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随笔作文1000字 1000字高三作文

2022-03-11 07:38:00 栏目:高三作文 来源:蘑菇文

漫游历史的长河,感受时间的洗涤。我才发现,历史里的一切,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那每一刻,每一字,每一句,都远比看上去要更有意思……

01。何为历史

历史是什么?很早以前,我心里就已留下些历史的影。是课本中出现的必背诗词?是挂在家中壁上的笔墨书法?是常欣赏到的潇洒国画?还是过去的一切?似乎在这些物什中,我都能感受到过去人们生活的情与趣,但直到现在,我才发现,真正的历史远比看上去要更有意思。

02。初识历史

小时起,心灵里就已留下些诵读古诗的影。那时,对于历史,似乎就是“窗前明月光”是“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亦是“锄禾日当午”……只是在课本上,在父母的劝诫中常常出现罢了,看上去确实有意思,离我们时代久远的古人,似乎就在这诗句中与我们相会,但在我心里,似乎总比不过美味与游戏更来得有意思些……

03。有点意思

再长大些,对于诗词的了解也更深刻了,不止在课本里,也经常自发的买来课外书籍翻阅,我一向爱李白的豪放,“长风破浪会有时”这是他的潇洒,他的自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这是他的傲骨,他的清高;我也欣赏杜甫的“忧国忧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杜甫的广大心胸,这是杜甫的远大抱负。直到那时,我才浅浅的涉入古代的长河间,历史滚滚,此前我看到的,只是表面的横竖汉字,那时,我才恍然,只有细细体悟其中,才能明白真正的道理,才能真正感受每一位诗人的情,意。我才发觉,古代的历史,远比看上去更有意思,而有意思,是需要意味深长,是需要细心体察。

04。更有意思

那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沉浸于古诗词的浪潮间,似乎历史,只是停留于所谓古代的诗词画作间。那时,正学习近代史,课本中总会出现一些拗口难懂的思想,渐渐,似乎便对这种深奥的历史失去了兴趣。但不曾想过的是,我们当今苦苦背诵的词句,曾被那时的多少革命志士当做一生信仰来追求!后来,我停留在课本上的目光,也终于因为结识到《觉醒年代》,而感到这近代史,也比看上去,更有意思。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一群有志之士奋起抗战。陈独秀认为中国有出路而不是老路。李大钊、毛泽东等人在混沌中上下求索,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剧中,陈延年陈乔年走向刑场的镜头至今在眼前浮现,陈独秀慷慨提笔,写下敬告青年也依旧令人感慨。昨天,我们的党在红船上成立,仁人志士们立下了“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的宏愿。今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中华民族正向着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进。明天呢?明天的道路注定不会平坦,但即使前途艰险我们也风雨无惧,因为坚信“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因为笃定“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中国的过去,中国的未来,历史或是将来,只有细细体察,只有课本上的黑白照片被以心灵上色,那终能发现,历史远比看上去的,更有意思。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随笔作文1000字

作文随笔更有意思

把准航向 优秀作文900字

“漠漠兮水田,袅袅兮炊烟。布谷啼兮人比肩,纵横兮阡陌。”望着水田里疏密有致的秧苗,从田头到田尾整齐方正像笔直的航向,我不禁想起了父亲。

初三时,学业变得繁重,我每天像农夫般辛勤地耕种。可是那试卷上一个个红叉嘲笑般俯视着我,仿佛在张着血盆大口,在吞噬着我日渐迷茫的心。我开始埋头于小说,流连于玩乐。我像艘迷失航向的小船在云雾缭绕中前行着,失去了航向。

周末时寄宿回家,正值插秧时节。一大早父亲就去田里拔秧苗,嘱咐我吃完早饭一起下田插秧。来到田野,一大片白花花的水田,耳边响起了布谷布谷的啼叫声。父亲已备好两大筐的秧苗在田垄上。

从田头到田尾拉着一条笔直的墨线像水泥匠砌墙的墨条,粗粗笔直的尼龙线很显眼。我觉得很碍事,便问父亲:“为什么插秧要拉条墨线”。父亲却说:“你插秧时就会明白。”便沉默了。

父亲是个种田能手,只见他弯着腰一脚在前,一脚在后。左手把着秧苗,右手用食指和大拇指捏出一撮秧苗,很利落地往田里插。父亲说:“秧苗要疏密有致,纵横阡陌要笔直像条航向。”插秧真是个辛苦活。我刚下田觉得轻松,后来便腰酸背痛。脚下的秧苗便歪歪斜斜,一密一疏,像偏离的航向。“你的秧苗歪了,要调整方向”。父亲浑厚而略有沙哑的喉咙里蹦出一句话,他双眼注视着我,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毅。抬头望着父亲的秧田,始终是疏密有致,纵横笔直。可是我的秧苗却如游龙般蜿蜒。不要只顾埋头插秧,“把准航向,抬头看看田里的那条笔直墨线了吗,对着它调整方向。”对于初学秧苗的人来说,笔直的那条墨线必不可少,它是在帮你把准插秧的航向。我抬头看着那条粗粗而笔直的尼龙墨线,重新调整。尽管腰酸背痛,但有了方向,脚下的路便坚定了。

刚下田时的墨线的疑惑也便豁然而解。在田垄上休息时,我问父亲:“为什么你插秧时没看墨线却能始终那么笔直。”我的心中有条航向,便不再需要外在的墨线了。”父亲的黝黑脸上写满着坚毅,深邃的眼神里藏着哲理。“孩子,初三了,要不断调整状态,把准航向很关键。”父亲的话在我的心里激起了千层浪。回想起那段偏离航向的日子我心中愧疚万分。感谢您父亲,在我人生中的关键时期引导我把准航向。埋头耕耘很重要,抬头把准航向也必不可少。

“漠漠兮水田,袅袅兮炊烟。”望着田里疏密有致,阡陌纵横的秧田,我坚信来年定是个丰收年。我不再迷茫而是埋头在书海。不再徘徊而是坚定奋斗的背影最美丽。我调整了状态,把准航向,重新扬帆起航,相信理想之船定能到达彼岸。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