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拜寿 初三作文

2022-03-11 05:54:00 栏目:初三作文 来源:蘑菇文

夜,降临了。柔和清澈的月光把一切都蒙在一望无际的洁白的轻纱薄绸里。一方极具中国韵味的房子里荡漾着此起彼伏的笑声。红彤彤的烛光射出窗外,与月光打了个照面儿,月亮也笑了。

房子里满是人,个个都红光满面的。他们团团的坐在一个插有63支蜡烛的硕大的蛋糕旁,正上方是位年过花甲但精神铄朗的中国母亲。济济一堂的是她的子子孙孙。她无限深情地望着所有的亲人。温馨的烛光映在她幸福的脸庞。不由地,她想起了过去风雨阑珊的岁月……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大儿子“吃”西装革履,腆着肚子,嘴角蘸着亮亮的油光连忙起身为母亲敬酒。母亲的思绪被打断了:“妈,小的时候总缠着辛苦忙碌的您要好吃的,您把您的那份让给了我,您却忍饥挨饿。那时最渴盼的就是过年,想吃一顿像模像样的饭菜。可此刻……”大儿子眼眶胀胀的指着满桌的佳肴,“应有尽有,母亲,您受了大半辈子的苦,该享享清福了。”话音未落便提出一大堆保健品。

二儿子“住”见状,便恭恭敬敬的端起酒杯:“母亲,那时候有个遮风蔽雨的茅草屋就很不错了,可一到下雨天,就雨脚如麻未断绝。不知几何时,我们的茅屋拆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小平房,虽不宽敞却干净整洁。瞧瞧如今,高楼大厦,处处拔地而起!”二儿子紧握着母亲一双粗糙变形的手,哽塞地把一串新房钥匙放在掌心。

三儿子“衣”浑身光鲜,扮地干净利索又不乏时尚。他微微地颤抖了一下,细心地切一小块蛋糕,边喂母亲边镇静说:“妈,打小过生日那天,特别想穿一件新衣服在伙伴面前炫耀炫耀。可每次得到的布票都给大哥做衣裳,二哥穿大哥的旧衣服,我就穿二哥的泛着白边儿的衣服。妈,您看,我的新衣服都有一大柜呢!”三儿子长嘘一口,打开包装精致的礼盒,里面是特意为母亲准备的款式新颖的衣服。

四儿子“行”也不甘示弱:“妈,别老在家围着儿孙们兜兜转转的,旅旅游,散散心,改善改善心境,让自个儿的日子飞扬起来!”说完,将一张旅游券轻快的递给母亲。“哟,孩子,一张钓鱼岛观光旅游券!”母亲情不自禁的惊呼,点了点头,眼睛闪闪发亮。

常爱回家陪母亲聊聊天的小儿子“精神”一边娴熟的为母亲按摩一边眉飞色舞:“几位哥哥说的都是物质文明的充实。可我要说的是精神文明的建设。人约黄昏后,音乐一响,风靡全国的广场舞动起来啦!那个场面气氛那是相当的青春激昂!”母亲窃笑:我也扭秧歌呢!小儿子愈加得意,“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国家开始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种民间传统的手艺与绝活活跃在各个角落,精彩的舞龙、舞狮、划龙舟……表演层出不穷。民间技艺不仅得到传承,人们还享受到了精神上的愉悦。”是啊!昨天的中秋节,人们不再宅在家看电视,而是走出街道,走进广场跳起来,蹦起来,舞起来……小儿子张开双臂,拥抱着母亲,热泪盈眶。

母亲笑了,笑得很甜。烛光中她已经看到了中国在晨曦中苏醒,并伟岸地屹立在东方,不倒!

拜寿

拜寿

我眼中的唐僧

有人说,《西游记》中的唐僧胆小怕事,懦弱,是非不分,但我认为唐僧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在我眼中,他是一位严师。他从小受佛法教诲,讲的是以慈悲为怀。当他打坐时,一只小虫从他身上爬过,他都不忍伤害。当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唐僧不停地念紧箍咒。有人说,唐僧怕惹事,胆小,是非不分。可是,孙悟空神通广大,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看透一切,而唐僧只是区区一个凡人身躯,他又如何能看出那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妖怪?又怎忍心看着他们都死于自己徒弟的手中?作为师父,他不教训悟空,这不是姑息养奸嘛。

唐僧也很谦虚,有广阔的胸襟。当时,师徒二人走到寺庙准备借宿一晚,明早动身。老僧向他们献茶,问他们是否也有宝贝,可否拿出来看看。唐僧不张扬,谦虚地说:“我们一路来,不曾带什么宝贝,要有,还都在大唐。”可悟空准备拿那灵宝袈裟,唐僧对他说:“徒弟,莫要与人斗富。”可悟空不听,最后袈裟被偷,火布满寺院的三件禅房,悟空气急败坏,恨不得将残留的小和尚们打一顿,而唐僧却原谅他们,不曾有半点埋怨,最终取得自己的袈裟,还心系着小和尚,让他们拿院子里值钱的东西活命。这难道唐僧不是一个谦虚,慈悲,有广阔胸襟的人吗?

再取经道路上,一畏艰险,不放弃,终于取得真经。作为僧侣,他为人们播散善良的种子;作为学者,令人们赞叹不已的是他那坚强的意志和执着的追求。他不仅对徒弟严格,也不懈怠自己,不为财色动心,不被死亡征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意念,使他终成正果。

我眼中的唐僧,他告诉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