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跨越百年的美丽 关于林黛玉的作文1200字 1200字初三作文

2022-03-11 05:11:00 栏目:初三作文 来源:蘑菇文

永恒的红楼,留下了永恒的潇湘

——题记

三百年前,曹雪芹大笔一挥,鸿篇著作《红楼梦》就此问世。《红楼梦》犹如一首末世挽歌一般,是悲剧,而且是可以使读者感同身受的悲剧。然而,数百年来,她依旧被那样多的人所深爱,又是为什么?是因为我们还可以从大观园这个末世“伊甸园”中看到在以理窒欲的压迫下还残存的那么一点点真情,那么一点点人性美。

而其中毫无疑问的是,给予我们最多打动的还是那堪称“花之精魂,诗之化身”的林黛玉。

林黛玉是美丽的,而且美得超脱,美得空灵。然而,曹公似乎很不给面子,他把大篇量的服饰描写留给了珠光宝气的王熙凤;把深刻细腻的外表刻画留给了浑厚端庄的宝钗乃至众丫鬟——他并没有给我们描摹出一个详实的黛玉。那么,他到底给自己所钟爱的黛玉留下了什么呢?

是诗,是真情,是灵魂,是对世间万物之美好的敏感与追求。而也正是这些我们所无法拥有的细腻情感塑造了千古独一无二的林黛玉。

《红楼梦》笔笔写实,她把每一个角色当人写,写得有血有肉。林黛玉丝毫不例外,她当然有不招人喜欢的小性和孤高,可是在我们的印象中,林黛玉更多的是一个天真,并且喜吟善颂的墨香女儿。这是时代赋予她的吗?不是,这是以冰为神的黛玉天生注定的性格。而又是什么铸就了这样一个诗人独有的气质呢?是她对一切一切的敏感。是她从飘桃落絮中看到生命易逝;是她从菊花海棠中感到世间的清高与纯洁;也是她从“尺幅鲛帕”中明白知音的感情……而这些来自少女内心的真情也终于打造出了潇湘子那些脍炙人口的诗篇。

的确,林黛玉是一个多情才女,可她的多情不仅仅是在感春悲秋中做文章,看似婉约的《葬花吟》背后是林黛玉压抑不住的对现实,对未来的悲鸣与愤慨。已经看清贾府的糜烂与腐朽的她,对贾府中那些长着体面眼的人是反感而又不屑的。在周围的黑暗与压抑中,她依旧要保持着她的“清”,而要想在那个时代“清”如何能不“高”?她曾渴望“愿奴肋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又以“娇袭一身之病”的弱躯挺起“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傲骨!

即便是美人也有迟暮的一天,即便是珍珠也有灰黄的时刻。然而林黛玉的美,是无法随着时间而消逝的,因为只要她对一切美好的追求还在一刻,那么她的美便还在一刻——这种美是从内心蒸腾而生的,不需要任何的粉饰。

《红楼梦》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林黛玉是为我们所爱甚至是所羡慕的,但凡肚子里有点墨水的女子,谁不希望自己能像潇湘妃子一样出口成章?其实我也曾做过“黛玉梦”——每天十篇八篇地背古文,背诗词,可是即便是这样,拿起笔来,我还是没有一点所谓诗意。为什么?

只是因为时代脚步快了吗?只是因为我们没有“黛玉式的”所谓悲剧身世吗?

不是!是我们活得太浮躁了,活得太潦草了。面对春天花开雁来,秋日菊桂淡芳,我们大概也只能是:“知道”罢了!如今有谁会在意“秋花惨淡秋草黄”?有谁能听到暮春中“花魂鸟魂”的轻轻哀叹?又有谁会能感到“桃花帘外东风软”?

面对大千世界,我们却“毅然”地将眼睛闭上了,将双耳捂上了,将心封上了……

我相信,即便林黛玉活在当下,即便没有“龙吟细细,凤尾森森”的潇湘馆,而是在拥挤嘈杂的车厢中,她依旧会将那双对美敏感的目光投向窗外的一花一草,一枝一木中,紧接着她一定又有所想了。而此刻周围的人大概是在摆弄自己的手机或者抱怨人多的喘不过起来吧……

于是,我们不是林黛玉。因为她虽是凡人,但不是俗人。她活在与我们一样的俗世,却用不俗的眼光审视着世间万物。

《红楼梦》因“传神文笔”而“足千秋”,而林黛玉却又凭靠着自己的多情善感与诗人气质在众儿女中脱颖而出,犹如精灵一般活跃在每一个读者心中。可以说,她的美,跨越百年打动了古今以来的每一个人,并且也将永远地这样美丽下去。

