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离别的车站 记叙文作文1500字 1500字高三作文

2022-03-11 07:34:00 栏目:高三作文 来源:蘑菇文

从我记事起,家里就只有母亲。十三年来,她照顾我和弟弟,见证着我的人生。我不知道什么是父爱。

记忆深处,父亲是一个听得见,摸不着的人。小时候,我总是会问妈妈:“我爸呢?”回答我的永远是“你父亲在外地挣钱呢,过年就回来了。”这句话顿时让我的笑容凝固,希望瞬间破灭。后来我彻底放弃了,那个人好像不存在吧?

人潮拥挤,分离应该是人生的常态吧,相逢只是意外。去年春节,父亲突然说要回来,人生最悲凉的莫过于执子之手,因为牵了手之后便是放手。这是最大的残忍。母亲让我去车站接他——我的父亲!

暮色中的黄昏,离别的车站,匆匆的人群,站台边悲欢离合的人们,定格成我最深刻的记忆画面。车站的路灯把我的身影拉的很长很长……我在车站看到了他,但我认不清,多年不见,记忆已经模糊了。直到他说了一句:“你是小虎吗?”我才确定他——这个“陌生人”就是我的父亲。这就是我要见的人?我有满肚子的抱怨,满肚子的苦涩,满肚子的话语,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岁月在他脸上也无情地刻下了沧桑,他一路上默默无语,黯淡的眼睛在看到我之后仿佛重新燃起了光,他就这样盯着我,似乎想要把我的身影,我的样子烙印在他的脑海中。我们一路无语,只是沉默着,沉默着……就这样到了家。我们两个的背影被拉的很长、很长,看不出谁大谁小……

我看到了母亲眼中那复杂的神情,我借着灯光第一次偷偷看清了我的父亲——黑色的头发夹杂着几根白发,明显的看出他为了这次相见刚刚染过。我看着他那疲惫的双眼,常年累月不知在哪里坐出来的“将军肚”。我觉得,他过得并不好!他只是个陌生人,更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

他脱下了外套,那一刻,我看见他手上的老茧和交错的伤痕。让我的心中一滞,这就是我的父亲吗?

“包里有零食,俺也不知道你们爱吃啥,就都买了点。”一旁的小弟立马两眼发光的抢过了包,从里面翻出了一大袋零食,伸手就吃。“凌霄”我喝止了他。小弟却不以为然地拿出一包曲奇饼干,“哥哥,这是你最喜欢的零食啊!”

“我不吃,你吃吧。”我淡淡的说。就在这时,一只粗糙的手把小弟手中的饼干拿过来,递给我。看着那包曲奇饼干,我并没有接。我并没有接。只是目光复杂地盯着他,那个男人,不,我的父亲?他在外面究竟在干什么?我不知道,我的心很乱,很乱!自从看到他的那一刻,我敢断定他离开我们并没有过的很好……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离别是无言的痛,车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诠释了太多的离别,也见证了太多的重逢。一个星期后,他要走了,母亲强挤悲伤,还是让我去送他。拿起钥匙,却发现他已经下楼了,我从楼上望去,发现他老了,他的背影已经疲惫不堪,他走路尽显落寞。……他依旧盯着我,那眼神里氤氲着离愁,不舍,苦涩,酸楚!

到车站了,他转过身“小虎,你已经长大了,你弟弟比你小,你妈妈再强也是个女人,你多照顾弟弟”我并未回答。

“零食还够吗?不够我在网上给你们买”他又来了一句。

“够了。”我不冷不淡地回答。

“你和你妈一定要好好的,照顾好自己”

我掩饰着心中的杂乱,猛抬头,看见他那微红的眼眶和微微抖动的肩膀……车快到了,他收拾了一番,好像突然又想起了什么,从口袋摸出一张钱:“这些钱你买些自己想要的东西吧,照顾好自己,我走了。”

“爸”我终于喊出了这个字!他回头望着我,嘴唇蠕动,半天没有说出一个字,他向我挥了挥手,“等我回来”他迅速转过头,把所有的眼泪背对别人,想留给他儿子一个坚强的背影。一种隐痛与落寂在我的心头蔓延……一瞬间的心动,一刹那的美丽,短暂却是永恒的!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从幼儿园的送别到再见再到离别,让我泪眼朦胧,火车开动了,他的背影渐渐模糊成小黑点……小到不见。也许今生不知何时再见,见与不见,都逃不过父子之间的牵挂,不舍和爱!

