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山河夜色 优秀随笔1500字 高三作文

2022-03-11 07:47:00 栏目:高三作文 来源:蘑菇文

这是晨昏线从大地上掠过的时刻。

云朵也随着星球流转,投下一片变幻的光影,旋即又消失不见。从向东的窗户里望出去,便只见一片片低矮的深灰色屋檐与米白色外墙,错落在偌大的湛蓝天空里。天际线似乎低得抬手就能触到,却又十分旷远,间杂着一两絮轻软的白色。行人寥寥,车声散漫,空旷的街道很适合做幕布,在漫长白昼里映了满眼独属于北欧的安静色彩。

于我而言,这是从未见过的傍晚的模样。因为太新鲜,不知不觉就看入了神。然而天空清透,无遮无拦,端坐着看久了,几乎错觉能一直望到天边最遥远的地方。在视线模糊的瞬间,仿佛也能穿透山海,看到光影交错时,晨昏线拂过的星球另一端。

——还有那里沸腾的人声、鸣起的喇叭与飘逸的馄饨香气,连着满幅满纸热腾腾铺开的市井活泼,整个儿都倒了时差,在眼前渐渐生动了起来。

那画面全然不同于眼前所见的傍晚,可是并不叫人陌生;是几千个日夜交替里,祖国到了六七点钟时的、早烂熟于心的样子。

偏偏在想家的时刻,这一幕不讲理地浮现了出来。也许是心里认定了,傍晚就是最热闹的时候,也再没有哪张名片能比它更概括家乡二字的意象。只需要一个镜头,它就携着大大小小每一条街巷、每一个人,如同施了魔法般自由生长成一幅画卷。

耳畔好像有汽车呼啸而过的声音,弥散在晚风里。我知道,只要再伴着一声喇叭响,就会像下课铃一样,将整座城市从午后的慵懒中腾地唤醒。

于是,随着绿灯亮起,整个十字路口的气氛就开始变化,如同启动了某种独属于黄昏的心动模式。汇集交错的车流似乎更密了些,斑马线上流动的人群也添了三分多彩颜色。

打着红领巾、戴着小黄帽的孩子们打了头阵,三五成群地穿过路口。这正是放学的时候,校门口排整齐的队伍早叫回家玩耍的喜悦冲乱了阵型。前头跑着的男孩们可忙得很,一边讨论着动画片的新剧情,一边对新流行的猜拳游戏乐此不疲,抱皮球的还要互相抢着拍两下,只恨自己不能像电影里的哪吒一样三头六臂,再多一只手分着辣条吃。旁边的小姑娘们三三两两,像怕被风吹走一样,紧紧挽住最要好的朋友,要在到家前讲完今天的悄悄话。晚风把红领巾带得翻飞,女孩们绑着彩色皮筋的辫子在帽沿下微微荡起,与前前后后快步间带起的衣袂相连,打眼看去便是一片缤纷的亮色,活泼泼倾在晚霞里。

人头攒动间,又有一抹蓝白色,清新得几如汇入人海的晚风。这是穿着校服的中学生们,赶着晚饭时间,一哄从校门里涌出来。有约着好朋友逛文具店的,胡萝卜形状的笔袋、兔子模样的修正带,挂一串喜欢的明星的闪卡,摆在课桌上,都是做题疲惫时最能加油打气的细碎快乐。奶茶店里排了长长的队伍,一杯加冰的鸳鸯奶茶,最是提神又消夏。隔壁麻辣拌的店面也变得人满为患,海带结、鱼丸、土豆片、方便面,满满淋上一勺鲜香醇厚的麻酱,吃一口都让人心里生出满足和快乐。校门口的便利店自然更少不了人,学生们一边吃新出炉的包子,一边手里还拿着笔记本,和朋友海阔天空聊着未来的事儿,瞥一眼,又是两个新的知识点值得记住。

也许是被这恣意鲜活的空气感染,也许是想到从前的自己,便利店里别的客人们脚步也轻快了许多。正是下班的时刻,还穿着深色职业套装的上班一族,正在挑选明天的早餐。拿几个面包、买两瓶酸奶、再给家里刚放学的小朋友与身为大朋友的自己准备好零食,一整天工作的劳累就从人眼角眉梢退潮般消融。打得工整的领带与松了扣子的衬衣在这时候交了班,打理精致的妆容与素面朝天的容颜在这时候抹了界限;无论是谁,既可以再端端正正思量一会儿工作上的难题,也可以哼着歌拿起车钥匙,推开门融进这闲散无边的夜色。

可是在这夜色里,也有正忙得很的人呢。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在路口等着接放学的小孙子,又或者给快要上晚自习的孙女送饭。白日里老朋友们遛弯下棋,是一种乐趣;此时眼里心里满满的笑意,那又是全家团聚的另一种欢喜。牵着儿孙的手回了家,放下菜市场精心挑选的蔬菜瓜果,打开厨房的灯,葱姜蒜在热油里轰轰烈烈地一爆香,满屋都是家里才有的味道。

一些大楼的灯渐次暗下去,走出了下班归家的人;一些大楼的灯仍然亮着,这是还在岗位上值班守候的人们;一些大楼的灯缓缓亮起,这里都是回到家相聚的人。生活不为它的一幕幕设置转场,就把这一切都浓缩在日落时分。

等到最后一盏灯亮起,金红色晚霞也就正好铺展开来。再从高处向下看,满城就像许多颜色的河流交汇,混着处处流光溢彩的霓虹灯,融成一汪鲜亮而温软的海。

白日汗水都涓滴汇入这一汪海,夜晚的故事也从这里发端。最辛苦在这里,最憧憬在这里,今时收获、明日生机,全都会合在这一汪最温柔的海里,好似迫近了黑夜,却大株大株开出了朝气蓬勃的花朵。

