扩散,不仅给他吸了不少路人粉,同时许多黑粉在看到他自嘲的态度也表示不想再黑了。想一想:一个黄皮肤的加拿大人,在rap中加入中国风戏曲元素并大获成功,是不是已经把中国风推向了世界?

其实复盘会发现这次营销的成功并不仅仅停留在音乐的成功,更多的要归功于我们中华民族一种传统的豁达和包容的态度。吴亦凡团队在看到那么多网友在网上恶搞他后并没有生气甚至像某NBA大使一样用律师函威胁。而是进行了换位思考,既然被大家恶搞大家觉得挺开心,那为何不自己去做这样一个作品呢?这样的中国风其实在自媒体中还能看到不少,比如:局座张召忠、配音演员葛平、演员唐国强老师等。他们充分体现了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大气谦和,也正是这种态度,可以让我们的文化得以传播的更远。

在最近国与国的交锋中,我们也看到了中国风的具象化呈现。在几次外交发文中,外交部表现的不卑不亢,同时坚持顺应时代发展规律顺势而为,合作和接纳一直是我们面向对世界的态度。因为只有这样,才得以让我们的中国风吹的更强,吹的更远。

2019年上海卷高考作文1100字 中国风,顺势而吹

国风顺势高考作文上海卷

2019年江苏卷五味调和高考作文1000字 食物的哲学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生存的根本,美味的食物则是人类基于美好生活的一种更高追求。人们也经常将与食物、烹饪与其他事物进行关联,“治大国如烹小鲜”“人生百味”皆是如此。

食材、烹饪方式、香辛料、制作的时间,一切的一切都会影响我们最后品尝时的感觉。而每个人对于相同的食物也会有不同的评判,正如经历相同的事却会做出不同选择的我们。对于食物的偏好,味觉的偏好也可能正巧说明我们是个怎样的人。

酸甜苦辣咸这是五种常见的味道,最受欢迎的是哪一种呢?

认为酸是最受欢迎的人恐怕不多,但你不得不承认在吃面食、饺子等等的时候你不会拒绝来点山西陈醋,我觉得这与那些直率行动力强的人十分类似,不过更多的人会通过这个味道想起领自己难过的事情。苦可能是最不受欢迎的一个,但带着苦味的食材通常是清热去火,带有对人体有益的一些物质,正如一些不善与人相处的学霸们,至于平时大部分人会将困难当做苦的一种。咸味算是一种基础,没人讨厌没人喜欢的类型,它的存在往往被人忽视却最为重要,是人群中的大多数,“咸”与“闲”音同,象征生活中的平淡甚至有着无聊的情绪。甜和辣的人气应该很高,就像我们大多也会喜欢圆滑会说话还有活泼外向的人,很多情况下代表着快乐和刺激的事情。每个人喜好的口味是不同的,交际圈是不同的,对事物的感知是不同的,但总是会存在着着微妙的平衡。除了咸以外的味道几乎是无法完全独立存在的,就像去掉了人群中不起眼的大多数人剩下的也无法组成所谓的社会,没有平淡的衬托也就失去了那些衡量的标准。

食材之所以最终能够变成怎样的食物,正如人能够变成怎样的人一样,离不开时间、花费的心思,还有它的调味。调味这里可以看做是一种态度、对自我情绪的调节。味道与人生一样,没有唯一的答案和评判标准。

一把黄豆,你可以选择发酵成酱油,黄豆酱;也可以做成豆浆、豆腐、素肉;还可以简单粗暴的过油炸熟加上盐和辣椒一样美味。豆制品能做什么菜我就不写了吧?光豆腐就有若干做法。同样,假设你是个出生贫苦的人吧,你可以从小帮父母干活勤工俭学,也可以愤世嫉俗抱怨上天不公,还可以选择歪门邪道偷鸡摸狗,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博取他人同情靠人接济生活。可能性这种东西在食物完成之前一直存在,人也是一样,哪怕不小心变成臭豆腐,只要你没放弃就还是有机会挽回局面的。但如果你是一条臭鳜鱼还要求人见人爱就有些奢侈了,毕竟我们无法决定我们生来是什么,大家的定位本就是不同的,世界上不可能只有一种食物,也不会有一样的人。我们无法都成为普遍定义的优秀的人,就像不是所有食材都能做成高级料理。我们的社会也不可能只存在领导者没有执行者,就像无法只吃鲍鱼鱼翅没有米饭一样。

这个世界需要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味道,需要创造出不同的可能性,无论是食物或是人。

-相关专题-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