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门与路 高三作文

2022-03-11 08:07:00 栏目:高三作文 来源:蘑菇文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鲁迅先生曾如是表达他对路的理解,而我却斗胆以为路不是被人们踩出来的。

路是为了通往门。

寒窗苦读数十载,为了什么?没错,不就是为了能金榜题名嘛!古时人们称之为科举,咱们现在叫它高考。这一路与各种题目厮杀,我们终于过五关斩六将站在这最后的战场。高考就是一条通往社会的路,它将指引你通向真正精彩的人生之门。

门一直为路开着。

我们面前的门目前只有一道,那就是大学。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往未知。已知的是你已一路走来,如今鼓足勇气,从容面对;未知的是今后面临更多艰巨的挑战。所以,别再羡慕苍天为一些人开了一扇又一扇窗,要清楚我们每一个人面前都有一道大门敞开着。

为胜利之门铺成功之蹄。

门与路之间存在着一种辩证关系,既是路的终点又是路的起点,诚然,门意味着一段旅程的终止,另一端新的冒险在等待着我们亲自去开启。关键在于怎么过这段路,是走着、跑着还是爬着?我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情况,这取决于面对困难的态度。别以为马五光用网络搞营销就可以整出个点子商务;别以为乔布斯啃口苹果就能创造他的“苹果”帝国;别以为马化腾光靠复制就造就了如今的腾讯。我们往往看到的是通过胜利之门时那光鲜亮丽的一面,殊不知多少人一脸贴在冷冰冰的铁门上……这些巨头们的成功绝非一朝一夕,更不是所谓的人品爆发,而是结结实实地踏在路上的那一个个深深浅浅的脚印!这条路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铺起来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曾经这样看待人生道路。我们通往未来的遭路亦是如此,我宁可坚信“人间正道是沧桑”,也不愿盲目地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倘若不努力,我材恐将铺路用……

所以,我认为路一直就存在,每一条路都通往一扇门,它就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想必听到这里,鲁迅先生可能大为震怒,不过不要紧,一旦我认为我的路是对的,我就会如他所说的一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愿我们所有的考生,走踏实之路,敲开胜利之门。

专组句评:文章能辩证地分析“门与路”的关系,分别用“路是为了通往门”、“门一直为路开着”、“为胜利之门铺成功之路”三个分论点来论证“门与路”的紧密联系,在论述的过程中,能充分运用现实中的论据,并能恰当分析论证。

仿写点:思路清晰分析全面

门与路

石 语

我开始专注于倾听一块石头的低语。

它孤独隐身于大树的阴凉,冷眼望过往的行人,借树叶传递着它鲜绿的嘲讽。光滑而润泽的内里,黑白交错的纹路,日光从枝叶间点缀了它简洁的外表,仿佛绅士黑色西装上一个红色的领结,那样恰到好处。它高傲地盘踞在树下,享受绿草深情的簇拥。

就着脑海里残存的地理知识脉络,我尝试着去探索它久远的过去。假如,千万年前,它不过地底岩浆中普通的一小股,无意间涌上地面,冷却成岩。内质里所有的涌动,所有奔放的激情在一瞬间静止,留下永世的沉默。那么,若是仔细看,是否还能看到它跳动的脉搏以及生之轨迹,细腻清晰,柔软规整。岩石是寂寞的生者,永恒的祭奠者,沉默的歌者。它受过每一个日落的礼赞,倾听过无数次破晓的颂歌,于是,岁月从它身上碾过去,时间从它心里流过去,年华为它镌刻下代表命运的纹路。一如你我手中的掌纹。

它也许是由来自各处的泥沙,聚积而成,它的魂灵,闪耀着破碎的高尚。这些来自天南地北的细小泥沙,会告诉它所有未曾见闻的奇异。一颗飞沙,来自遥远的撒哈拉,它飞过骆驼飞过绿洲飞过埃及金字塔粗砺的表面,它看见西行的商人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它看见拉美西斯二世统治下的光辉的太阳城,以及尼布二世为开罗公主所建的无与伦比的空中花园。而一小撮泥土,沾在吟游诗人的鞋底,从英格兰到普鲁士,从堪培拉到威尼斯。然后在苏格兰的乡下,在一片矢车菊与向日葵的清香里,幻想一朵花开放的心情。这一小片泥土,听过了太多自由的诗篇,看过了太多不羁的白云,嗅过了太多白蔷薇与郁金香的气息,极疲倦的它停留下来,组成了这块石头脆弱而宽广的心脏。

如果石头也曾经年轻过,当它初始之时,应该有着同我们一般属于少年的乖戾粗糙的轮廓。而时间腐蚀了它的叛逆,化作泡沫,像人鱼一样在日出时分消失。正如现在的我们。谁不想无拘无束,谁不想做一粒随风而飘的细沙?但我们年轻而幼稚的梦想,被现实狠狠压下,不但压住了,现实还要冷酷地宣布:你不许反抗,甚至于你不能有一点不满的情绪。它要把你弱小却强大的灵魂,束缚在动弹不得的身躯里。

我要顺着记忆走,回想起,传奇神话里那一只不平凡的猴子,石猴本自石中孕育,那么,石头是否因此被冠上有关“自由”的意义?但后来他同样被石头缚住,压在五指山下数百年,那么石头是否因此被指向有关“不自由”的说法?可即使日后九九八十一劫历尽,取得真经,封佛封圣,他也已不再是当年石中初生的那一只小猴,目光流转间是世俗无法直视的灵黠。他成了神,成了佛,却不再是人。他被高高供起,面目严正肃穆。他已与那些他曾想要反抗的神一样,他不是孙悟空,他是佛。而天庭众仙忍住恶毒的笑,他们成功地把叛逆者化成了自己人。现世又何尝不是如此。规范应试扼杀了孩子的自由天性,标准答案把所有人框死在一起。框吧,限吧,谁会注意到泱泱大国日益腐败的文明与教育。

就像《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所有人都说那桩父母包办的婚姻是他最好的选择,可他知道不是。想想这封建时代的世家公子更可悲,至少我们现在是自由恋爱,虽然还得关注是否有车是否有房是否还在还贷。

女娲补天用的是石头,愚公移山搬的是石头,精卫填海用的也是石头。而我眼前这块石头,它平凡到不起眼,可它自由。也许很多年以后,我老了,石头也老了,我们可以结伴旅行,在漆黑无人的夜晚相互倾吐人生的荒凉,它见识个可靠的旅伴,偶尔讲述它出生之前在各地经历的奇异。我们向远方走,一起看地平线透出那最初的阳光。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