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名师出高徒 高二作文

2022-03-11 07:29:00 栏目:高二作文 来源:蘑菇文

人说“名师出高徒”,这话实在不假。要成高徒,条件有二:其一,是师之教有方;其二,是徒之学不怠。离开了这两条,既称不上“名师”,也出不了“高徒”。名画家佛罗基奥手下出了一代宗师达.芬奇,便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当达·芬奇投师于佛罗基奥时,佛罗基奥没有首先教他创作作品,却要他画蛋,这是佛罗基奥与凡人不同之处。十几天只是画蛋,芬奇自然是不耐烦了,这时,那位名画家告诉他意义所在:他的目的是严格训练学生的细致观察与准确描绘形象的能力。这正是佛罗基奥的“有方”。正是由于这有方,才使芬奇日后得以功成。

我也曾有过一位“有方”的老师,不过她不是什么有名的人物,只是一个大我几岁的女孩子。几年前,我请她教我拉小提琴,她先问我做事有无耐心,我不明白她的意思,自然是回答“有”。开始学习了。她先给我做了示范,看着她那娴熟的表演我真羡慕。可轮到我时,她却让我练习拉空弦。几天过去了,她给我的任务还是如此。她告诉我,拉空弦是基础,只有练到了运弓自如了,才可拉曲子。现在想想,她这话实在有理。是的,她不是什么“名家”,却也是个会做老师的人。

然而,我并没有成功,又拉了几天空弦,我听到的总是那单调的“拉拉”的声音。哪有一点儿我为之陶醉的乐声呢?我一烦之下,一弓挑断了琴弦,发誓再不学了,于是我的提琴只好休息了。由此我想到,师固然要有方,更重要的是徒要不怠。芬奇的成功,关键的一点就在这里。他刻苦地练习,用心学习,正是经过长期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作品。而我的失败,恰恰也在这里。怕艰苦,在困难面前懈怠,终究要失败。

不仅学习艺术是这样,文化知识的学习也是如此,要从一点一滴的细微之处学起,只有打好基础方可学出成绩。

我喜欢写作,真羡慕那些作家,而我的老师却要我天天记札记,把所见所闻的小事都记下来。当时我不明白老师的意思,只是坚持了。现在,当我一本本地翻看那一摞札记时,方悟出了老师的用意:她是让我练基础,积累材料,一点点地提高啊!所以,我在写作上的进步——虽然它微小——是老师教之有方的结果,同时也是自己没有懈怠的结果。

芬奇画蛋直至学画成功和我的失败与进步,都说明不仅教者要有方,学者更应不怠,这两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能有什么知识学不会,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呢?

名师出高徒

名师出高徒

战胜自己—成才的首要条件

胸怀大志的青年人,无不渴望成才。那么,成才的首要条件是什么呢?“我首先要战胜自己。”这是跳水名将高敏的回答。

高敏,人称“王中王”。她的巨大成就,固然有其天赋因素,更重要的,是她勤学苦练的结果。上万次的起跳,高强度的体能训练,数不清的汗与泪,她忍受过来了。这便是战胜了她自已!

多少名垂青史的人物,都是在与自身不断的抗争中获得成功的。司马迁身受宫刑,其肉体与心灵的伤痛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但在痛苦的煎熬中,他凭顽强毅力完成了传世巨著—《史记》。

失聪,顸示着一个音乐家音乐生命的结束。而贝多芬凭着感觉,在艰难的情况下谱写出《命运交响曲》、《欢乐颂》这样光辉的篇章!

他们奋斗的经历充分证明:只有真正战胜了自己,才能奠定成才的基石!

我们都很佩服张海迪。对于一个高位截瘫的人来说,掌握四门外语,精通针灸,是多么艰难的事情!她正是战胜了肌体的痛苦,精神的失落,才取得了这样的成就。

海迪能够做到的,我们四肢健全的人,为何常常傲不到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战胜自己!美好的向往,完善的计划,不只要停留在脑海中,更要付诸实现。而艰巨的工作,繁忙.的学习,辛苦的劳动,又常常为人所难以忍受。在这时候,是咬咬牙,战胜自己,坚持下去,还是半途而废呢?要取得成功,当然得选择前者!

战胜自己,就是要战胜自己的懦弱与胆怯。临场怯阵,面对专家不敢“班门弄斧”,做事首先看别人的反应,都是不能战胜自己的表現。曾只是无名小卒的陈景润,竟敢“冒犯”权威,写信给举世闻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指出其倍受赞誉的书中有瑕疵!真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而正是这种不杂丝毫懦弱与胆怯的“牛犊劲”,使陈景润受到了华罗庚的赏识,使他走上了成才之路!

战胜自己,就是要战胜自卑心理。成才路上,那些稍受挫折就哀叹“我不行了,我不行了”的人,永远也达不到终点!参赛时,高敏面对林立的强手镇定自若,正是这种战胜自己后的“大将”风度,维系着成功的一半!

战胜自己,还要战胜自己的阴暗心理。所谓阴暗心理,是指种种忌妒:自己不努力,寄希望于別人更差。有这样心理的人,会用心不专,停滞不前。只有踢掉这块成才路上的绊脚石,才能到达事业的巅峰!

如果说“战胜自己”是高敏成为“王中王”的秘诀,那么,对于千千万万以中华之腾飞为己任的有志青年来说,“战胜自己”同样是他们成为棟梁之才的首要条件!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