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妈妈的嘱咐 五年级作文

2022-03-10 18:58:00 栏目:五年级作文 来源:蘑菇文

   妈妈的嘱咐

    妈妈什么都好,就是话太多,他的话像“跟屁虫”似的总跟着我。比如说,我上学时她就说:“过小马路时两边都看看,过大马路时第一条看左边,第二条看右边。”妈妈总是那样说,我都听厌了。 
   我小的时候非常讨厌妈妈唠叨,后来我明白了,妈妈都是为我着想。你们肯定问我怎么听进去妈妈的话呢?那好,请听下面三个故事吧!
                       (一)都亏了妹妹
    每天,我和邻居家的妹妹不管是上学还是放学都手牵着手。
    有一天上午,我和妹妹一前一后,来到第二条大公路,看到左前方不远处开过来一辆车,觉得还有一段距离,我决定要冲过去。刚跨出一步第二步还未落脚时,妹妹一把把我拽了回来,与此同时那车飞一般从我身边划过。我呆呆地立在那里,心怦怦直跳,半天未回过神来。一路上我默默无语,妹妹跨着我的胳膊不停地安慰我。快到家门口时,我深情地望着妹妹说:“谢谢你…..”。从那时每到路口,我都左盼右顾,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二)可怕的血浆
    大家都知道人擦伤或割伤等都会流血,可你见过血浆吗?
    有一次,我和妈妈走在街上,看到一些人急匆匆地往前跑,我和妈妈也很纳闷,到底怎么了?
    来到跟前才知道,是一位老爷爷被汽车撞伤了,他躺在地上,昏迷不醒。旁边跪着一个背书包的小姑娘,“哇、哇”大哭,手上鲜血直流。在场的人打了120。不久,救护车赶来,大家一起将他爷俩抬上车,很快救护车鸣着笛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110交警也随机赶了过来,疏散人群,指挥交通。这时,我才发现在老爷爷躺过的地方有一滩鲜血,准确地说应该是血浆,稠稠的。旁边丢下一只鞋子和一辆轮弯的自行车。据说是他爷俩骑着车在行车道上逆行被汽车刮到摔伤的。这事虽然过去了好长时间,但那场景依然历历在目,犹如昨日。
                       (三)摩托车和自行车相撞
    听妈妈说,他们厂门口发生了一起车祸。
    一个星期二的下午,一辆摩托车和一辆自行车相对而行,由于车速都很快,躲闪不及,“呯”声相撞,两人都被送往医院。经检查,骑摩托车的无碍,擦点皮。而骑自行车的倒楣了,至今仍躺在医院中,据说是摔断一条腿,我妈说,他今年的奖金泡汤了。
    上面三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时时刻刻绷紧交通安全这根弦,如果我们因此受伤,最伤心的应该是亲爱的妈妈。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妈妈的话还是那么多,甚至更多。但我越来越听的进去了,它蕴含着妈妈对我的关心与爱护、希望与寄托。
 

    指导教师:马翠琴
 

妈妈的嘱咐

嘱咐妈妈

养蚕

   养蚕

     就喜欢和小动物打交道的我,前两天刚从河里捞来几只小蝌蚪,没几天就让冻死。为此, 我哭了一个晚上。这次我听说四年级的自然老师养了许多蚕宝宝,我自然不放过这个机会,厚着脸皮登门拜访,好话说了一大堆。老师还是面不改色,没有丝毫给我的意思。我真是急了,死缠硬磨,好歹,老师扭不过我,小心翼翼地拿出纸条,一再叮嘱我一定要好好养,它也是一个小生命。我连连点头,捧着盛有蚕宝宝的盒子夺门而出,生怕老师改变主意。
    从此,我的手上经常出现一个盒子——那就是蚕宝宝的小屋。我天天像照顾宝贝似的天天照顾它们。
    你看它多可爱呀!白白胖胖的身子一扭一扭的不时把头抬起来,好像求我喂它一些吃的,我爱怜地看着它们,拿出几片桑叶来,放到蚕宝宝的盒子里几个小家伙争先恐后地抢着吃。你看,它们的头一摇一摆,小嘴不停地动着,一会儿把桑叶啃个大洞,这条蚕宝宝压到了那个蚕宝宝的身上,两只蚕宝宝只顾着吃,连这个也来不及过问。它们吃饱就躺在那里一动不动静静地休息。有一次,有一只蚕一直不动我还以为它死了呢,伤心极了。没想到过了几天,它 又“死而复生”,原来它正在脱皮,好一场虚惊。
这样,在我和耿茜、孔梦莹的精心照顾下,我们的蚕比别人的都大,它们的食量也越来越大。好可爱的蚕宝宝!
    我们的蚕宝宝在幸福成长。可是李晨的蚕宝宝却遭到了厄运。我班男生很调皮,可怎么也没想到他做出了那种事——把一个活生生的小生命撕成两半,残不忍睹。这简直就是心理变态。眼见一个活生生的小生命从地球上消失,我的心情像刀割一般。当今少年儿童的心怎么那么狠毒,他们怎么担当起社会的重负,我想这足以引起我们的深思,失去了就知道珍贵,看着李晨的蚕宝宝死了一个我也更加珍惜这几只蚕宝宝好好的喂养它。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起来我们感到很欣慰。
    同时我想大声说:不要以强欺若,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小生命,俗话说得好:春蚕到死丝方尽。我们为什么要去伤害它呢?
    我爱大自然,因为大自然有动物组成,我爱动物,是因为它们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指导教师:丁梅
“我”用一颗更贴近自然,更贴近生活的心去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的快乐和“忧伤”,是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作文写得真实而生动,有很强的感染力。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