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与诗歌为伴 散文1000字 高三作文

2022-03-11 07:36:00 栏目:高三作文 来源:蘑菇文

发黄的扫帚,在墨青色的石板上来扫动,不足一米四的小小子,拿着扫帚如同古欧洲的壁钟,一摆一摆地扫地。院子里有棵庞大的槐树挺立着,有两人才能合抱的“腰围”,稀稀疏疏的阳光从树叶间的缝隙中透射下来,落在青石板上,他的脸上,映出不知名的花草图案,说不出的静谧安详。

门里住的是新华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位老教授,他们都住在南锣鼓巷——北京四大古巷之一,他常常借着帮教授扫地的由头来这里听诗,观诗中的美景,看诗中的角色,领略诗中的意境。

“人家尽枕河,水巷小桥多。”一段富有情感的诗朗诵,从门缝里跳跃出来,配上老教授独特的沧桑嗓音,小桥的流水之景,竟带了份感伤。听者皆欲罢不能,他亦是入了迷,痴了心。

教授曾送他一部《唐诗》,希望他能领略诗中的世界,他总是读不出味道,觉得还是老教授读的好。

“铛”的一声,扫帚落地了,将他的思绪拉回,匆匆给教授留了张便条,就急忙赶去东街十字路口旁的小商铺里买盐了。

蹦蹦跳跳地走在路上,看着身旁的建筑,廊腰缦回,檐牙高啄。“一朝尘尽风生,照破山河万朵。”恐也写不尽老北京的绝代风华,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八百余年的建都史。北京有胡同,四合院,有故宫,天安门,更有天朝学府,北大,清华,这里有兴衰,也有悲欢离合。真正令北京人自豪。

提着盐,在小胡同里七拐八拐的回了家。

时光如梭,那时的小小子已经长成了如今的俊俏少年。

诗歌浸润的他,觉得万物都可爱的过分。

后来。高中每天被作业考试占据着,所剩无几的时间也要穿梭于各种辅导班,学习钢琴,小提琴,拉丁舞……有次深夜,完成了一天的课程,已是十一点半了,他拿起那部《唐诗》,读至“独自窗外车水马龙,山中万物寂静”,对那份悠游自在,心生羡慕,嘴角挂着笑,进入梦乡,幸福的像拥有全世界。

有一日。学至《雨巷》,轻声读着:“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他突然有了心悸的感觉,那是一场梦吗?梦,风化了,无影无踪。

大学毕业后,他投入科研。接着成家,立业,生子。像他人一样,忙碌,充实,满足。那本诗集也在数次搬家的辗转里消失了,不过,他也记不得了。

今年,他退休了,办完手续,忽想起,颐和园的美景还未曾好好赏玩,就携了孙子,踱步前往。长廊如带,湖光如镜。知春亭畔,桃花争艳。玉带桥下,游船如织。“真像那句诗中所言,额,额……”长叹一声,低头不语。

“爷爷,爷爷,这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为什么羡慕鱼呀?”他没回答,只是有些茫然无措。刹那间,一片阳光从遥远的槐树枝叶间照射过来,亮得人睁不开眼睛。“人家尽枕河,水巷小桥多。”的颂诗声飘渺虚幻。一个俊俏的少年就站在光里,手里拿着一本诗集……

他木然地回到家里,四处寻找,终于,在一堆杂物里找到了那本诗集,细细地檫拭上面的灰尘污垢。

他累了,坐在木躺椅上。膝边的孙儿,睁着圆圆的大眼睛不解地看着自己。渐渐的,他眼中的白雾散尽了,留下一片清明。

他想,此生与诗只相伴了几年,缘分太浅,但可以领着孙子好好读诗。

与诗歌为伴 散文1000字

为伴诗歌散文

她的剪影 写人作文1000字

在这枯燥而又忙碌的学生时代,我的生活紧张的像打仗。无非是上课与考试的日子里,我十分有幸,遇到了我的一名战友,一位于我身处同一“战线”的同志——张奥卓。

她的容貌我是形容不出的,熟悉而又难忘的是她的眼睛:那是一双眼尾上挑,带着笑意的眸子。确实是黑色的,但阳光照耀下会闪现出瑰丽的红棕色,像一杯浓郁的咖啡。这位同志时常是严肃的,但这双眼睛轻轻一眯,就像是带着笑。我对这双并不出众的巧克力豆一样的眼睛如此熟悉,只是因为它们的主人经常对我翻白眼罢了。小张战士的眉毛也有趣的很。经常像不受控制的柳条一样跳动,或惊讶、兴奋、愤怒、惆怅……它们灵活的像要飞起来。我总觉得眉飞色舞最适合形容她。那微抿的嘴唇,上挑的眼,鼻头上架着的眼镜,是我以及别人对她最熟悉的印象。

我们的关系是极好的……哦,也是极差的。我暂且将这种奇怪的关系称之为“冤家”。她的性格就像是过年放鞭炮,一点就炸,我经常调侃她:“你是早上吃了炸药,中午点火,晚上就炸。”因为这句话,我没少挨骂,俩人也没少吵架。这个同志一点都不知道谦让,常为了鸡毛和我炒蒜皮。“苹果带皮好吃!”她吼。“苹果没皮更好吃。”我不甘示弱。“带皮更脆。”瞎说,没皮更甜!”这种类似于苹果带皮与否的事情,我们经常吵,两天一小吵,一吵吵两天。明明只吵了几分钟的事情,反射弧却有一个冬天那么长。别人的战友踏实靠谱,我的这位同志——暴躁得离谱。

她看上去是聪明的,灵敏的。但实际上,她就像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美国经济。我为她讲解题时,就像是“哑巴”在同“聋子”讲。“看,角一和角二是对顶角,AB等于AC,DE等于FE,所以他们全等。”我说着。“等等,什么呀?再说一遍。”她咬着笔,满脸不解。“看,这儿对顶角,那儿相等,懂?”“哦,明白!”可是几秒钟之后,“嗯?我怎么又看不懂啦!”我扶着头叹气,这'的确是爱迪生的皮囊里装着一个大傻子。

她是肃冷的、幽默的、暴躁的、傻的、聪明的……她是万花筒,绚丽多彩。任何一个面都解释不清她的好,她的有趣。

我了解她的,她是一个枯燥生活中的有趣的灵魂。她会在跑道上挥洒汗水,会看着音标读单词,会在雨天细细擦拭眼镜。会为了小事和别人吵架,会因为老师的指责而闷闷不乐,会因为和同学闹别扭而伤心流泪。她的内心安了防盗门,别人是打不开的。明明不想让别人窥探到自己的内心,但她却把所有都写在了脸上:是细腻而又大大咧咧的人,是冷战几天也会心软的人。

我又想起了,看到了。昏黄夕阳下,那对咖啡色的眼眸,嘴唇轻启微微上扬。广袤无限的天空染上血红,微风拂过脸颊,侧身望着,身边那个可爱而又有趣的灵魂。具有这一切的那个人,是平凡的,又是特别的。她的身影走进房屋下的一片阴暗,脸上残留余晖,金色的轮廓,像是她自己在发光。

我一直记着呢,这一刻,她在夕阳余晖下的那个笑容,映照着的那个热情、瑰丽的剪影……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