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鲜衣怒马少年时 军训的感悟作文1000字 1000字高一作文

2022-03-11 06:30:00 栏目:高一作文 来源:蘑菇文

我们要做永远鲜衣怒马的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四处碰壁,碰了南墙也不回头。如果年岁是一条河流的话,那么我们,就是不肯过江东的少年英雄。

这一年,我们从高二楼搬到操场的这一边,步入十八岁前的最后一个战场,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一位战士,期待着“顽强拼搏”、“慷慨赴死”、“背水一战”,却又贪图享乐、谈笑风生、敷衍度日。

直到我们遇到真正的战士。

在这个阳光充沛的,被绿意轻轻揉搓成茧的夏天,他们仿佛全身都充满了电,身穿着规整的迷彩服,嘴里的口令干脆又宏亮。伴随着“一二一”和“跑步走”的声音,我们的背慢慢挺拔,向右看齐的眼神也变得坚毅而有力——我们学着如何去做一名驰骋“沙场”的战士。

第一个军训日,白天是会操训练,几个简单的口令在教官的严格要求与精益求精下也显得有点繁琐。接近四十度的高温,大家的汗水在脸上和身上密密的压着,顺着胳膊上的肌肉弧线掉到地上。打完报告以后胡乱地抹了一把,脸上是晕掉的防晒霜,这样的狼狈一面,也丝毫不影响休息时唱军歌的轻松心情——“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战歌召唤在前方。”所有人都争着要盖过其他班的声音,不成调的歌吼声在校园里此起彼伏,回声飘荡。

夜晚,我们并肩在红色塑胶跑道上跑步,灯光微弱,路有些黑,天空中冒出大大小小的星星。神话故事里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颗星星。我们头顶的这一片星空,安静地闪烁着,就像永远不担心会坠落。其中一颗属于我,加上除此之外的每一颗,组成了这片美丽星空下呐喊着口号的我们。

军训第二天,不像周历上含糊的一句“按军训日程安排”那样简单。十五公里拉练,听着就让人想要退却。然而真正的战士,就是要知难而进,越挫越勇;就是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日清晨我们便整装待发,一条队伍浩浩荡荡,站在队伍中无论向前还是向后望都看不到头尾,像是要走出红军长征的气魄来。队伍行进到三分之一的地方,太阳已悠悠地爬到天空的东方,阳光洒下来很刺眼,像是挑衅,但于我们更像是激励!走在那样的乡间小路上,视野里全是深深浅浅的绿,它们恰到好处地交融在一起:正当花期的夏荷、司空见惯的香樟、路边的灌木、砖块上的苔藓,所有的绿像是在瞬间有了生命一般,不怀好意地流动起来。

有人落在了队伍的尾巴,有人一瘸一拐勉强撑着,有人意识恍惚仿佛下一秒就要昏倒,但大家都不愿意离队。为什么?大概是因为,队伍前端有人高举着红旗,有人唱着歌,有人在身旁扶着,还有教官用浑厚的声音喊着:“坚持,胜利在望。”然后瘦小的身子就咬着牙,再一声不吭的走下去,她的影子在那时候高大起来,遮住这炎炎烈日,牵着所有人再向前进。

“坚持!就是胜利!”

除了还剩一公里的毅行,还有没背完的近代史,总是错的几何题,写不出的议论文,还有别的,还有更多。但是,坚持!就是胜利!因为我们都是鲜衣怒马的少年,有年少轻狂志得意满的纵马好时光。在十八岁之前,我们要当一次真正的战士,哪怕在现实生活中四处碰壁,终于有一天还是选择了渡河,至少也曾掷地有声地向全世界展露热血,无所畏惧。

在年岁的河流前,我们都曾是少年。

鲜衣怒马少年时 军训的感悟作文1000字

鲜衣怒马作文年时军训感悟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 优秀读后感900字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中认为:旅行以及对旅行的研究可加深世人对幸福的体验,而幸福的感受程度则与旅行的艺术息息相关。

不同人眼里的旅行不一样。对有些人来说,旅行是一种身体的移动,所见所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到此一游,重要的是谈资,风景的意义在于口中。

如果说旅行的初阶是功能,那么进阶便是技术。有人用眼睛旅行,则眼里处处是风光大片或精致小品。“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有人用双脚旅行,则脚下处处是挑战的快感或征服的愉悦。“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人用耳鼻旅行,则感悟的世界是婉转的鸟鸣和宜人的芬芳。“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不管哪种,都能从技术中获得行走的惬意,风景的价值在于脑海中。

如果说旅行的进阶是技术,那么高阶便是艺术。旅行是一场浓缩的人生,在短期内接触形形色色的人,遭遇各种各样的事,呈现许许多多的心境,从而确认自己的真爱与喜悦。因此,旅行的艺术是将功能内化,对技术升级,变成一场艺术的旅行,一场心灵的旅行,一场身心合一的旅行,用赤子之心去体悟陌生世界,让梦想飞翔于蓝天白云之间。高晓松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旅行的艺术将旅行回到初心,去重新认识世界和领略世界,去发现“那片海”。

每个人都在寻找心中“那片海”,在这场对未知之境的体味中,终于觉察自己想要什么,不喜欢什么,从而在混沌的人生中划入清晰的界线,让内心达到清明和智慧。胡德夫说:“你我需遍扣每扇远方的门/才能找到自己的门/自己的人。”走最远的路,贴最近的心。如此,每次行走都有发现,每处风景都有故事,每个定格都有情感,都能在心里激起强烈的共鸣,使得风景也有了灵魂,有了香气。可见,在艺术的旅行中,情感变得纯粹,心境变得简单。当温情充实到心世界的每一处角落时,我们便拥有了柔软对待世界的力量。

旅行的艺术也是生活的艺术,你怎样对待旅行,就怎样对待生活。旅行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生活模式,但可以提高生活品质。当墙上巴丹吉林沙漠的照片,书架上黄山的松果,书中红旗渠的银杏叶,花盆里共城遗址的泥土,一个个充盈于家的每个角落时,你已将旅行带入生活中,将曼妙记录在心灵中,将诗与远方带到日常点滴中。在这样的家中生活,何尝不是一种旅行?何尝不是诗意的栖居?

如果说旅行是一种人生,那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旅行?希腊诗人卡瓦菲斯在《伊萨卡》中说:“伊萨卡给了你神奇的旅程/没有她/你就不会去远行/而现在/她已经没有什么留下给你。”也许,最美的风景不在于终点,而在路上;最神奇的旅程不是风景,而是自己。在艺术的旅行中,心灵能去除世俗干扰,不被扭曲,回归自然,回归自我,从而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旅行的艺术,也许在于成全自己。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