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求是”报名记 六年级作文

2022-03-11 01:13:00 栏目:六年级作文 来源:蘑菇文
“求是”报名记

 浙江省桐乡 桐乡市洲泉镇中心小学601班 许天薇   今天,是“求是”报名的日子,我格外起了一个大早,早早地将文具准备好。但天公不作美,空中弥漫着大雾,蒙蒙胧胧的,但这丝毫没影响我激动和喜悦的心情。
  来到求是后,本以为时间还早,可是已有许多家长和学生早已到校了。这不难说明现在家长都对孩子十分关注啊!我和另外几位同学上了楼,选了一个位子坐下后,静静地等待老师发考卷。考试开始了,一位老师放了一段录像让我们观看,并让我们从四个题目中选一个写篇观后感。我边写心里还断琢磨应该怎样下笔,可是心里总是平静不下来,手不停地发抖,字也老写错。不过我暗暗鼓励自已:不要慌,要冷静,身为班长,更应该沉着啊!不久,一篇自我感觉比较满意的作文从我手中诞生了,我如释重负,走出考场,在转弯处,与一位外籍女老师撞了个满怀。我用英语跟她道了歉,并饶有兴趣地与她交谈了几句。一轮过后,等待我的是面试。
  我整理了一下衣衫,深呼吸,轻轻地推开门,心想,就算考不进“求是”,但我不能用这种状态去面试。我走到一位老师面前有礼貌地说了声,“老师好”那位老师也抱以相同的问候。这使我感到无比亲切。老师首先询问了我的学习,学校,家庭的情况,我一一做了回答,老师不住地点头。最后老师告诉我录取通知书将在4月10日送到各学校,如果没被录取也不要灰心,希望我能继续好好学习。我微笑地点点头,告别了老师。
  我兴奋地飞奔下楼,与爸爸汇合。爸爸仔细询问了考试的情况,嘴角也露出了微笑。

“求是”报名记

求是报名

要敢于说“不知道”

要敢于说“不知道”

 浙江省杭州市 采荷第二小学教育集团六(3)班 魏楚寒   “不知道”这三个字普普通通,同学们都会写、会念。可是到了真该要说它的时候,有些人往往就不敢说了。原因是什么呢?是怕给老师留下“你真笨”的坏印象,也有可能是怕被同学笑话。但是这很多个“不知道”日积月累,往往就成了我们前进的障碍。
 这次读了《小学生道德修养读本》中的《孔夫子“不知为不知”》有很多的感想。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不但博学多才,而且非常诚实谦虚。有一次当两个孩子请教孔子“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近、什么时候离我们远?”时,孔子实事求是地说“不知道”。两个孩子非常惊讶,说:“先生这么一个大人物,怎么会不知道呢?”孔子说“我确实不知道。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才是诚实的态度。”
大家看,连孔子这样的大学问家都有不知道的问题,并且能承认自己不知道,更何况我们。其实在学习上、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碰到很多“不知道”的事情,“不知道”其实并不可怕,也不必害羞,可怕的是明明不知道,却要不懂装懂,甚至闹出笑话,这才是让人脸红的呢。不久前,我从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件事:一位地理老师在向同学们介绍我国四大海产的时侯,一位学生向这位老师发问:大、小两种黄鱼有什么区别?这位地理老师虽教了30年书,却从未碰到这样的问题,他只好对同学说“不知道”。事后,他老是把这件事挂在心里,吃不香,睡不着。他找资料,问同事,都没有找到完满的答案。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求教的机会,终于在一次出差时,从一个做水产工作的旅伴的口中请教到了答案—大小两种黄鱼鱼鳞片的大小和尾巴的长短不同。到此,他才如释重负。这位地理老师真让人敬佩,他敢于当着学生的面承认自己不足,敢于说一声“不知道”。
在我们周围可以发现有这样两种同学:一种是遇到疑难问题隐藏起来,明明自己一窍不通,也不愿让别人知道,更别说是直言不讳地承认“不知道”了。比如说我吧,有好几次考试中做错的题目其实都是老师上课时讲过的,就因为我不求甚解,不敢说“不知道”,以至一错再错。而另一种同学碰到自己不懂的问题敢于发问,敢于说“不知道”,因此就把自己的“不知道“转化为“知道”。我们应该要学习后者,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有敢说“不知道”的精神,把“不知道”作为一种动力,只有这样,才能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才能不断地积累知识,不断地进步。 
如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必然会使我们遇到许多“不知道”的新知识,我们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敢于说“不知道”。       

    指导教师:钟丽军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