跨越百年的美丽 关于林黛玉的作文1200字

作文跨越林黛玉美丽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曹雪芹 初中写人作文1200字

其实从极小时,我就知道四大名著,知道《红楼梦》,知道那戚戚惨惨的爱情,也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是曹雪芹。

我一直都以为曹雪芹是一个女孩子,虽说没看过《红楼梦》,但知道讲的是一个凄美的故事,这种细腻的笔调,应该只有女孩子才会有的,所以我当然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说曹雪芹是一个很厉害很厉害的女作家。而且他的名字也很像女孩子。

长大后我才知道,原来曹雪芹是一个男孩子啊!顿时心中对他充满了无限的崇拜之情,我觉得他很厉害,就算我没看过《红楼梦》。过了几个月,我突然莫名其妙的想到一点:那四大名著的作家就都是男孩子咯!开始不服气起来,逐渐的自己开始写小故事,想超越他,也很想写出中国的第“五大名著”,成为“五大名著”中唯一的女作家。吼吼!

再长大一点,读了那种少儿版的《红楼梦》,结果三下两下就被剧情给绕晕了还没看完,就不想看了,扔下书跑出去玩。反正看了一点点,影响很深的,其实就是那几个,林黛玉啊,薛宝钗啊,贾宝玉啊那些,人物太多了,记不住。

尽管是这样,我还是很喜欢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的。

我很喜欢猜曹雪芹本人的性格最像《红楼梦》中的谁呢?曹雪芹的性格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看来也许是怪异的,他放达、狂妄,有魏晋遗风,这点像史湘云,傲岸,愤世嫉俗,豪放不羁。嗜酒,才气纵横,善谈吐,书中的主要人物,比如贾宝玉、林黛玉,都可以看到作者自身的影子。但我相信,曹雪芹的性格特点并没有在全书中表达出来,就算是和其中的某人很像吧,我觉得不是他,顶多算半个他,不,四分之一。曹雪芹应该是这么个人:生性顽劣不羁,反叛,崇尚世上存在的一切真善美的事物。

两个月前,我才把《红楼梦》细细的阅读了半本。我觉得“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的名字很美,却又很凄惨,叠名在我心中是一种对友谊和对亲情的一种表达,她们又是四姐妹,有叠名真的,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儿。某一次闲暇时,把四个人的名字写在草稿纸上,捧着腮帮子细细看着,看着看着,琢磨出来了,去掉“春”字的话,便是“元迎探惜”谐音为“原应叹息”。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想,曹雪芹难道是一个多愁善感的男子?看到《红楼梦》,便会觉得难过,会伤心,陪着林黛玉一起哭,一起笑。曹雪芹,你究竟是个怎样的男子?

佩服曹雪芹。他本是一个生长在富贵家庭中的富贵人家,因为内部斗争的牵连,全家的家底都被抄走,也就是抄家。曹雪芹从一个大户人家的大少爷沦为贫困的穷酸书生,从此他生活一贫如洗。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小说《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出了这部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巅峰的文学巨著。他真的,很伟大。

我对他,不是单纯的喜欢,是一种欣赏,崇拜,敬仰。把自己写的那些小故事拿来和《红楼梦》比比看,真的觉得,唉,拿不上台面啊。

鲁迅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被打破了。”我想过这句话的,古时候,那些小说大部分是讽刺、劝告那一类的,我不是很清楚,自己的理解是这样的,因为我不喜欢上网找那些文学系教授的精准答案,我是觉得哦,红楼梦表现出来的,是曹雪芹思想上的一种超越,或者说他创造了一种写法,把传统通通抛开和打破,他想写的,就会继续写下去。他在晚年写的这本著作《红楼梦》,虽然没写完,但别人一看就印象深刻喽。

曹雪芹一生并非只写了《红楼梦》一书,他还写了一本很少人知道的《废艺斋集稿》,不过我不知道讲的是设么啦……曹雪芹的伟大不只在书中,后人为他写了两首诗,一首是《赠曹芹圃》,全诗八句为: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衡门僻巷愁今雨,废馆颓楼梦旧家。司业青钱留客醉,步兵白眼向人斜。阿谁买与猪肝食,日望西山餐暮霞。另一首是《挽曹雪芹》:四十年华付杳冥,哀旌一片阿谁铭。孤儿渺漠魂应逐,新妇飘零目岂瞑。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故人惟有青山泪,絮酒生刍上旧。

如果我死后有人为我写半首诗,我都会感动得流泪,何况为了曹雪芹写了两首诗啊!

“寒塘度鹤影,冷月葬花魂。”讲的便是曹雪芹。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