列车远去了,整个车站人去楼空,物是人非。无奈的你,落寞的你,沧桑的你,老去的你,悲哀的你……有多少刻骨铭心的伤感,有多少落寞心酸的泪水,有多少魂牵梦绕的思念。总是在离别的车站弥漫着离愁,碎了一地……

离别的车站 记叙文作文1500字

记叙文作文车站离别

探索书法之魂 以自己的方式优秀作文900字

“扬帆载月远相过,佳气葱葱听颂歌。”清冷的月光透过薄帆照在我的身上,抬起头,圣洁的白光混合在深蓝色中,柔情似水。远远望见在漆黑涂抹下的葱葱茏茏,耳边的微风带来了阵阵颂歌。此刻挥抹着浓墨的我,仿佛正与八百多年前的米芾一同感受着这神秘而幽静的夜。

蘸墨,调峰,运笔。随着“扬”字的顺风起笔,一种舒畅旷达的感觉涌上心头。“扬”字带来的轻灵生动更是使我在临摹时落笔较轻但不失意味着些许豪放的分量。作为正文的第一个字,它犹如吹响开战号角的战士一般在宣纸上展现出了威武招展的姿态。有力的“扬”的笔势在提按之间带到了下一个字“帆”上。依旧是顺风起笔,中锋运笔。笔尖轻柔但一点也不虚地在土黄色的老宣纸上行走,粗细不一的黑色线条是它留下的痕迹。像这样纤细瘦弱的字,就好比没有了树叶的枝干,虽说少了些枝芽,但仍能坚挺着抵御狂风的呼啸。到了“帆“字最后的竖弯钩,墨迹随着笔尖的上提而慢慢变细。节奏在写“载”字时慢了下来。

行书不像楷书那么规矩整齐,它的美正是体现在章法,笔法,墨法的多样性中。于是停顿,呼应,大小,轻重都成了不可忽视的因素。如果说书法是音乐,那它们的组合让行书作品像节奏布鲁斯那样时而高亢激昂,时而细腻轻快。

“载”在整个作品中是较“重”的。笔头的毛在写第一笔的横时与略微粗糙的纸面大面积接触。柔顺的笔秉持着同一倾斜角度和弯度。刚落笔时,极细的笔尖在纸上呈现出了利索的起笔。在有力的运笔之后笔又轻轻上提,在尾部呈现出流畅的牵丝,并带到了下一笔的开头。之后的“月”字开始使节奏变快。我的笔尖灵巧麻利,丝毫不拖泥带水的表现出来每一个细长的牵丝,好似轻盈的蝴蝶自由飞舞。这样的写法使“月”更添了一分连绵,悠长。写到这里的米芾,或许也会有思念,怀旧的心境吧。

忽然我的耳边新生了一丝凉意,一缕头发被吹拂到了我的眼前。转头一看,皎洁的月在昏沉阴暗的天中宁静的亮着。风又吹来,一旁穿出宣纸的沙沙声,再一看,是一本字帖上几个字的单一练习。

到了最后一句,逆风起笔的力度,笔尖下压的气魄,无一不归属于米芾在写“便捉蟾蜍共研墨,彩筏书尽剪江波”时表达的豪迈与浪漫。

我不断地去探索每个书法作品中的“灵魂”,正是以这样的自己的方式,在书法这条路上砺砺前行,也发掘着各个书法家在几百年前的所想,所感。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