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陶菊瓣瓣落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1200字 1200字高三作文

2022-03-11 07:44:00 栏目:高三作文 来源:蘑菇文

院中的菊,抽了新枝,我的思绪,也随之翻飞。

“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王安石。当菊花随金风落去,那是多么不可思议的意境啊!当冬天过去,春天再来时,我会想起陶潜,他可曾见到过春色吗?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几度在梦中遇见那片仙地。落满衣裳的桃瓣向我倾诉一个故事:千年前一位老人来到这里,抚摸着花瓣笑着,他泛着小舟找到这与世隔绝的幼有所长、壮有所用、老有所养的桃花源。当他吃着喷香的饭菜,饮着醉人的美酒,与淳朴天真的人们感叹世事时,他哭了,留下无望的泪。那是陶渊明在梦中神游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再驻尘世的他心神宁静,无欲无争,人们都在感叹他的洁身自好!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是多么的眷恋红尘。只是他清楚,每一辆飞奔而过的马车上,满载了多少的贪婪、自私、欲望!这一切把所有的繁华都刻上了污浊的烙印,变成滚滚而来的邪恶,向海啸一样扑打在他的头上,一波又一波。他无法喘息,只得在其中痛苦的挣扎。他深知杯水车薪的可笑,但他终究不会放弃用明丽的清泉扑灭大火的希望。

他最后选择了像风一样隐去的道路,再无心顾及尘世的一切。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当一个文人墨客用消极避世的方式与强大而黑暗的门阀制度对抗时,他该有多么的无奈啊!“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你曾这样说过,可这终归只能使痛苦更深几分!种地绝非你所甘心!从你沾满泥土的锄头上,我看到了失意;从你被露珠打湿的衣襟上,我看到了无助。你过着“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的生活,但你依然“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多么有骨气呀!你就是勇敢面对风刀霜剑的志士。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许多人都被欲望所蒙蔽的时候,我的目光穿过深邃的夜空,仰望着你。你在夜深人静之时,常常对月独饮吧。望着明亮的玉盘,天居然还是那样的黑。“月儿呀!你就不能照亮一些这无比的黑暗吗?”你感叹着,大口的饮酒,酒水化作泪水涌眶而出,乌黑的空气中弥漫的孤独的味道使你沉醉,你也许会欣慰片刻,浑浑噩噩的大脑,不会再泛愁了吧!

春去秋来之间,你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无数个夜不能寐的年华。终于,在那个秋日里,当秋风无情的打磨群芳,给死亡的冬天做信使时,菊花开了,用他盛情的躯体怒放来抵挡秋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潜先生呀,当你沐浴着金风,采着菊花不觉间滞留在雾霭缭绕的南山下,天是多么的高,雾是多么的浓呀!你呼吸着自由的空气,一定想到了手中的菊,它一定也在捍卫着这一切的一切!直到生命枯萎,您一定也是这样的,您一定会悲愤难忍,仰天长叹:永不落瓣的菊呀!谁能读懂我的心?

陶潜先生呀!你就是一束菊!你的信念从未有过改变!就像菊花抵御秋风萧瑟的信念从未改变过一样!你在屋前屋后种满了菊花,只有这无与伦比的菊才能陪伴你、与你为伍呀!

你的不甘的双眼在秋日的薄霜中最后微闭之时,菊花的花瓣随着金风飘零了,带去一切的污浊、伤心和绝望。

菊花瓣会带着你最美好的愿望,乘着风,漫天飞舞,向世人宣告人间最珍贵的信念,去往人间的最高处。

设想只要你肯卑躬屈膝,阿谀奉迎,便会有高官厚禄,便会有香车轻从,只要你愿意划着肮脏的小船随波逐流,又怎会有那样多的遗憾呢?有人说“生当尽欢,死而无憾。”,可是你,你,陶渊明先生,放弃的是那份欢,得到的,是另一份更有意义流芳百世的欢!也许,您的幸福,就是醉在心中、醉在梦里,然后醒着看待世间的一切吧!

我家院中的菊花可能早在千载前的秋日开过了,开败了。当它在这春日里再度抽芽,似乎抚平了我风起浪涌的心。

陶菊瓣瓣落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1200字

作文陶渊明眼中陶菊瓣瓣落

嘀嗒 关于水的作文800字

赏水,可观诗仙李白《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奔腾肆涌,亦可观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淡愁雅韵,还可观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的奇异灵秀。

吾独爱水之千变万化,虽赠与万物之颜色,却依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确乎如此。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的《道德经》,他也不负这出处,确乎很是道德。生命的年轮难以离水,若无水,生命如干瘪之树,只能渴求枝干向上,却唯留期望之意罢了。由此足见,皆为生灵者,万万不可离水。水为生命增光添色,万物皆因水而生机勃勃。在“鸢飞戾天者”看来:水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不过只是不尽燃烧自己罢了。水之思想绝非如此浅薄,水自有水的智慧,水因与万物不争,故不觉忧虑,何来“名利之心”?

“上善若水”给予我们的绝非仅仅如此。观老子《道德经》,曾有言曰:“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学水之道德,学水故要若如水,上善之人之居若水安于卑下,之心若水醇厚深沉,之友若水相近相亲,之言若水心虔志诚,为政若水条理清晰,处事若水无所不能,行为若水待机而动。此乃老子之智慧也,更乃水之智慧也。

水也绝非弱者,作为世间最柔的事物,却博大精深。政治、军事、经济,无处不有水的智慧。老子曾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老子的道德思想告诉我们:世间最柔的事物莫过于水,然而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了。可见,水的智慧,绝不简单,亦绝非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时的奉献,水之智慧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智慧无穷无尽。

水之谦卑,前文已述,已知其一,但不知其二。此有一问曰:江河之归宿为何总为洋也?老子答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海洋之所以是江河之归宿也,其必定处于下端也,故被称为百谷王者。谦卑之下,又能兼得万物,此又乃水之别样智慧也。

水之韵,自古乃千转不穷,自《高山流水》至《道德经》中“上善若水”,皆具水之智慧也。朱熹有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的智慧代代相传,从未断绝,由此可见世人对水的认识正不断加深,愈多之人探水知水,水之源头嘀嗒不断,故有渠中之水清如许也。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