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充电 初三作文

2022-03-05 22:19:00 栏目:初三作文 来源:蘑菇文

我正扶额锁眉,奋力地演算一道题。“嘟嘟嘟嘟——滴”,书房外溜进来一连串的音符,沉闷,往复的调子,零零落落,卡在眼前的数字里。

一掷笔,拉开门。客厅里,妈妈一人系着围裙,靠在茶几边,捧着手机,蓝荧荧的光打在脸上。音响还在继续、回环。无奈转身。又是“跳一跳”游戏。

“我啊,以前学的都忘啦。没希望了。”面对我一次又一次地请教问题,妈妈满脸愧色,总以中年“油腻”母亲的身份自居。“不行啊,妈妈!现在的时代,重在学习能力,会充电的人才能立足!”我为妈妈担忧,站上时间的高地劝她。我知道,她与“跳一跳”不过是逢场作戏罢了。这是一个急流的时代,大浪淘沙,沧海桑田。对于妈妈,又是多么残酷!

“我们晒被子去。”妈妈拉上我。她将绳子扎好,被子一抖,摊在绳上,拉直。被子安置了,她细细地捋平每一寸被面,弯下腰,侧着脸,抚弄被角。取出夹子,一个又一个,让被子与绳子啮合在一起。“你看这里,旁边不要让它蹭到。”妈妈轻声唤道,又似自语呢喃。这是屋顶的平台。阳光踱过云层,在这儿愉悦驻足。我凝望着妈妈。各条绳子交错而系,一条条棉被悬于其下,鞠迎俯仰,形成相互迎和的奇异空间。阳光在被上漫步,呵护它的肌肤,勾勒出绳子直挺而谦和的脊梁。而妈妈,犹如一个农夫,在她那方寸土地上,深耕细耨,刻画描摹自己的信仰。“你看,这些被子啊,要让它们服服帖帖,稳稳妥妥,哎,像盖在自己身上一样。”妈妈的眼,妈妈的手,妈妈的肩,完全地投入这劳动中。在这样一个特殊的高度,平台外是塔吊,是车流,是迅疾的膨胀和扩展。汽车的急促鸣笛牵动人的头绪,控制人的焦虑和畏惧。还有我无处栖息的,急于填补的心。可平台之上,妈妈经营着自己的执着。她用平淡和深远的日光,为自己充电。

我不能忘记妈妈一遍又一遍地洗净食材,剥,剔,磨,浸,挤,一早上工夫,呈上来用心烹饪的菜肴。她总自嘲:“我太笨,拖拉半天。”而我,总不以为意,理所当然。原来,“跳一跳”游戏只是她的伪装。原来,有多少个夜晚,她关掉手机,翻开书本,默默地研读经济师知识;她自学,过了大专,过了本科;她精心撰写每一篇报道……她的充电,不计形式,只知当下,只知虔诚。当所有人都在狼吞虎咽,“力争上游”时,她甘心坚守耕耘,细水长流。

我的妈妈,她的充电,不早也让生活发亮?

充电

充电

千秋诸葛我评说

烽火乱世,狼烟不止,分三国咫尺;草庐相识,胸怀大志,促膝匡汉室;纵驱驰,谋战事,受任于败军之时。

东汉末年,群雄四起,但在这群星闪耀的时代,能被国人代代相传、津津乐道的却是铤而走险的空城计,神机妙算的三步锦囊,令人大呼过瘾的火烧赤壁。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一个“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一介村夫——诸葛亮。

可即便诸葛亮身份低微,先主仍然三顾茅庐来请孔明出山,难道仅仅是因为徐庶的推荐吗?仅仅是因为此人被称为卧龙吗?问鼎三国怎立脚?隆中对里见分晓。一番隆中之对不仅为先主展现了一幅详细的战略蓝图,也为先主收复汉室树立了足够的信心。

孔明用实际行动证明卧龙并非浪得虚名:草船借箭,三气周瑜,七星台借东风,都展现了孔明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思想。舌战群儒的慷慨激昂,七擒孟获的从容淡定,成就了诸葛亮名垂千古的佳话。

在我的印象中,诸葛亮是坐在竹椅上,轻摇羽扇坐收江山的自信从容。但或许我们都不知道孔明在突闻先主被火烧七百里连营的叹息,也不知道在上方谷一把胜利的火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浇灭的感慨。那满眼无奈地望着天空,大呼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辛酸,又有几人能懂呢?

在日本版三国志中,故事结束在“诸葛亮星落五丈原”那一章中。它的作者吉川英治说:“当孔明倒在病榻上那一刻,我写作的信念也熄灭了。”这也印证了诸葛亮卓越的智慧与无边的影响力。

山间有闲云野鹤,卧龙古琴小酌。诸葛亮用自己传奇的一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尽管最后的江山不属于蜀国,诸葛亮或许心有不甘,但他在我眼中,仍是中国历史上集智慧与从容的一代奇才!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