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水之韵 优秀随笔600字 高一作文

2022-03-11 06:26:00 栏目:高一作文 来源:蘑菇文

水之美

七月之水,美。那“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美;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美;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美……水之美,在于它的气韵,在于它的形态。人生若水,或激昂澎湃,或温婉柔情,默默地包容着一切。“诗仙”李白,寄情于山水,以文学的豪迈奔放,诠释了一段如水的生命;江南水乡,造就了一个苏小小,于是,在西子湖畔的烟云细雨中,遇到了她一生的挚爱;为世人所流传的西施,也在这水中,结束了她倾城的宿命;屈原,他有着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却因君主昏庸,得不到赏识,最终投河自尽……

水之善

七月之水,善。那“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是善;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是善……水之善,在于它的品性。水,有滋润万物的德性,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却不与万物相争。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这个永远充满争斗的世界,只有水,愿自居下流,藏污纳垢而包容一切。人性若水,正如那句从小就被我们不断流传的话:“人之初,性本善。”是啊!其实我们的本性又何尝不是如水般的善良?只是现代的黑暗蒙蔽了我们的心灵而已,愿水,可以找回我们的本性,洗涤我们的心灵……

水之道

七月之水,道。那“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是道;那“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是道……水之道,在于它的内在。大海之所以宏伟磅礴,令人向往,是因为它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小溪之所以清澈美丽,是因为它柔中带刚,坚强勇敢;泉水之所以甘甜可口,是因为它有着为人类奉献的精神……先秦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因一曲《高山流水》成为了朋友、知音。水,看似柔弱、忍让、屈从和不争,然而,它能与任何对手匹敌并征服任何艰难险阻。总之,水的内在有很多,它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

水是平凡却又与众不同的,我们要悉心体会,去发现水之美的地方!

水之韵 优秀随笔600字

随笔优秀

说荷 高中状物作文800字

荷是什么?仅仅是众人眼中一朵普普通通的花?不,在我眼前“她”是有着脱离尘世仙子般的美丽,虽不同于牡丹过于耀眼的瑰丽,却有着一种止于平静的素雅,更有一种精神上的高贵来将“她”的天生丽质衬托得淋漓且绝致。

这时正值炎炎夏日,池塘中的荷叶青翠欲滴、优雅多姿,于无形中展示着绝美的身段,丝毫没有温室中那些易碎花儿的矫揉造作。在翠绿的荷叶丛中,更有一枝枝婷婷玉立的荷花洗涤着夏日的浮躁,如同一个个披着轻纱的仙女乘着微风在湖中尽情舞袖,使静默的湖面竟有了一丝涟漪,由湖中心缓缓地扩散开去。夏日的天气像个阴晴不定的娃娃,一阵闷热后竟下起雨来,一滴滴针般大小的雨点淘气地跳着舞儿从天而降,给被闷热笼罩的湖面附上了一层薄薄的雾气,竟让人有一种误入仙境的错觉,将这赏心悦目的景致细细品味,竟能读出中国山水画那独有的韵味。

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有一句名言来形容荷花甚是巧妙——“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节,不蔓不枝”大致意思是莲花出自于淤泥而不沾染污秽的高洁,经过清水的洗涤,显得纯净而不妖媚的本质。从古到今,诗人和学者们大都喜欢用“高洁”来形容“她”。高洁荷花,清水芙蓉,摒弃一切肮脏污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让古今多少人顿悟了做人的真谛。经历一个漫长的冬天,当春天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大地时,正是万物复苏之时,可荷花在这时却被大多数人看来枯萎得没了一丝生机。可事实却不尽然,她正积蓄力量为即将到来的炎热夏季寄去一丝清凉。

荷花的奉献精神却时常被人们所忽略,荷花全身是宝;不仅它的藕和莲子都可以食用,甚至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尽管如此,只要人们需要“她”,“她”便在一旁默默无闻大无畏地奉献着自己,无时不刻不在短暂的生命中绽放着美丽。

突然,脑海中闪过一丝尊敬与感动:荷花出淤泥不染,濯清莲不妖,虽然生自淤泥,扎根污泥,但珍爱自洁,或许正因为这样“她”才能愈发脱俗,愈发清新,保持天然的本色。

虽然荷花不怎么映人注目,但“她”有着“君子”精神。“既然不愿纤尘染,何必立身淤泥中。”也许莲并不是愿意生长在淤泥里,而立身淤泥而不染正是莲对命运不公做的反抗。荷花有奉献精神,“她”高雅而朴素,“她”洁净而清香,“她”朴素而不庸,“她”高贵而不傲,“她”是真正的君子。“她”在无形中成为了我心目中的榜样。我爱荷花,但我更爱“她”的精神。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