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尊敬父母 初中记叙文900字 初三作文

2022-03-11 05:12:00 栏目:初三作文 来源:蘑菇文

感谢是温暖的,落叶归根,没有感情的枯萎的树叶都不忘把自己的躯体放在母亲身边。更何况,我是有感情的人!我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他们给了我来到这美丽的世界的权利,感谢他们能给我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双能够创新灵巧的手。感谢他们能给我一个属于我的空间,让我伸开双臂,拥抱我所希望的生活。

我的童年是在父母的关爱下无忧无虑的度过的。不管是上学路上,还是放学路上,都能看见两个中年夫妇用手拉着一个背着书包的小女孩的手。他们的笑声填满了宁静的街道,夕阳下,这幅景象是多么的温馨,他们的倒影,都泛着笑声振起的涟漪。

少年,父母天天跟我谈关于我的理想。能和自己最心爱的人谈理想,这是幸福的。他们会对我提一些严格的要求,努力让我做到完美。我知道,那是为了我好。他们希望他们的女儿有出息,能过上好的生活,能靠自己的努力赢得一片掌声。他们并不是为了长大我能给他们多少钱。我明白,再多的财富也比不上一颗孝顺的心。我默默的记住了这些话,这些要求。

然而,他们的女儿没有让他们失望。父母笑了,我这才知道,不知不觉,细小的皱纹开始侵占母亲的脸,一根根白发也越发耀眼。我低下头,责备着自己:我是不是辜负了他们的期望?是不是我的成绩还不

够理想?那白色的发,细小的皱纹,拨动着我的心弦,久久不得安宁。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寸晖。”“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读着这两句话,心情有种说不上来的沉重。是啊,哪一个父母不希望孩子能过得好一点?哪一个家里不是孩子的东西多?哪一次大扫除父母不是只让孩子洗洗碗,擦擦桌子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当我们叛逆,不听父母的话的时候,想没想过曾经在襁褓中听见母亲心跳声才能安静的我们?想没想过曾坐在父亲肩头上的小孩子?现在我们已经长大,妈妈抱不动我们,爸爸也扛不起我们了。我们不是应该更爱他们吗?就像,曾经他们爱我们一样。

所以,多对他们笑笑吧,毕竟,他们曾经用他们的青春换取我们在这世上的权利。想想父母对我们的付出,想想我们对明天的报复,再想想我们的所作所为。一句“您辛苦了”就可以让双亲温暖一整天;一刻温柔的回眸,就可以满足他们暂时的需求;一个幼稚的拥抱,就可以让父母幸福满面。对于他们来说,温馨就是这样。但是!作为他们的孩子,我们却连他们这么一点小小的要求都做不到,不感觉太愧对他们了吗?

将来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要记着爸爸、妈妈;不管我们面临着多大的挫折,都被忘记他们为我们吃过的苦,跟他们相比,我们的困难算不了什么!我们应该做一个有孝心的人,他们的付出,我们一辈子也偿还不了。

尊敬父母 初中记叙文900字

记叙文尊敬父母初中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初三记叙文1000字

自从学习了《送东阳马生序》后,我便深深地喜欢上了这篇古文的作者——宋濂。

虽然先辈已逝去,可是他的精神是会永存在这世间、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宋濂先生的品质是很令我敬佩的。他的“幼时即嗜学”,却因家境的季度贫寒,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下借书、抄书才能满足自己求知的欲望,以至于到了“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的境界!想想看这是如今我们中学生不可能做到的地步啊!宋濂先生为了读书,为了自己的这个“嗜好”,“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也曾“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每当读到这些触目惊心的文字,我的心都会一颤,不仅仅是敬仰之情,同样是一种震惊、一种心痛!

宋濂先生的求学历程是多么的艰辛,和我们这些中学生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我们有着这么先进的教学设备,优良的学习环境,优秀的师资力量,难道不应比古人更有建树,比古人更有奋斗的精神吗?

这不禁是我想到了我们当今中学生的一些自身问题:手里拿着用家长的血汗换来的钱财说是用来买书,却毫不吝啬地挥霍于网吧、游戏厅;在学校顶撞老师,在家里无视家长;大把的心思不用在学习上,早早“恋爱”……。

我们何不学习学习宋濂先生?若是宋先生有这么优越的学习条件,他怎么还会费时间、费精力地去抄书?若是有这么幸福的生活学习环境,他怎么还会驱百里外求师?怎么还会“缊袍敝衣”?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他却能博览群书,最后有一番成就,成为一名文学家,那我们呢?难道我们不应该对此感到愧疚吗?宋先生可以做到对老师“俯身倾耳以请”,那么我们何不多多尊重老师,多向老师请教些问题呢?

这些优秀的品质,似乎在我们很多同学身上很难找到。如今丰衣足食的日子却把我们供成了“小公主”“小王子”,在现在的中学生眼里,貌似比吃穿更重于比成绩、比学习。我们究竟是怎么了?是阳光给得太足了,肥料给得太多了,于是被宠坏了吗?还是基因遗传问题,一代比一代笨呢?想必绝不是第二种问题。这还得从我们自身探究。如今的语文课本和读物向我们展示了大量与宋濂一样有着勤奋好学优良品质、在艰苦环境中奋斗成才的人物形象,我们不一定成才,但起码要对得起自己!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把精力放在向人生目标奋斗的道路上,不要被幸福生活撞晕了头,难道非要贫困到与宋濂一样的家庭背景下才知珍惜我们如今的一切?

放好心态后,再次坐下来静读《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文章,真的是从中悟到很多东西,这不仅是送东阳马生的,更是送给我们广大中学生的,我们身上缺少的正是宋濂先生对求学的执着精神、好学精神。我们从宋先生身上可知,一个人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

在人生的道路上别怕苦,别怕累,因为很多困难我们是避免不了的,那就应该放弃过“小公主”,“小王子”的生活克服一切困难,积极面对挫折,相信我们定会学有所成,有所建树。同样面对人生,我们也要坚信:磨难是一笔财富。我们应该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向宋濂先生学习,学习他的精神,学习他身上的一切优点。写到这儿,我们是不是应该放下手中的笔,与家长,与老师谈谈心呢?

古人的精神离我们真的很近,只是看你对其有没有领悟。我想,宋濂先生的精神真的感动了我,我会把宋先生作为我的“偶像”,向他学习!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