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清明扫墓 六年级作文

2022-03-11 00:13:00 栏目:六年级作文 来源:蘑菇文

清明扫墓

今天是清明节的前一天,爸爸带我乘车去乡下扫墓。

       我坐在车里,看着那大雨纷纷的窗外,情不自禁地吟起了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时,爸爸对我说:“天气预报员说明天是晴天,你看这么好的风景我们明天去扫墓吧?”“好啊!”我开心地说。

        到了第二天,闹钟叮铃铃地响了,可我却还睡在床上。奶奶对我说:“快起来,待会儿还要去扫墓呢。”“扫墓?”我听到这个词马上坐了起来。“对呀,今天还要去扫墓呢。”我马上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吃早餐,万事俱备,就只欠搭车了。过了一会儿,车来了,我们带着已经买好的纸钱和香蜡等上了车。坐在车上,每一扇车窗仿佛都成了油画的画框。雨过天晴,金黄的油菜花一片连着一片,每一朵花的花瓣上都有几颗晶莹的水珠,这些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大约过了十几分钟,我们就来到了墓地。

        爸爸用打火机点燃了香蜡,插在祖宗的坟前,然后给祖宗烧纸钱。我学着妈妈双膝跪地,给祖宗作揖。心里许下愿望,求祖宗保佑。爷爷把水果摆在坟前,嘴里说着什么。我问:“爸爸,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啊?”爸爸说:“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从此,清明节踏青扫墓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哦,原来是这样啊。”我说。 过了一会儿,我们就回去了,我还摘了几朵野花,以便做纪念。
 

         清明扫墓是我国的传统风俗,它表达了我们对先人的怀恋,同时又是家人团聚、踏青的绝好机会。

清明扫墓

扫墓清明

关于真情的作文

关于真情的作文

    前几天,我读了一本叫《知荣辱,树新风》的书。里面精彩的故事像一个个音符,打动我的心。其中一篇“身患绝症的小学生资助贫困生”的文章,更是叫我感动得泪如泉涌。
这个故事主要讲一位身患绝症的小女孩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一位不曾谋面的贫困学生的事迹。其中许多情节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我读到李丹听说谭英因烫伤而失学,毫不犹豫地将500元压岁钱让爸爸转交谭英时,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500元,这相当于某些人一个月的工资啊。如果是我,一定留着给自己买吃的或用的,哪会一下子全捐了?顶多也只会捐个四五十元。而李丹呢?她可是毫不犹豫地捐出去了,而且是捐给一个素未谋面的人。这让我难以想象。
那么谭英接到这笔钱后的反应又怎样呢?我接着往下看,惊讶得目瞪口呆:谭英一家见到李丹的爸爸后齐刷刷地给他跪下了,谭英也泣不成声地说:“请您转告妹妹,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她……”。顿时,我的眼眶湿润了,这是多么感人的真情呀!“一辈子”,这其实就是代表她们的友谊天长地久。多么感人哪!
最令我感动的是:李丹临死前迟迟不肯合眼,为什么?就是因为她还惦记着谭英。直到爸爸答应她为谭英寄钱时,她才无力地合上眼。此刻,我泪如雨下。这真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真情。李丹临死前挂念着的不是自己,而是素不相识的谭英。可见她是多么的惦记着谭英啊!
    从这个故事中,我深深地感觉到:只有树立“团结互助”的新风,清除“损人利已”的邪气,我们的社会才能和谐美满,充满温暖!

-相关专题-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