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人物作文

2022-03-11 02:59:00 栏目:人物作文 来源:蘑菇文

前些天,我随母亲回乡,偶然,听外公喃喃道“九月十二快到了”。短短七个字,不知埋下了我多少儿时的记忆。

三岁时,我第一次回乡,最先迎我进门的是一名朴素的老人,“快叫曾祖母!”母亲的话语下,我头一次认真地打量了她:头发编成了一根长而密的麻花辫,里面还掺和着几缕银丝,蓝白外褂洗得发白,褪色的衣角还隐约可见一根根密密麻麻的缝线,藏青色的布裤出奇的服帖,没有任何可人的妆饰,帆布鞋上别出心裁地缝上了一朵睡莲。

故乡靠北,夏日极其凉爽,三岁那年,我们一住就是四五天,那时,晚上八点就“断电”了。可有一天,邻村的马婆婆把布包丢在这儿了,曾祖母是热心肠,晚上刚停下手中的活儿,就急忙往外赶,此时村里没一户人家的灯还亮着。曾祖母便拿着一根宽蜡烛走出了家门:“太太(曾祖母),妈妈不是带了手电筒吗?您怎么不用?”稚嫩的童音和我一起奔到门外。“电很贵的”,长发的阴影遮住了曾祖母的脸,手中的小蜡烛忽明忽暗,依稀下,她枯枝般的手臂却似细弱无力的翅般,微微地晃着,“蜡烛省钱!”曾祖母没肯多说一个字,便毅然向那烛光散遍的菜田走去。

八岁那年,母亲硬是把曾祖母接到我家过了几天,第三天,在那暄闹的大街上,母亲带着曾祖母与我进了家时装店。曾祖母难得上街,母亲高兴,便多买了几件,曾祖母上前,看了看母亲手中的账单,脸上没了当初的惊喜,沉着脸,费了一大堆口水,硬是要售货员除去两毛,母亲和我听了互相使着眼色,偷偷发笑,“两毛钱找了,找了,咱们回家吧!”直至到家,曾祖母还不停地嘀咕着,不放心地问母亲:“钱找了吧?现在的小年轻,太不把钱当回事了!”

曾祖母节俭,并不是一天两天了,看她的一身就全然而知。衣上的破口全都细心缝上,陪嫁的手环断裂后,用线缠了又缠……春夏秋冬,日复一日,每天,她都在用行动让我为之敬佩。

我十岁那年,风烛残年的曾祖母最后一次关切地注视着我,“要!……”她目光中闪过温柔、坚毅、认真,慢慢地熄灭了。九月十二,我用那敬佩的目光看着她,直至最后。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最敬佩

开放日的一堂课

“叮铃铃!”一声清脆的铃声响起,我们迅速像小树苗一样直刷刷的坐在了位置上,等待老师上课。

“同学们好!”“老师您好!”像以往那样,我们向老师问好,可这时,薛老师却打断了我们,和颜悦色地说道:“同学们,今天你们应该向后面的叔叔阿姨们问好,感谢他们忙里抽闲,参加我们的开放日。”听完老师的一席话,我们顿时恍然大悟,连忙转身向后面就坐的各位家长,深深地鞠了一躬,齐声说道:“叔叔阿姨们好。”再次转身对老师说:“老师您好!”看到这一幕,老师满意地点了点头。

上课开始了,薛老师微笑着说:“今天,让我们的男同学向习近平主席介绍自己的常委委员那样,女同学向朴槿惠总统介绍自己的大臣那样,隆重介绍本组同学在语文学习中的成绩和优点,现在请各组代表发言!”同学们听完后都大笑起来,班里的气氛活跃起来了,七个小组代表都滔滔不绝地介绍了本组成员的语文优点。瞧,小书法家、小作家、默写能手,优秀的、进步的都从头到脚给表扬了一番,从中,我发现了许多同学的长处。

接下来,最令同学们期待的“开门大吉”来了,大家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为小组获得加分机会。屏幕上有两分题、三分题、五分题可供大家选择答题。答对了当然能加上相应的分数,打错了,呵呵,可是要减分的!开始了!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争着答三分、两分题,答对了的同学兴高采烈,打错了,大家也毫不气馁,再接再厉。最后,只剩下了风险最大的五分题,同学在底下悄悄议论着,这时,一位同学勇敢地走上了讲台,点了一道五分题,“三峡为什么适合修水电站,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题目一亮起来,同学们都倒抽了一口气,他也有点紧张,以缓慢的语速回答着,突然,说到一半他停住了,下面不知道该如何解答,我们在心里都为他捏了一把汗。有的同学在查找资料,有的则在小声提示,有的还高高举起了手,迫切想补充他的答案。这时薛老师来“救场”了,在老师的提示下,一步步完整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获得了五分,得到了同学们的一阵喝彩。

在笑声中,在讨论声中,在老师循循善诱声中,结束了这场公开课。这节课我们不仅对三峡有了更多的了解,更是懂得了要善于倾听,尊重别人,更要有小组团结精神。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