在那汪海里,行走着许许多多的人。在那日落时分,每个人都正从一扇门走到另一扇亮着灯的门。在那一扇扇门后面,有许多热切、努力、真心、欢喜、期待正在发生。然后海棠风醒,树枝吐绿,少年人长成,高楼拔地而起,在满大街小巷的向往与热爱里,迎来新一个傍晚的降临。

从岭北到江南,万物故事都在那暮色中,化成山河一笔。

笔触温柔,画卷漫长。

山河夜色 优秀随笔1500字

山河夜色随笔优秀

窗前听雨 优秀随笔1200字

夜幕降临,坐在床头,背靠窗台,打开台灯,手捧一书,却未翻开。因为我的双耳正全神贯注地聆听着窗前的雨声。嗒,嗒,嗒,嗒,啪,啪,啪,啪……已经不记得自己上一次这样静静地在窗前听雨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身边有什么人,仿佛很遥远很遥远。

今天的雨是从早晨开始下的。刚开始时,雨丝很细,几乎感觉不到,落在地上找不到它的踪影。渐渐地,雨丝变成了雨滴,如同米粒,从天而降,一粒接着一粒,很快地面湿了一层。一层一层地堆积,地上出现了水洼、水坑。此时,雨滴已如同绿豆,粒粒打在水洼里,溅起朵朵水花,昙花一现般,一朵接着一朵地开放又凋谢。虽有水纹,但只一闪就消失了,或许是因为水洼太小,水纹难以施展自己的力量吧!

雨就这样不急不躁地下着,走过了上午,走过了下午,走到了晚上,走到了现在。看看时间,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从窗口望去,透过远处射来的各色光线,有一道雨线织就的略显透明的大幕高高地挂着。风不大,但也摇动了大幕,看似没有规律地晃动着的雨幕,犹如一群动作统一的舞者,在跳着新创的舞蹈。

雨滴不时打在窗户玻璃上。从上而下,慢慢滑落,留下一道水痕。又一滴,把刚才的水痕覆盖。接着又一滴,两滴,三滴……窗户上出现了许多水痕,像一道道极细小的溪流,从窗户上方流下。溪流的源头在哪里?楼顶,还是天上?溪流的终点在哪里?楼下,还是地下?大海是去不了的,只能回归大地的怀抱。雨滴不就是从大地母亲的怀抱里走出来的吗?地上的水遇热蒸发,成为水蒸气,然后又遇冷成云致雨。这就是《千字文》里说的“云腾致雨”吧?从何处来,还到何处去,雨水这也算是“落叶归根”了。

听着窗前的雨声,啪啪嗒嗒,啪啪嗒嗒。我不禁想起了余光中先生的名作《听听那冷雨》。余先生写的是春季的雨,现在是初冬,虽然天气还不是太冷,但在窗前还是能够感受到这个冬天的第一场小雨送来的阵阵寒意。余先生的文章,字里行间饱含着浓浓的思乡之情。余先生是在台湾想念大陆,这种思乡之情是我难以体会的。我工作的单位离家只有不到20公里的路程,但就是这短短的路程我却很少走一走,一年之中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少得可怜。虽然没有余先生那种隔岸相望的伤痛,但想家的情感还是有一定的相通之处。雨天,让人想家。

听着窗前的雨声,啪啪嗒嗒,啪啪嗒嗒。想起了家乡,想起了从前。雨天,喜欢躲在房檐下,看路上父老乡亲朝地里奔跑着去盖大棚的忙碌的身影;雨天,喜欢依偎在父亲的怀里,看他和叔叔伯伯们一块打牌闲聊的样子;雨天,喜欢和小伙伴们在雨里跑来跑去、追逐嬉戏;雨天,喜欢坐在被窝里,吃着母亲烤好的红薯看电视……但现在已经“享受”不到以往的惬意和随意了,是因为工作的繁忙,还是因为远离家乡?是因为自己不再孩童,还是因为自己童心不再?或许这些原因都有吧!一直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顾虑的也越来越多,因此失去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享受”到的东西却越来越少。好在今天又起童心,坐在窗前听听外面的雨声,看看窗户落下的雨滴。

听着窗前的雨声,啪啪嗒嗒,啪啪嗒嗒。这种声音是如此的熟悉而又那么遥远。这是什么声音?到底是什么声音?哦,想起来了,是缝纫机的声音。小时候,我喜欢站在旁边,或者坐在小椅子上,看母亲脚踩缝纫机做衣物,听缝纫机“嗒嗒嗒嗒”的声响。晚上,我就躺在被窝里看母亲在灯下做衣物,常常枕着缝纫机的嗒嗒声进入梦乡。母亲的手艺很好,做活也快,晚饭后才开始做的衣服,等我一觉醒来,就能很合适地穿在身上了。累的时候,母亲会起身活动一下,晃晃腰。已经不记得自己是否给母亲捶过背捶过腰,只记得母亲看到我们兄妹穿上衣服,她的脸上总会露出满意的笑容。现在,母亲该休息了吧?还是在缝纫机上给她疼爱的小孙子、小孙女做着冬衣?母亲想念她的小孙子,可我却不能经常带孩子回去看望她。每每想起这事,心里就一阵酸楚。

听着窗前的雨声,啪啪嗒嗒,啪啪嗒嗒。猛然感觉脸上有点凉,窗户没有打开,怎么会有雨滴落在脸上?回回神,才明白,眼泪不知道什么时候流了下来。擦去泪珠,看看时间,已经夜里十二点多了,还是早点休息吧,明天还有工作等着呢。

放下书,关上灯,钻进被窝,很快就进入了梦乡。梦里,我带着妻儿回到了故乡,回到了父母的身边……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