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善 初一作文

2022-03-11 03:09:00 栏目:初一作文 来源:蘑菇文


从小时候开始,我们就一直接触着有关善的句子,“人之初,性本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那时年幼的我们,懵懂,但心中却因此确定了一种观念:我们要做“善”人。那么,善究竟是什么呢?
我想,善就是一种感同身受,推己及人的情怀,是人的本性的发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当在心中默默诵读这古老而亲切的字句时,一股暖流便会诵上心头,而后温暖着每一寸肌肤。当二千多年前的先人读到这一句时,又会有怎样的感受?想必也是和我一样的温暖吧。这,便是一种穿越时空的情怀,这,便是善。
因为善,所以我们感同身受。因为感同身受,所以我们推己及人,心生怜悯。当看到街头有衣令无着,孤苦伶仃的乞丐,我们便会心生不忍,因为我们有善;当看到枝头上因失去幼鸟而凄惨鸣叫的母鸟。我们便会心生同情,因为我们有善;当看到他人身陷泥沼,无法自拔,我们便会伸出帮助之手,助他人一臂之力,因为我们有善……
善,是一种本性,发于内而形于外,不是假慈假悲,更不是故作姿态。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善,都会有恻隐之心,即使是那些众人眼中十恶不赦的坏人,也会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时候。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其心中有善才会一念成佛。
而古往今来的那些仁人志士,则是将推己及人的情怀发挥到了极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又是一种多么博大的胸襟!这,便是一种大善,将个人的喜怒哀东置于天下之后,以天下忧为忧,因天下乐而乐,这样的气概,这样的情怀,皆出自于内心的根本——善。
因为有善,孔子才会有“苛政猛于虎”的愤怒;因为有善,孔子才会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感慨;因为有善,孔子才能真正成其为孔子!是善,成就了一代儒学宗师。
因为善,我们才会感同身受;因为善,我们才会推己及人;因为善,我们才能成其为人!

善

校园记趣

校园记趣
校园是我们经常学习、活动的地方,在校园里每一个角落都藏着我们的欢声笑语,我们的辛酸和泪滴。即使是在一张张苍白的考卷面前,一堂堂安静的课堂面前,也有不少我们曾经有趣的回忆。
一次社会考试过后,老师不仅为我们的低分大吃一惊,更认识到了我们的粗心程度。那天汤老师气呼呼地走进教室,把课本一放,皱着眉头,眯着早已近视了的眼睛,说:“你们啊,我真是无奈了,你们考得差也就算了,有的同学字还写得这么邋遢,真是考验我的眼力啊?”教室里一片寂静,谁都不敢吱一声,深怕一不小心惹怒了老师,那可就不好啦。“比如说考卷上让我们写个人所得税的特点,正确答案是‘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啊,有的同学字写得太难看了,把‘入’和‘者’写得太拢了,看起来就像个‘猪’字,就变成了‘高收猪多纳税,低收猪少纳税’……”没等老师说完,同学们都哄堂大笑,老师自己也忍不住要笑出来了,却忍住了,接着说:“然后我就想了半天也没想通猪和纳税到底有什么关系啊?”同学们笑得更加厉害了,老师也哭笑不得。许多人在笑别的同学粗心,但我们谁都知道这些哭笑不得的错误还是我们犯的呀。
要说我们粗心犯的错啊,还真是说不完。这不,一次科学课,老师给我们讲评作业,其中有一题是根据所给的公式,计算一位老爷爷的远视度数,正确答案是400度,但却有很多同学写错了。老师生气的说:“我批过了,你们这一道题有很多人都写错了,有的人计算出来是4度,你自己想想就知道了呀,4度还用得着戴眼镜吗?还有人写40000度,这就更不动脑筋了,40000度戴眼镜都没用了,眼睛都快要瞎了还戴什么眼镜呀……”老师的责备带着幽默。我们大家都在窃窃地笑,但都不敢出声,也许有的人也在心里暗暗地羞愧着,因为他知道那个所谓“不动脑筋”的人其实就是他自己,又或是像我,我记得我第一次计算出来也是40000度,但回想了一下觉得不对,就从新算出了正确答案,现在想起来还真觉得惊险啊……
校园趣事藏在校园的角角落落,学习的节奏紧张而忙碌,但即使在严肃的主课上也能时不时爆出阵阵笑声,但这笑声背后值得我们反思。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