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雨.感 初三作文

2022-03-11 05:56:00 栏目:初三作文 来源:蘑菇文

下雨了,雨总是这般,想下就下,无任何征兆,令人猝不及防。

雨的气势很大,总得有个发泄的途径。

顷刻间,天地已一片朦胧。

看,雨水倾泻而下,人们说那是上苍在哭泣。的确,这些雨水还挺像眼泪,更像那些伤心欲绝之人的泪水。

但是,我从未觉得上苍会为了谁而落泪。也许,这只是人们编的一个善意的谎言,一个为了掩盖自己真实的悲伤所编的谎言。

我站在雨天里,撑着一把伞,孤独地站了好久。

难得有些时间和机会欣赏雨景,享受忙碌日子的寂静一刻。生长在人口众多的地方,想找个只有自己的空间,真不容易。

开始环顾四处,在这条街上只有雨水与我作伴。忽然,雨滴重重打在雨伞上,顿时觉得整个人轻松多了,明白原来烦恼可以撑起整个生活。

“雨”一直在下,洗净这大地上的一切。雨水,落进我的心里。

雨,就是如此。刚刚还势头猛烈,我还担心这大雨不会停。现在,已经只剩下稀稀落落的雨丝了。

雨,停了。路上的行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回想当初,总是很伤感。

现在,我还是普通的人,一直是一切失去后才会懂得珍惜。尽管,如何后悔莫及,却还是不愿重新来过。

作为一个人,该经历的总要经历,人生是这样的。所有的人都一般,都有失去的东西和拥有的东西,不管怎样,付出会有收获的。

好在!每个人虽然不成功,也不能说是失败,只是需要努力拼搏后才明白成败与否。

心情开始平静了。

大雨过后,空气变得清新许多,路旁的积水倒映着每一个熟悉的影子。这清与静,似乎摆脱了俗世的烦恼。

其实,每个人都应为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而感到满足了。

雨下完了,雨当了一回我的倾听者。

雨.感

梦想,成与否

老师:“你们的梦想是做什么?”

学生:“当科学家。”

“当画家。”

“当作家。”

“......”

这个对话相信每个人都很熟悉,在小的时候,老师经常会问到这个问题,而我们也经常天真烂漫的说出自己认为很酷、很崇拜、很向往的职业。但是,自己的这种想法是什么时候不见了呢?

我也常常问自己。

有一部分的人是因为那只不过是在懵懵懂懂时的一种幻想,而当自己渐渐了解的时候,便打消了这种念头。可是,所有人都是这样的吗?

如果在大街上采访一些成年人,你得到的大部分的答复与他们现在所从事的职业一定会不一样。如果问他们缘由,那他们一定会表现得很无奈,然后说:“没办法。”

这种“没办法”究竟是什么?许多人也都明白。

有的人从小就想当一名作家,在很小的时候便为此付出,练成一手好的文笔。可是,当他们要找到一所更好的学校来锻炼自己的时候,却被大学无情地拒绝的。原因是分数不够,也就是文强理弱。为此,梦想破灭。

这只是一个例子,但从这里可以看出,有多少人因为成绩而放弃了自己原有的梦想呢?喜欢画画,英语不行;热爱音乐,文笔不好......成绩这一道门槛断送了多少人的梦想。想当一名医生,用得上什么《朝花夕拾》?想当一名作家,需要什么ABCD?

我不明白。

现在大多数人都把成绩看得非常重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最好的学校,找到一份好工作。可是,有用吗?先不说孩子是否对学习感兴趣,就算考上了大学,又有多少人在毕业后依然找不到工作

我们不妨将视线转向“诺贝尔奖”,“诺贝尔奖”众所周知,但是,里面有多少中国人?那里是白肤彩发的外国人经常光临的场所,为什么中国人就不能经常光顾呢?难道是中国人的智商不如人吗?不是。如果智商不如人,也就没有了伟大的汉字,没有了木牛流马,没有了四大发明。

那如今是为什么?

因为,古人与外国人是以自己的兴趣而遨游其中,才有了这些成就。可是,现在中国式的教育却让我们许多人没有办法坚持自己的梦想,无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为了成绩,为了高考,为了将来的好工作,才被迫与自己的梦想背道而驰。没有了兴趣,何谈积极向上的研究。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要去压制孩子的兴趣。而现在,正因为成绩压制了孩子的兴趣,才使中国人的发明少得可怜,发现屈指可数,成就少之又少,而更多的是用别人发明的“苹果”,“电灯”。

梦想,不是说说,首先要有自己的努力,但更重要的是社会的支持。

我多么的希望有朝一日,中国所有人的生命中都会出现开篇的对话,而在几十年后,所有人也都会自豪地说:“我做到了。”

我知道,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我也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是,我希望中国向这个方向努力。让他们的梦想是成,不是否。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