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我不再误会她 700字初三作文

2022-03-05 22:21:00 栏目:初三作文 来源:蘑菇文

在我印象中,母亲平日里生活很节俭。

茶叶总喜欢来回泡几道,碎了的手机屏幕也不去修,我几次问她:“妈,你的衣服都过时了,啥时候换啊?”她总回答我说:“没事还能穿几天”。就为这,我不知道责怪她多少次。

中秋节,远方的姑姑回家了,我从小姑姑就很关心我,每次回来都会给我带很多礼物,这让我很高兴,我也很喜欢她。妈妈做了一桌子的美味佳肴,大家正吃得高兴时,一樽香气四溢的银耳汤端了上来,大家品尝后都纷纷夸张母亲的厨艺。“那当然,这银耳汤可是我的拿手绝活。”母亲好不谦虚的说道。我心里暗暗高兴着。一道道美丽的佳肴在餐桌上绽开笑脸。不一会,我见汤碗里的银耳汤并不多了,于是端起汤碗去厨房盛汤。

厨房里充盈着油烟,高压锅像向外吐出股股白雾;我鼻子一塞,打了个喷嚏。母亲连忙说:“你快出去吧,这多呛人”。“我盛完银耳汤就走。”母亲忙转过身来,小声道“不要再盛银耳汤了,留着点儿,把那排骨汤盛去,还有山药鸡汤。” “没想到母亲是这么小气的一个人,大家都爱喝银耳汤,就一碗银耳汤,都不舍得,我怎么有这么一个小气的母亲,”我在心里抱怨着。母亲继续的炒着菜,我端出满满一碗排骨汤。厨房依然弥漫着让人难受的油烟味。餐桌上一桌客人,我渐渐的将这件事抛在了脑后。

第二天的阳光洒在窗台上,将我唤醒的时候,我微微闻到一股清甜。来到餐厅里,餐桌上放着一碗闪闪的银耳汤,在明亮的晨光下,在散发着若有若无的清香。妈妈从厨房出来轻轻地说:“你最爱喝银耳汤了,昨晚你一直忙着招呼客人,我给你留了一碗。”我的脸一红,现在才明白那个小气,不是那么大度的母亲,为了给儿子留一碗最爱喝的银耳汤,差点被误会被责怪,而她依然默默承受着。细细的品上一小口,甜甜的味道,从口腔直达肺腑,母亲的爱又温暖着我的心田,比那窗外的阳光还要温暖。

我又喝下一口汤,细细品尝无穷的香甜。从这以后我再也不会误会母亲的。

我不再误会她

误会

秋菊入画

有人说秋是酸的,不妨去问问那剥桔的少年;有人说秋是辣的,不妨去问问那晒红椒的大婶;有人说秋是苦的,不妨去尝尝百合与莲籽芯……可我觉得这些秋天的味道与秋菊比起来却也是黯然失色的。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一生偏爱菊花,迷恋它的孤傲、高洁。在飒飒的秋风中,它迎寒而立,一瓣瓣花片细长地、紧凑地相互依偎,似是想要在秋风中寻找温暖。叶子在风中轻颤着,却又像是在招手,是的,在向寒冷招手,它向寒冷宣告它的不屈。我不知该如何提笔,勾勒它的身形。

菊的香气是淡淡的,芬芳中又藏匿着一丝丝苦涩。它不像桃花的香气那般浓郁,不似梨花的香气那般几不可闻。它在秋风中缓缓地绽放着生命,将它独有的韵味与风融合,将秋染上菊的味道。我不知该如何形容,它独特的芬芳。

菊的颜色是多变的,有明艳的黄,高洁的白,温暖的橙……它用身躯装点着萧瑟孤寂的秋,温暖着迷茫思乡的人。每种颜色都寄托着情感,白菊则肩负着生者对死者诚挚,深切的怀念与不舍。我不知该如何着墨,绘出它的万种风情。

是啊!秋菊似乎只亭亭玉立在那里便是一幅迷人的水墨画。不招展、不张扬,只在秋天默默地绽放。它的花瓣与碧绿的茎相得益彰,条条叶脉似是它的生命,深刻而含蓄。

在寂寥的秋,它顽强不屈地同寒风搏斗着,最终取得来之不易的胜利,赢得将芬芳与美丽展示给世人的机会。成为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意境。

终于,我提笔用语言记录下它独一无二的魅力,刻录下它流芳百世的精神品质。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