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我的家风故事 1000字高一作文

2022-03-05 22:28:00 栏目:高一作文 来源:蘑菇文

世上千千万万的人,都生活在千千万万的家庭中;每一个不同的家庭,都有着不同的家风,进而造就了千千万万不同的人。法国作家罗兰曾经说过:“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由此可见,家风建设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我的家中,一直以来都有一股清澈的家风滋润我成长,那就是——勤俭节约之风。

首先说,勤。自古以来,妇孺之间广为传颂的就是:“业精于勤荒于嬉!”古人也常常将勤作为立家之本。从小就听说了《马兰花》的故事,我便立志要做一个勤劳勇敢,善良淳朴的人;我相信勤俭是为人的本分。勤,不仅是勤于学习,也是勤于思考,更是勤于脚踏实地的做人做事。不贪便宜,朴实诚信,做一个本分的人,这是我家人要我秉承的家风。

再来说,俭。俭是一种节俭有度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化繁为简的生活方式。俭,节俭,司马光曾在《由俭事康》中说过:“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中国古代历代帝王总是因为挥霍无度而不理朝政,最终导致国家灭亡,曲终人散。所以生活节俭才能居安思危。当我们养成节俭的习惯,就不容易为眼前花花绿绿的世界迷惑,也才能更专心做好每一件事情。勤俭结合,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前我总是喜欢浪费笔墨文具,经常没用完就丢掉,当我看到贫困山区的孩子因为物资匮乏而不能上学的事情时,我就深深认识到生活的不易,也更加意识到节约的重要性;只有养成不浪费的好习惯,才能有细水长流的好生活。

勤俭是一种文明,是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勤俭是一种态度,蓄满生活的正能量,才能扬帆起航;勤俭是一种品质,培养我们谦虚自省,天天向上。这种勤俭之风,源于家族良好的家风。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国晏婴,自幼深受勤俭家风的影响,为官正直。别人说他过于节衣缩食,而他却说:“一个国家的风貌是通过百姓的高洁品行所表现的。”最终被皇帝看中其品格而重用。晚晴时期的朝廷重臣曾国藩,一生勤俭,好学务实,他的家风一直成为我们后人学习的典范。中国古代类似故事还有很多,举不胜举。所以说,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孩子只有在父母营养雨露的浇灌下,才能成长得更健康更强壮。父母是孩子的镜子,良好的家风培养了孩子良好的性情,熏陶了孩子出类拔萃的优良品格。这种无形的力量会影响并且教育孩子在社会上的为人处世和人生态度。只有家风端正清澈,文化才得以昌盛,国家才得以富强。所以,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应该将好的家风世代传承!

我的家风故事

家风故事

年味

年,象征着旧一年的逝去,新一年的开始,它是一个辞旧迎新,承前启后的起点。年,是人们走亲访,友礼尚往来的写照,是一个源远流长欢腾喜庆的节日。年,它寄托了人们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福,见证着人们阖家团圆欢聚一堂的幸福,它是一个情意浓浓的亲情驿站。品一口茶,享受着丰盛的年夜饭,赏一次春节联欢晚会,和亲朋好友们团聚在一起,年味莫过于此。

还记得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和亲戚们欢聚一堂,围绕在餐桌边,有说有笑。菜陆陆续续的端了上来。热气腾腾的菜香里夹着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令人垂涎欲滴。可半晌,没有一个人动筷子也没有一个人拿起碗。我正纳闷,只见两位忙得满头大汗的姨妈从厨房里走出来,见大家都不动筷子,忙说“大家怎么都不吃啊,别等我们了,菜都凉了”,说完她们擦了擦汗。爷爷讲话了:“今天是过年,都要上桌后才开始吃饭”。我忽然明白,年也是团圆。人到齐,围桌坐好后大家才开始动筷,空气中早已弥漫着一股浓厚的年味。

吃饭时,菜要长辈,小孩先夹,其他人都会耐心的等待,大家脸上洋溢着幸福、开心的笑容。过年吃饭,敬酒是必不可少的,隔三差五地会有一个晚辈起身向长辈们敬酒,长辈们也祝福晚辈们,大家便不约而同的站起来,相互敬酒并发自内心、坦诚的送上温馨的祝福。可出乎意料的是竟然轮到了我。开始,我面对大家的众目睽睽,有些内敛胆怯,但在热烈整齐的掌声中不由自主地站起来,勇敢的说出了一连串的祝福语,还参与到了觥筹交错的敬酒礼节之中。这次敬酒,我不仅收获了掌声,更收获了感动与幸福。吃着、吃着,做饭的姨妈把我最爱吃的牛肉夹到我碗里,还轻柔和缓地说“我听说你最爱吃牛肉,小心别烫着了”。其实这只是一块平凡普通的牛肉,却让我回味无穷。我更明白了,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欢乐气氛,也是晚辈们孝敬长辈,围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年味,就这样在亲人们的欢笑中四散开来…。

年夜饭吃完了,大家各自回家。家里虽然冷清了一些,但那股年味却经久不息,温暖着每一个人。

年味是家人之间相互体贴、关怀的温馨,是一大家人欢聚一堂的热闹红火,是在大家欢声笑语、互帮互助中的融洽和谐。其实,年味并不只有过年才有,只要我们和睦相处、相互陪伴,年就会是四季常在。

-相关专题-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