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诗中的那些事儿 随想作文1000字 1000字高三作文

2022-03-11 07:31:00 栏目:高三作文 来源:蘑菇文

春节将至,洗衣机又开启了“苍蝇模式”乱叫起来,让人心神不宁。一来二去,放弃挣扎,也罢,顺手拿一本唐诗,窝在床上翻起来。

唐诗这学问,在我眼中甚是无聊,诗人们用笔在纸上大挥一通,心中情感全都挥洒在纸上,这个“吾”,那个“卿”,一会儿“美哉”,一会儿“呜呼”。各类文字,各种风格,一应俱全,可惜语言不通,没有白话文的帮助脑子便一团乱麻,唐诗变天书,我也看不懂。无论如何,在我印象中,对唐诗认识最多的,可能就是“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感情?”没错,唐诗可谓是当时诗人们的“情感小助手”。

在唐代,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首诗解决不了的。

在长庆年间,李涉在安庆正欲渡江,不料路遇劫匪,劫匪大喝:“要钱还是要命?”李涉面如土灰,吓得直抖,无奈江水阻隔,只好听天由命。

仆人在旁应了一声:“此乃太学李涉博士。”剧情当场180°大反转,劫匪顿时毕恭毕敬:“早闻大人之名,请赐诗一首,草民当感激不尽!”李涉内心狂喜,万马呼啸,连忙写诗一首: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劫匪相当高兴,送上黄金白银,喜送李涉远去。

一首唐诗,硬是让一起绑架勒索案,变成了欢天喜地,红红火火的相见会,估计李涉内心也震撼不已。

大雪纷飞,于长安一家酒楼,进来三名男子,乍一看,社会精英,细一瞧,落魄人士。年轻小伙叫高适,稍大些的叫王昌龄,年长的名王之涣。此次大会的话题很简单:谁为老大。三人互相贬低,大吹大捧,僵持不过。王昌龄发话:“待会儿歌伎们上台,唱得谁的诗多,谁是老大,可乎?”“这个不错。”“走着瞧。”

一开场,前三首全被高适和王昌龄捷足先登,好不得意的在墙上画道道。王之涣也不恼,饮酒一杯:“看到后面那个压轴的头牌了吗?若不唱我的诗,我便认输。”另两人是什么人物?边塞大神,会怕这个?就这么定了。

结果,打脸来的太突然,三曲终,全是王之涣的诗,第一首便是《凉州词》。好吧,高适和王昌龄只好认栽,不用说,两人买单。

这场看似风流潇洒的诗歌酒局,本质上是一场吐槽大会。吐槽归吐槽,自古愤怒出诗人,同时,它也是大唐的第一生产力。

死里逃生,饮酒助兴,称王称霸,唐诗几乎无所不能。

读风景,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仲夏“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深秋“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读友情,王、杜“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李、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王、裴“日日泉水头,常忆同携手”。

诗人中也有吃货,贺知章醉卧井底,孟浩然死于海鲜,张籍生吃诗集,李白爱吃生鱼片。还有各种花样作死,贾岛当面嘲讽皇帝不学无术,温庭筠说皇帝长得像个小吏。看来,历史远比想象中有趣。

读唐诗,便可跨越千年和文人墨客相见。李白大笔一挥就是半个盛唐;杜甫永远愁苦,永远热泪盈眶;贾岛凄苦一生,穷困潦倒;刘禹锡活得开开心心;骆宾王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长大更敢大骂武则天。遥远的面孔,变得有血有肉,一首唐诗,便可看到他们的内心是何模样。

读一本唐诗,这场跨越千年的时空之旅,绝对不虚此行。

诗中的那些事儿 随想作文1000字

作文随想事儿诗中

因为你的美好,换来一生的骄傲 话题作文1500字

我家在豫南农村。小时候夏夜在院子里乘凉,仰望满天星斗,母亲总给我讲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的故事。那时候,我常看《西游记》《春光灿烂猪八戒》等电视剧,天上那些高来高走的神仙,深深吸引着我。我常梦见自己变成了天上的仙女,乘着七彩云朵,在各个宫殿之间来回穿梭。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老师教我们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给我们解释道:“你看这楼多高啊,登上去就仿佛能把星星摘到。”我信以为真,以为登上很高很高的楼就真的能够摘到星星,心想:那些捞月亮的猴子真不够聪明,水中的月亮不过只是倒影。那时候电视上正播放着电视剧《楚留香传奇》,片头是郑少秋演唱的主题曲《摘下满天星》,我也跟着哼唱起来:“我要发誓把美丽拥抱,摘下闪闪满天星……”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电视剧《中国轨道》在中央电视台热播,讲述了一批航天测控人在卫星发射领域不懈探索的故事。为了在宇宙中有一条中国的轨道,科研工作者们顾不上家里的老人孩子,来到条件艰苦的研究所、试验场,经过一群人成百上千次繁复测算,终于掌握了卫星变轨等技术。我这才知道,神仙殿是去不了的,满天星是摘不到的,影视剧里的摘星揽月,不过是人们对宇宙的美好臆想罢了,真正要实现飞天探月的梦想需要不止一代人百倍、千倍的努力。

2003年,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升空,全民欢腾。当杨利伟平安着陆的那一刻,电视机前的我心潮澎湃,忍不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振奋的消息通过电视、广播、网络传到千家万户,人们脸上洋溢着自信、喜悦的笑容。浩瀚的太空,第一次有了中国人的身影。历经重重磨难的航天事业,终于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扫近代以来被列强欺侮的阴霾,扬眉吐气。

随着时间的流逝,神舟系列飞船一次又一次上天了,探月工程也开启了,我也从小学生成长为高中生、大学生。对航天事业和航天人越了解,也就越发肃然起敬:航天员们在上天前要模拟失重环境,要在离心机上经历超过八个大气压的魔鬼训练,面部被撕扯变形,可是这么多年了,没有一个人中途放弃,摁下那个可以让离心机停下来的红色按钮。

多么拼命的航天员,多么可敬的航天人!正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我国航天事业才能从满目萧条百废待兴,到奔赴星辰大海,走出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用直捣黄龙的决心创造出了令全国人民自豪非凡的成就。

2015年,我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那个飞上天做小仙女的梦想早已破灭,但是载人航天精神却在我心里深深扎下了根。这些年,每当航天领域重大突破的消息传来,我都会第一时间告诉学生,课余时间我也会耐心地把航天员的故事讲给学生听,把天宫课堂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帮助孩子们建立起对航天事业直观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想,从小就把航天梦播撒到他们心里,探索外太空的征途上就会有源源不断的中国身影。即使他们不能成为航天人,在今后的人生中,遇到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想一想我们的航天英雄们,也能激发起自己的小宇宙,卷起洪荒之力,攻坚克难,一往无前,不断改造自己、改造世界,成为生活中的强者,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无论对于他们个人成长,还是国家建设,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或许就是我作为一名教师传承载人航天精神的初心和使命吧!

为什么要探索宇宙?因为宇宙有太多的未知;为什么我的眼睛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国家爱得深沉。今天我国的航天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科学探索的道路永无止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生逢其时,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只有像航天领域的前辈们一样敬业乐业,无私奉献,保持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干的作风,才能在各个领域做出一番成绩,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造福人民。就像《中国轨道》片尾曲唱的那样:“在你的轨道,我就是火苗,为你的长夜不停燃烧;因为你的美好,换来一生的骄傲,空气中弥漫香甜味道……你太好,就算生命只剩最后一秒,我只想投靠在你的怀抱,你太好,哪怕岁月苦得再也不能再苦了,我也要把幸福紧紧抓牢。”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