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初中读后感作文1200字 辛亥革命读后感 1200字初三作文

2022-03-11 05:39:00 栏目:初三作文 来源:蘑菇文

随着时光的流逝,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尽,让我们把思绪转到那百年前的神州大地上,我们耳边仿佛响起那隆隆的战火声,眼前浮现出革命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献身。正因为这些烈士们,才让我们赶上了此刻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出生在这么一个和平,幸福的年代,所以,我们更要懂得珍惜。

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该年以支计为辛亥年,故名。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而领导的,领导这次革命的是中国资产阶级的政党同盟会及领袖孙中山。孙中山先生曾有一句名言"华侨乃革命之母"。形象的说明了华侨和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不解之缘,的却如此,在本世纪初年,广大海外华侨用心支持孙中山先生进行革命,他们对孙中山先生忠心耿耿,赤诚一片,而孙中山先生对他们则是推心置腹,热情关怀,勉励有加,所以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的枪声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深的历史好处。是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又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使辛亥革命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能够这样说:是辛亥革命开启了新中国的大门。

辛亥革命为民-主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最后,辛亥革命对近亚洲的各国被压迫的解放运动做出了无可厚非的巨大贡献。

2015年的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纪念日,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革命,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勾勒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天,回首过去,展望眼前,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铭记那些革命先驱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永远铭记辛亥革命所带给我们一切的一切。我坚信,它的精神和历史使命将无止境的延续下去。

2015年10月10日,我们将迎来辛亥革命100周年这个伟大的日子。一个世纪过去了,革命先贤们的业绩熔铸成了不朽的史诗,他们的抱负在后人的手中逐步变成了现实,他们的爱国思想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则在我们的事业中得到了延续与光大。

这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因为辛亥革命功绩彪炳千秋。1911年的10月10日这一天,古城武昌城头的枪声震撼了全中国,震惊了全世界。孙中山领导下的湖北革命党人成功发动武昌起义,打响了推翻帝制的第一枪,结束了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帝制,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为民族的独立的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辛亥革命的光辉永存,功绩永存。

这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因为辛亥志士永存不朽。"世人未为我敢为,天下未发我敢发。"这就是武昌首义所体现的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100年前,孙中山先生率先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100年后,振兴中华,实现祖国统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仍然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这天,孙中山先生的呼喊仍然在我们耳边回响:"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当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意气风发的跨入新世纪的时候,回顾中国人在上个世纪走过的艰难而曲折的道路,怎能不对前人在那黑暗年代创立的不朽业绩肃然起敬。

初中读后感作文1200字 辛亥革命读后感

读后感辛亥革命作文初中

以回忆为话题的作文1000字 追溯那株玉兰

院中那株玉兰展露芳馨,吐纳月华。

儿时,我居于故乡,小镇上一砖一瓦皆是我玩闹的对象。唯独那个带有沉重木门的小院我不能擅闯,仿佛是一片无法触及的禁地,一旦踏入便再不得返。

叔公一手拿着烟斗,吞云吐雾地和我说:“那可是石九爷的房子哩,你可别贪玩儿偷溜进去啊!”我被叔公神秘兮兮的警告吓得一愣,小脑袋一侧,虽是当下记着了叔公的话,但转身又将它抛之脑后。

听镇上妇人们闲话家常,石九爷排行老九,是个六旬老人,可是脾气暴躁,性格古怪,风评不佳。人们大多不愿与他有过多往来,小孩子也个个怕他,往往淘气捣蛋聚在一团,只消在他们旁边喊声“石九爷来啦!”,霎时便哄作一团,作鸟兽散。

对这个老人,众人大多抱有的都是畏惧,可恶名远扬至此,必定是以讹传讹,真实性多不可查,无从考证。不过人们总如三人成虎的故事一般。流言纷杂,再不可信也变为了事实。

此时的我并未想到,我与传言中的人物竟会有交集。

那时正值初夏,玉兰累累的开满枝丫,不经意飘下几片花叶,脚步踏过碾进小径的石板上,风过留香。沙包划过一道优美的抛物线掉进石九爷家的院子,我的心咯噔一下紧张了起来,碍于要把借来的沙包重新还给邻居家的小婧子,只好硬着头皮去敲那扇此时在我看来,仿若不近人情守卫的木门。

平日里觉得这大门紧闭,可它居然并没有锁上。

我东张西望探头探脑地捡起沙包,转头便要走,谁知一个苍老的声音如雷一般炸起,我心头一颤,只得低着头怯生生地转过身。

“有东西掉进来了吗,没事,别怕,只是拜托你帮忙把院子里的玉兰花采点下来,好吗?”声音虽然生硬平板,可我却莫名地能听出来,话语中那安抚人心的力量。憋不住气的我又抬眼偷望。那传说中的石九爷剥去“赫赫威名”,剥去纷传流言,似乎只是一个银发闪闪的老爷爷。

我乖乖听了他的话,站在玉兰树下小心翼翼地伸手去采。眼角余光不经意地扫过石九爷,这个看上去神采奕奕的老爷爷眯着眼对我微笑着,而阳光透过玉兰树枝撒进我的瞳里,暖得我周身都像散发着莹莹的光。我明白,饶是再喜爱闲暇与清净,总是有忍不住孤独的时候,就像是心上漏了一个大洞,呼呼地往里灌着风,有一个人一点点地填上补满,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温暖得要不由自主地抱紧身体的事啊。

待我采完玉兰,拜了别,合上木门。站在小径中央,手触过鼻尖。

都是那沁人心脾的芳香。

年岁久远,我已不记得多少次踏入那个小院,多少次拂过玉兰树的枝丫,又是多少次看见石九爷展露笑颜。外人的诋毁又算得了什么呢?看得清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并非随大流,从大众,轻信盲从,我总该止不住庆幸的感叹。

幸好当时有勇气,有勇气抬脚踏进,有勇气遵从本心,有勇气面对流言蜚语。

迎风而立,不卑不亢,仍旧可以,与风分庭抗礼。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