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车铃声声,江水涛涛,历史不止 随笔作文1000字 1000字高三作文

2022-03-11 07:38:00 栏目:高三作文 来源:蘑菇文

铃,铃……远方的江风裹挟着历史的痕迹拂过面庞,车轮没过昔时的黄浦江畔流下道道思念。伴着这清脆车铃,冲破历史的枷锁,在这滔滔黄浦江的怀抱中漫步古今……

再一次在这黄浦江畔骑行,仍是晴空万里。

明黄的单车,蔚蓝的天空,粼粼的波光,近处的高楼,交相辉映,倒也成了一副秀美的画卷。黄的亮眼,蓝的深沉,灰的醉人,这是一种大气磅礴的美,不由分说的霸占了我的整片视野。跨上车座,握紧车把,江风在耳畔拂过,那滚滚江水奔流着,那艘艘船艇前行着,声声音韵倒也成了一曲动人的歌,摄人心弦。

眼前的风景不断变化着,偶然抬头望向身旁,却霎时就被这色彩吸引了心神。与那江景相映衬,却见这路旁竟是条如此美丽的绿带——生机蓬勃的绿,似翻滚的浪,涌上坡峦,攀上枝头,直铺满了这片片泥土,夹杂着粉的,紫的,黄的碎花,倒也拼成了幅动人画卷,这抹绿意,真可谓是现代气息中夹杂着的田园风情。

一路上,随处可见这秀美绿意,这才感叹,脱离现代的城市到黄浦江畔,可谓是走向自然,走向这清新脱俗。

沉醉于这优美风情,思绪早已随着这荡漾波光飘向远方,忽的,善于观察的母亲拽了下我的衣袖,示意我向左面看,微微转头,投去一束目光,然而映入眼帘的这风景着实令我一惊——那是一栋古老的厂房。斑驳的锈迹,这破烂不堪的厂房中透着的是过往的陈旧,烟柱高高耸立,阳光却被这工业时代的老旧所遮蔽——那里是灰暗是阴影。岁月是它褪去了过往的颜色,但这灰黑的墙壁,这土黄的斑驳,让人们一眼便能知晓,这是历史,这是过往。

被这情景所吸引,再随着那涛涛江声目光投向远处——依旧是那雄伟高楼,那粼粼波光。霎时,这两个景象在我脑海中似乎重叠起来,旧,新,这秀美绿化带,这破旧老厂房,我有些恍然,这,就是时光的变迁吧……

走近这古老,走近这生机,黄浦江畔的意蕴竟是如此浓醇。一边是已被保护起的老厂房,另一边却已是这绿意,这生机,这未来的高度!

一阵风起,带过几丝历史的遗韵。

标牌上的字字映入脑海,思绪似也变得清晰起来。这滨江步道原是一整块工业带,遍地可见灰白厂房,浓烟滚滚。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工业厂房逐渐被生机的绿意替代,无数人耗费许多精力才为如今这新时代的上海打造了这片秀美的画卷!看着这石板上的精美浮雕画作,无数工人经过数年奋斗,才造就了这45公里的黄金步道,才将昔时的“工业锈带”变为了如今的“生活秀带”!

江水仍在奔流。

依旧是这江风,依旧是这熟悉的生机,走过历史奔向将来,那老厂房的身影越来越小,但在我的脑海里却越来越清晰。历史的脚步匆忙,回望过去,展望未来,无数身影在眼前晃动。在这黄浦江畔,未来与历史共存,江水不止,历史不止,带走的是过去,迎接的是未来!

车轮划过历史的足迹。

铃,铃……清脆车铃顺着江风愈飘愈远,历史与未来顺着这滚滚江水不断更替……

车铃声声,江水涛涛,历史不止 随笔作文1000字

车铃作文江水涛涛随笔

闪亮的日子 随笔1000字

倘若,把中华崛起之历程比作浩瀚星空,那我相信,2020年4月8日,必将是群星间闪耀的那颗——那是武汉解封的日子,是一个闪亮的日子。

还记得,2020年的那个冬天,宛若黑夜。

那个冬日中,本是愉快欢乐,忽然间从媒体中听闻疫情袭来,这人与人间似也多了一分警惕与陌生,而武汉则是疫情肆虐的“重灾区”被歧视,被疏远,春节前的喧嚣,“封城”后的沉寂。那是武汉的黑夜。

国家紧急召集各地志愿医生前往武汉志愿,他们没有怨言,没有畏惧,面对这次险战,他们勇敢地说出“召必回!”。新冠病毒肆虐,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度挂帅出征。各地高铁像一支支利箭,飞机像一颗颗流星,在黑夜中静谧而坚决地奔向武汉。这场战役他们无法预估到底有多困难,但是他们知道,没有他们,这个国家如何安宁?

正是这颗颗璀璨群星穿着一席白衣逆风而行,前线聚集,照亮武汉。

我们皆知,长夜过去,黎明终将到来。

4月8日零时整,随着一声声“放行”令下,数以千计小汽车从武汉离汉离鄂通道驶向全省、全国,若一颗颗明星,照亮黑夜。

这一刻,期盼已久。

得知这消息是4月8日的上午,浏览新闻查收信息,屏幕上已满是这闪亮的消息。“武汉解封”“去武汉大学看樱花”“助力武汉摆脱困境”……霎时,眼前已然模糊。是漫长黑夜后的激动,是煎熬度过后胜利的喜悦,我内心复杂心绪似洪水奔涌出,这消息已然闪耀在中华人民中!

这一天,武汉终于打开通道,重新与外界“连接”。一场突发疫情席卷全球,我们终于抵御住了这汹涌的冲击。处于风暴中心的江城武汉,也已大病初愈,逐渐重启。一城江水半城山,这日子,终将闪亮。

回望这漫漫疫情,是这片片瞬间的闪耀,铸就了最终的胜利。

还记得,在火神山、雷神山工地以及其他防疫医院建设工地上的人们,远离家人,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夜以继日地劳作,他们同样是“最美逆行者”,同样值得人们敬重。他们这种勇于担当的精神,树立起人们战胜疫情的信心,激发人们不妥协、不放弃、不后退的坚强意志。

还记得,武汉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由于病痛的折磨,他走起路来高低不平。同样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妻子不幸被感染,而他拖着病体坚守在,抗疫一线30多天,甚至忙的顾不上去看一眼妻子。“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这是他的坚定,他的信念。

还记得,听着那一声声远离武汉的忠告,却有一批批写好请愿书的医生和护士逆流而上。他们不是伟人,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成就,但是他们用平凡的双手救死扶伤用自己的生命寻找更多人的生命线,他们用自己作为赌注,只为照亮患者的人生!

长夜漫漫,但这团结之火,这中华之星,终将造就闪亮的日子。

这一天,意味着的是中国抗疫的重大里程碑,这一天,意味着的是病毒肆虐之长夜的过去,是中华儿女的胜利!重启的武汉,复苏的中国,春天与黎明已然到来,这闪亮的日子已然到来!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