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擦肩而过 高三作文

2022-03-11 08:07:00 栏目:高三作文 来源:蘑菇文

  一盏孤灯,两壶清茶,三杯淡酒,四柱檀香。喧嚣渐渐被掩去了痕迹,静静地,仿佛天地之间只剩下了自己怦然的心跳。

  十 里洋场,灯红酒绿,千里浮华,纸醉金迷。张爱玲就在那片暖昧的胭红下,登场了。她是李鸿章的外孙女,长期优裕的物质条件奠定了她日后学习的基础。早在她十 四岁时,她就有勇气来改写《红楼梦》。过人的才气在她年少时就肆意绽放,就算是压积着历史尘埃的《霸王别姬》也能被她写得灵动水润。

  她 生活在黄浦江汹涌的上海,这里是中国社会变迁的缩影,事物兴替,无止无休。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她就在这里遇到了胡兰成。那时约她已凭借她绝佳的才情纵 横于文坛之上,成为“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人物。她仔细地观察街道上每一个路过的行人,极为精致地为他们必然的故事里设下圈套。可是,她从未预设自己会落入 与胡兰成的圈套之中。

  张 爱玲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让胡兰成折服,他曾称她为民国时期的“临水照花人”。可他最终还是抛弃了她,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冰冷地刺伤了她。遇到他之前,张 爱玲的人生基本上还算顺利,但他的无情给了她人生中最为沉重的打击。这是否可以算她人生的第一个挫折?或许他们曾经是朋友,但此时他却是一个对手,他给了 她一生都难以超越的伤痛。更何况,他是她曾经倾心相注的人。

  经 过了长时间的打磨,张爱玲的心才逐渐平复。家道中落战火纷飞,一时间社会动荡,她的生活开始困窘。这是否又是另一个对手?在这期间,她写出了脍炙人口的 《红玫瑰与白玫瑰》,将过往的种种伤痛都解释在得不到和已失去之中。一曲《流言》,一章《张看》,一段《半生缘》,一篇《倾城之恋》,文字在此时纯熟精 美,语言在她的手中已是轻车熟路。

  或 许正起因为这些对手的存在,她的语言功底才更加浑厚,技艺更加炉火纯青,几近诡秘的地步。逆境也许真的可以造就一个人。读张爱玲的文字,你会发现,早期纯 美的幻想已注入了理性的思考,风花雪月之中更有浮世的沧桑,曲折的经历使情节的波澜更加深入人心。如果没有这些一般意义上不能称为对手的对手,她或许只是 一个空谈爱情的文字混混。但是因为有了对手的存在,她的行文才有了思想的深度,文字史上才多了一个光辉的名字。

  于是,那些有过对手存在的日子,浓缩成了一个耐读的框架,纠结着爱恨情仇,充斥着人情世故,因此才更加完美地衬托出她思想的空灵。

  一切的繁盛,一切的忧伤,一切的对手,都在那个舞台的最后,被帷幕掩上了。所有经历过的回忆,所有与对手有关的情感,最终都像过客一样,擦肩而过。

  【时说】

  作者把张爱玲作为一座富矿进行了深度开掘,赋予“对手”以丰富的内涵,“人”是“对手”,“社会”也是“对手”,张姓才女正是在这些“对手”的砥砺之下成就了文学大家的声名!本文文笔流畅而灵动,予请者以美的艺术享受,值得细致品读。

擦肩而过

擦肩而过

求学还是享受?

  已经进入准高三轨道,几天后就要正式成为高三学子,中学时代就仅仅剩下300天!高中三年1030天,现在已剩下300天。时间紧,任务重。其实也不是想象的那么紧张。高二结束,新课程教学任务基本完成,高三几乎全是备考复习,讲练一体,系列梳理,拾遗补缺,巩固提高。换言之,如果条件许可,就语文来说,除了名句默写外,高二学生完全可以参加高考!所有的知识点都学习了,只是深度、广度有待拓展。老师的教学任务基本完成,高三阶段只要做好维持会长,平稳过渡,即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可是,准高三学子的状况如何呢?“鲤鱼跃龙门”的作文大班评讲后,要求学生重新写作,只要能比上一次提升一个分数档即可。二次作文令人欣喜,90%的同学已经能有四类卷进入三类卷。二次作文很有必要,学生也能感受到写作的进步与成功。大部分同学能通过二次作文,认识到高考的门槛不能降低,一定要考上理想的大学,成为有含金量的大学生,而不是大学毕业等于失业,更不能满足于一纸文凭,要有真才实学,切实过硬的本领,才能更好实现自身价值。高考门槛不能降低,唯有学子不断拼搏,奋力进取。中学时代是夯实基础,积累知识储备,培养综合素养和能力的黄金时代。学生自身认识的提高,远胜过空洞的政治说教。语文的树人立魂功能似乎可见一斑。君不见,6:40早读,姗姗来迟,进入教室,首先复制克隆理科作业,文科老师到岗到位后,还要等待老师布置读书任务,从不知道及时巩固;下达任务后,大都满足于完成任务—— 记住了,一旦默写,错别字连天,令人啼笑皆非。更有甚者,早读课就是补觉的课!学生太幸苦了,老师心疼,家长心疼!殊不知,大凡早读睡觉的,十有八九不是认真学习的。真正的珍惜时间的好学者不可能乘着早读的大好时光睡觉的。一般来说,睡眠不足,无非是学习时间超长,影响睡眠,或者饮食营养跟不上,或者身体出现异样。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新的一天的开始就倒伏一大片,紧张的战斗还没有开始,就自然减员。

  早读补足了觉,正常上课按理要精神十足,全神贯注,积极思维,勇于质疑,大胆表达。想象与现实总是有落差。课上,睡觉的仍然睡觉,可能胖子天生爱睡觉吧。自觉站起来听课,或主动站到教室后面,自我强迫,强化注意力。不但睡觉,还开着小小电风扇,满眼望去,十几台格式不一的小小风扇,凉风呼呼。教室里没有风扇,空调使用有时间限制。学子是刻苦求学还是休闲享受?家长知道吗?还有的上课就是玩手机,看电子书,似乎这些比上课听老师讲课更能对付高考。这就是中国学生的大学梦?别搅了他们的好梦!

  听说,有的家长为孩子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不惜重金挤进四星级高中,企图享受最优质教育,可孩子却一百个不情愿。也有家长和我们一样,是站在讲坛上的教书育人的灵魂工程师。孩子远胜过自己的事业,宁愿长期“病假”少拿工资,也要做好孩子的后勤保障。可是,孩子究竟在学校干什么?经常逃课,不按时上课,课间乱窜,无视父母的血汗,心安理得地躲进学校教室,白白消耗青春时光,到头来一无所获,空手而归。

  学生松跨,萎靡不振,怕苦厌学,不知感恩,缺少教养,谁之过?!

  宝马、奔驰在高速上飞奔,目标高考;同一目标,拖拉机也上了高速!不是车厢的外形,根本问题在于自身的发动机!发动机——动力系统,决定车速。不首先解决学生的动力问题,进入高三,只能是老师累,学生苦,黑色的高三,魔鬼训练营!老师坚守自己起码的良心道德,可别搅了学子的“大学梦”!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