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轻启《宋词》 优秀记叙文800字 六年级作文

2022-03-10 20:08:00 栏目:六年级作文 来源:蘑菇文

遨游在文学的海洋中,一弯腰,拾起一枚蚌壳,上面隐约写着《宋词》。

拿起那本《宋词》,我便再没能放下。

轻启扉页,一任古香古色扑鼻而来,那句词便映入眼帘,“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惊喜中抬眼望去:一个微醉的女子,醉眼迷离的轻摇双橹,将小船荡进了一片绽放的荷花丛中,惊得一群白色的水鸟扑棱棱的飞上天去,却惹落船中女子一路银铃般的欢笑。

又翻一页:“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我低头喃喃细语,却怎得也不能将这愁容满面的女子与那个沉醉不知归路的女子连为一体。细品慢读间,莫名生出一种对人生大起大落的感叹,也少不了对这个柔情似水的女子的同情与惋惜。

轻启《宋词》,即已令我愁肠百转,欲罢不能。细读揣摩间,总感到愁占七分,情有三分——

“少年不识愁滋味”,满心愁事,“欲说还休”,恰似那一江春水向东流。水边站着那个比黄花还瘦的女子,只见她“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真可谓“怎一个愁字了得”!

宋词情只三分,却缠绵悱恻,柔情似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在她离去的地方“凝眸处,如今又添,一段新愁”,却也不为愁独占。看万家灯火,却也不由的想起那个曾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辛弃疾。词中人的痴情怨绪,撼动人心。

读不同的词,便会有不同的心境。

苏轼的词总令我荡气回肠。遥想那关东大汉,手执铁板,豪气万千地吟唱:“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每每读到此处,自己也不由得将声调提高许多,胸中顿时生出一腔豪气,大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势;而当拜读到“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冲云豪气,总会产生这样的感觉:站立高山之巅,任由苍劲勇猛的北风,吹过面颊与发梢,穿胸而过,留下满腔的豪情;而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我永远记住了这位伟大的词人,并生发诸多美妙的遐想:月圆之夜,如水的月光,一个英俊的词人,端起酒杯,对着明月诉苦,对着明月言志,对着明月寄托一腔思念亲人的情怀。

轻启《宋词》,我看见那个两鬓苍苍的人“醉里挑灯看剑”;我看见一代儒将在“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我听见那个怒发冲冠的人“抬望眼,仰天长啸”;我听见那个拄着行杖的人在说:“莫听穿林打雨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轻启《宋词》,定有不同的心境——或心潮澎湃,或饮泣长叹,或豪气冲云,或愁肠百转,或想引吭高歌,或喃喃细语……

看一轮明月,寄一缕愁思,读一篇宋词,品一种文化。物是人非事事休,却留下了恒久不变的《宋词》。

——后记

轻启《宋词》 优秀记叙文800字

记叙文宋词优秀

梦 一个神奇的梦作文500字

昨晚,我做了个冗长的梦。

开始是人们被星球上光怪陆离的梦所豢养,梦里扭捏含蓄的辞藻让我记不起以往是和谁一同来过,只留下了一些片段。

我坐在悬崖上,开始思索脚底的浪花是迟疑了多久,才看到它此生的翻江倒海。

看着一部分人甘愿跌入。并清晰感受着被巨大岩石磨破肌肤的刺骨之痛。五脏六腑露于空气之中,等待乌鸦的啄蚀。

它独自风干,经过沧海桑田,冬暖夏凉。数不尽的烈日烧酌,从此无人问津。

路上还遇到一位道长,他一言不发,在我身后贴了张黄符,便与我反向走去。我看着他的背影与拂尘,直到他在我眼中变成了一个黑色的圆点。

我看到漫天繁花,峭壁上的野百合。大殿尘封已久,壁画中的老人布满皱纹的安详。

猝然意念悄然而至,猛烈敲打细腻神经,继而撞击摇晃,粉碎坍塌。破败的一期一会,都是曾鲜活在那儿的,温润如水的肌肤。狂风肆虐,额头沧桑,一声声哽咽,像那场梦中拔地而起的海市蜃楼。令我发觉无论是梦中的现实抑或是现实中的梦,其实都一样满目疮痍。

到底是梦推动着我趔趄前行,还是我拖着梦坠入无底深渊,都不重要了。

关乎于生命中的须臾片刻,关于岁月哄骗着青春涅槃重生,关于仓皇而逃,都闪烁着青春柔软的星星点点。

怕这场梦不会有终结,于是终于,我想偷偷结束一切。最后,我经过无数坐落在山脚的锥形土堆。

终于我走到自认为的尽头。尽头太黑,我亟待于揭下背后那道符。此时我的视野已模糊到看不清梦境。

落日余晖印着我的脸颊,形成柔软的纹路。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