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勿让年轻失去太多 高三作文900字 900字高三作文

2022-03-11 07:59:00 栏目:高三作文 来源:蘑菇文

也许是出于男孩子特有的那种倔强吧!也许是正处于叛逆期的缘故吧!我最不屑的是别人的关爱,特别是来自家庭的关爱。夹杂着旧梦的破灭和新梦的产生,我渐渐的长大了,然而仍旧不屑亲人的关爱。直到有一天,当我背着沉重的书包,也背着亲友殷切的期望,在亲友的笑颜和母亲欣慰而略带伤感的眼神中,走出如画般的故乡,来到了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从此,朋友散了,伙伴走了,性格变了。耳边虽仍有老师谆谆教诲的声音,也有同学们银铃般的笑声。可是,少了亲朋好友的笑脸,少了母亲的唠叨,多了几分空虚几分无奈。

是啊,人的一生何尝不如此呢?我们总是在不懈地追求着那些不可能得到的东西,却忘记了珍惜拥有的一切。就如同我们在奔跑时总喜欢抬头看天上的云彩,却忽略了脚下那些绚丽的风景。这些都得归罪于我们年轻。

因为年轻,我们总喜欢在盛开的鲜花前显出不屑一顾的神情。我们总以为生活中有很多机会让我们去欣赏那些鲜花。可又有谁能想到,也许哪一天我们想要欣赏鲜花时,出现在我们的眼前的只是一地干枯的花瓣和一些光秃秃的树枝。

因为年轻,我们总认为生活中有的是时间,于是,我们在嬉笑打闹中尽情地挥洒着时间。孰不知岁月匆匆,光阴似箭,更不知时间恰似东流水,奔流到海不复回。待到我们发觉时为时已晚,只能将那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惋惜撒播在充满悔意的失神的眼眸中。

因为年轻,我们总认为“天下有不散的筵席。”更相信“有离别必有重逢”,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于是我们忽视了身边的人,冷淡了熟视的友人。但我们何曾知道,也许我们与一个人分别后,天涯路漫漫,那人的音容笑貌或许只能在我们的梦中频频闪现。

因为年轻,我们总是肆无忌惮的伤害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幼稚地认为,以后的生命还很长,我们有的是道歉和弥补的机会。却何曾知道,世事的变幻将会使我们永远失去弥补的机会,心灵上的创伤更是难以抚平。

年轻是多么美好啊!年轻可以让人的志向不受任何羁绊;年轻可以让人的力量大放光彩;年轻可以让人的生命充满活力;年轻可以让人的勇气长盛不衰。可是,年轻却容不得半点虚情假意,容不得半点挥霍。只有拥有过、珍惜过,年轻才能结也翠艳欲滴的青橄榄。

珍惜年轻时拥有的一切吧!天上的星光固然明亮多姿,但眼前的灯光又何尝不惹人注目呢?

勿让年轻失去太多 高三作文900字

太多作文年轻高三

“看不见”的致命伤 高三作文1000字

总有一些不足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我们身边,我们却很难发现。固守陈规的思维使得我们经常会忽略一些问题,“看不见”事物的致命伤。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进行防护,英美军方对战斗机进行了调查。调查的结果,大多数军官只看到了战机表面弹孔分布不均的表面现象,却忽视了“看不见”的致命伤。其实只要仔细想想,就能明白事实并非如此。弹孔的分布理应是均匀的,之所以出现分布不均的现象,是因为机身不同部位对损伤的承受能力不同。弹孔多的地方承受能力反而强,战机可以安全返航,而弹孔少的地方承受能力弱,受务的战机很少有机会返航。本来显而见的问题,在人们的惯性思维下却如此扑朔迷离,甚至朝着反方向去思想。

这种“看不见”的致命伤并不罕见。震惊世界的美国歌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爆炸事件也是如此。起飞前,工程师们反复调试了各种精密仪器。在他们看来,只要保证这些复杂仪器的正常工作,意外事故就可以避免。然而,仅仅是一个被忽视的小小的橡皮圈的松动,就导致了燃料泄漏,本该冲上云霄的航天飞机在半空燃成了一朵巨大的烟火,让世界为之叹惋。工程师们“只有复杂仪器才会出错”的惯性思维使得这场灾难没能被阻止。

打破惯性思维也往往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官渡之战中,曹操大败袁绍,缴获了大量战利品,其中就有许多曹操部下写给袁绍的表忠信。这些信中大多是贬低曹操,抬举袁绍,并表示希望投袁。有谋士建议曹操借此机会,抓出叛徒以儆效尤。那些写了表忠信的将士则惶惶不可终日。然而曹操并没有那么做,他根本就没有看那些信,还命人把它们全部烧了,不追究任何人。曹操的做法不可谓不聪明,他绕开了惯性思维,在下属面前树立了一个宽容的形象,赢得了部下对他的尊重。从此以后,他的部下对他言听计从、忠心耿耿。这就是打破惯性思维所带来的益处。

当惯性思维成了桎梏,我们就应当果断地摒弃它。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更好地发展,才能避免那些“看不见”的致命伤的出现。古罗马时代,一们预言家在一座城市内设了一个奇特难解的结,并且预言,将来解开这个结的人必定是亚细亚的统治者。长久以来,虽然许多人勇敢尝试,但是依然无人能解开这个结。当时身为马其顿将军的亚历山大,也听说了关于这个结的预言,于是趁着驻兵这个城市之时,试着去打开这个结。亚历山大连续尝试了好几个月,用尽了各种方法,也没能打开,真是又急又气。有一天,他试着解开这个结又失败后,狠狠的说:“我再也不要看到这个结了。”当他强迫自己转移注意力,不再去想这个结时,忽然脑筋一转,他抽出了身上的佩剑,一剑将结砍成两半——结打开了。

打破惯性思维的牢笼,解放我们僵化的思想,别让固定的思维模式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让我们“看不见”那些致命伤!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