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我就是戈多 高三作文

2022-03-11 08:07:00 栏目:高三作文 来源:蘑菇文

自从五十多年前,萨缪尔·贝克特写了《等待戈多》,我就倍受煎熬。

读者们看了好那本书,都和书中的两个人一样,猜测我,探究我。有的人认为我是一个叫戈多的人,有十分奇特的事情。有的人认为我不是人,只是代表了希望,或者光明一类的东西。面对这些猜测,我只是好笑,可是却有许多人来等待我,等待我出现,给他们帮助。

这些疯子,我怎么能在他们面前出现了。他们会像魔鬼一样把我抓住,扯下我的衣服,把我拍个够,或许还会将我解剖呢。我要等,等他们忘记我。

人怕出名,猪怕壮。出名五十年,我日夜坐立不安,担心一天被人发现,突然被人抓走,可怕的事发生在我的身上。看着世人盲目的等待,太好笑了。就像大街上一个人突然入神地看天空,其它人也随去看,不敢低头,生怕错过什么。一群人围在角落,其它人看了,便里三层,外三层,围个水泄不通。这些人如此盲目,我要是突然出现,他们会生吞活剥了我。

最近十年还不错,他们只是等待。无目的地等待,等待的实体我已经与等待分离。这些人处在社会的旋涡中,没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傻瓜一样由社会支配。等待我戈多,只是寻求心灵的寄托。等待一个盛世。看着这群可怜的人,我真想出现在他们面前,给他们一些帮助,或者送他们几句金玉良言。

可是一些人太愚蠢了。总是自己失去某些东西而苦恼,其实他们伤心难过时同样失去了很多东西。他们认为生命之痛,生命之重让他们生活得很苦。可是他们却不为自己找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反而寄托于上帝或者神灵。

人间也有许多让我感动的。身患癌症的丛飞,频频与死神擦肩,用爱和奉献谱写人生中最激荡的音符。邰丽华面对身体障碍,用心演绎出美丽的千手观音。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讲述最完美而丰富的故事,传递最坚强的心。这些人都不需要我的帮助,对他们而言能帮助他们的是他们自己。

我突然想到,谁也不曾见过我。于是我到大街上,大喊一声:“我就是戈多。”人群中弹出阵阵笑声,“快走开,我们在等待戈多,不要妨碍我们。”“谁是戈多?”“连戈多也不认识,你太老土了。”又是一阵笑声。

还有这么多人在等待我——戈多。这个世界就像一场荒诞剧。

点评:

本文的写作角度独特,“我就是戈多”,第一人称,由“我”来反观世人等待“戈多”的种种心态。

作者既嘲讽那些“不为自己找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反而寄托于上帝或者神灵”的人,又褒扬丛飞、邰丽华、史铁生“能帮助他们的是他们自己”的积极人生观。——二者自然形成对比,含蓄地表达出作者的人生态度。

诙谐的语言,使文章充满情趣,让读者在笑声中、幽默里轻松愉悦地分享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我就是戈多

我就是

让书给你一片宁静

身处尘世,被功利、得失驱赶着前行,许多人前进的过程中总忘记了带着书——一片风清云淡上路。

我常常想,难道真的是因为没时间、不习惯、买不起抑或其他吗?

很多时候,盘旋在人们脑海里的都是工资、物价、职称、房子、孩子等,疲于奔命、忙于应酬、攻于心计,在工厂、校园、宾馆、酒楼、办公室到处可以看到人们忙碌的身影。然而终于在生猛海鲜声光色味的享受之后,蓦然发现,名利双收远非幸福,生命的意义也不仅在于实现更多的目标,生命最值得期待的是一种最原始不过的宁静。

很欣赏黄昆,不仅仅是因为他以自己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在科学的领域里为人类的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更主要的是他总能在忙碌之余去读上一些好书,去净化他的心灵。我很感动,也终于明白他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从何而来,更明白他的人生追求往哪而去,这就是书的价值。

记不得是谁说过,阅读一本好书就是洗涤一次灵魂,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了疯狂地喜欢上看书。开心时看,烦躁时也看,我喜欢一个人坐在书桌前,摆个舒适的姿势。捧读一本书,可以是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梁实秋的《雅舍小品》,也可以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不为写书着述,也不为闲谈卖弄,就为着打开它的时候,淡淡的墨香沁入心脾。里面的每一个字似乎都是一个跳动的生命音符,没有表面上的做作,有的只是一种没有脂粉涂抹的天然之美——一种无价之美。而正是这种美,给了我宁静,让我觉得奔波劳碌之余,有个地方可以让我安静,让我休憩,让我依靠,让我插上幻想的双翼,遨游在一片绝美的天空。

是啊,为什么不读书呢?也许这种传统的求知方式给不了你那种网面的快感,但是它能给予的是无论花费多少都不会拥有的宁静。在这里,你可以忘了所谓的名利,甚至你自己。只要你甘愿,并怀着一颗虔诚的心,你一定可以在书中寻求到生活中没有的宁静。

因此,不要再因为生活中的那些功利的事情拒绝读书,也不要再说没有时间,没有习惯,买不起……所有的退却,都有借口,只是请你记住,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多一份宁静的你,会多一份信心与效率,多一份理性与激情。

狂躁不安,或是消沉迷茫的时候,别忘了:让书,给你一片宁静。

【点评】:“阅读一本好书,就是洗涤一次灵魂”,这句话入木三分。时代在变,生活在变,有多少人能违世俗之大流,“捧读一本书”,品味“淡淡的墨香”呢?有了网络,书是不是落伍了呢?本文作者分别作了回答,一句很好的概话“书给您一片宁静”,话语无声,却敲响了我们的心钟。这一中心,给读者以沉思、启发,对当今社会有现实意义。

文章语言很自然,毫不矫揉造作,仿佛是作者在某个突然的瞬间有了顿悟,便洋洋洒洒跃然纸上,十分流畅、真实。生活杂感式的语言给读者以同感,犹如自己读了一本好书后的感受。

“名利双收远非幸福”,让人深想颇多。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