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童年,那片绿桑林 我的童年作文600字 600字六年级作文

2022-03-10 20:01:00 栏目:六年级作文 来源:蘑菇文

童年,是黎明时那抹绚丽的云霞,被朝阳如宝贝似地托起;童年,是故乡那片绿桑林,永远浸融了快乐的“花果山”。

初夏时伙伴们就开始扳着指头数呀数,倚着门儿盼呀盼,数得桑花儿落了枝,盼得桑葚儿冒了头。放学后你眨眨眼,我招招手,几个小脑袋立刻就会凑到一块儿,快乐的就像一群小麻雀,飞也似地投向那片绿色的小天地。

一进桑林便扔掉背上的书包,像一支支离弦的箭直射结着桑葚的大树。那些嫩绿的、浅红的桑葚一颗颗、一串串挨挨挤挤地悬在枝头、隐在叶间,恰似一个个调皮的“人参果”娃娃:或是怯怯地藏在桑叶后面扒开叶儿往外瞧;或是大模大样坐在枝间招摇着;还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微风拂过,林子里一片桑葚娃娃飒飒的笑声,仿佛在向我们挑衅。我们这些平日里疯惯了的小男生当然不甘示弱,像小猴般眨眼功夫就攀上枝干“稳坐钓鱼台了”。

开始不管桑葚的颜色,只挑大个儿的往口里塞,才吃几口就被酸得龇牙咧嘴,连呼:“呀,酸死啦!”然后就“更上一层楼”——到枝头挑较熟的吃,不吃到牙被酸倒是绝不罢休的。

小打小闹的时间一天天在过去,桑葚的颜色在变,味儿也在变。等到“梅子黄时日日新”的时节,桑葚也已熟透。这时伙伴们更是不顾师长的警告,重又三五成群地“飞鸟投林”般拥入那片桑林的怀抱。抬头仰望,满眼都是红紫宝玉,好似千颗万颗的珠儿,仿佛只要风儿一吹就能荡破薄皮,流出蜜汁。此时大伙儿都会屏息静气地踮起脚尖摘果,生怕暴敛了这珍馐美味,一口下去,酸甜的汁水直沁心肺。于是放开肚皮可劲儿吃,吃得打着嗝儿还想吃。可枝头的桑葚似乎永远也不曾减少,就像母亲的乳汁般源源不断。

直到太阳西下,伙伴们才想起了回家。一个个慌里慌张地捡起书包,互相对视后哄然大笑,原来一顿大餐之后,有的嘴上长着“红胡子”,有的脸上画着“京谱”,有的衣服上全是“印花花”,就连那一颗颗童心也被染的美滋滋、甜蜜蜜的。

哦,我的童年!那片郁郁葱葱的绿桑林,无论何时、何地,都让我魂牵梦萦!

童年,那片绿桑林 我的童年作文600字

童年作文那片桑林

珍惜幸福生活 《在烈日和暴雨下》读后感700字

暑假里,在妈妈的推荐下我读了一篇文章——《在烈日和暴雨下》,这是从老舍爷爷写的小说《骆驼祥子》中摘抄下来的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讲述了祥子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拉车的故事。开始,夏天非常热,老舍爷爷把夏天的热描写得栩栩如生:“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后来天又下起了暴雨,“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祥子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拉车。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不禁对祥子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在那么酷热的日子里还要出去拉车,他的命运真是悲惨啊!妈妈告诉我:祥子本是一个忠厚勤劳、善良纯朴、对生活有骆驼一样的积极和坚韧精神的青年。为了自己有一辆车,他起早贪黑,在烈日和暴雨下忍受煎熬,“风雨里的咬牙,茶饭里的自苦”。可是当时那个黑暗的社会逼他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原来那个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盘辗得粉碎。这让我认识到旧社会是多么的黑暗,多么令人畏惧。其实祥子只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典型,他的下场就是当时社会所有无权无势的人们的下场。

看看祥子,再看看自己,真该庆幸我们是生活在现在这个美好、幸福的社会,我们一定要珍惜。在那么炎热的夏天,我们肯定是躲在空调房里,吹着凉风,吃着冰激凌,喝着冷饮,看着电视,玩着电脑,要多惬意就有多惬意。在下着暴雨的日子里,我们要么不出门,出门肯定是坐出租车。可是还有人不知满足,嫌这嫌那。现在和祥子比一比,真的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了。

想想我自己以前也是这样,不过,现在读了这篇课文,我一定要改掉那些毛病,不能做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公主,不能做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寄生虫,不能做一个只知享受不知付出的无情人。以后我一定要孝敬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因为他们我才能来到这个世界,因为他们我才能生活得那么幸福:以后我一定要尊敬老师,因为他们我才能学到丰富的知识,成为有用的人:以后我一定要做一个善良、勤劳、勇敢、认真的人,做一个对社会、对大家有用的人,做一个人人喜欢的人。

我一定会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天天向上!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