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古人古训,学而有方 读《三字经》有感500字 人物作文

2022-03-10 12:00:00 栏目:人物作文 来源:蘑菇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当我们呀呀学语之时,父母就教我们念三字经,而我们只是跟着念,有口无心,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暑假里,我在新华书店看到了《国学启蒙经典——三字经》这本书,只面的内容将每句话的出处都通过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我瞬间便来了兴趣,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

在古训中,我学到了古人学习的态度。原来“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是孟母三迁的故事。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就是为了使孟子有个较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用的梭子来教育孟子,学习就像织布一样不可以半途而废。我虽然不能选择自己的学校,但我可以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努力的过程。知识的积累是一个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积水成渊的过程。

在古训中,我感受到了古人治学的严谨。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从小就阅读了许多数学书籍。他在前人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和推算,求出圆周率在3.1415926与3.1415937之间。这一数值的得出要比外国数学家早了一千多年。那么,我们又是怎么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呢?有时候经常贪玩,对学习的知识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我今后要向祖冲之学习,在学习中,对知识的掌握要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

在古训中,我还读到了古人的传统美德。孔融四岁让梨,周公作周礼,远古时期尧舜禅让。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当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古人谦恭礼让的传统美德。

一句句的古人古训,朗朗上口,让我明记在心。一个个经典的故事,耳熟能详,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古人古训,让我们学而有方。

古人古训,学而有方 读《三字经》有感500字

古训有方有感古人三字

我与低碳节能生活零距离 优秀记叙文600字

“节约能源、反对浪费”不只是一句口号,应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因为,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既时尚又健身,既环保又省钱。

早晨起来步行去上班,二十分钟的路程,经过县城最美的风光带。一路上,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惠风拂面,内心安宁。这样步行,胜过去健身房或美容院,是对身体和心灵的疗养。

我不喜欢用一次性用品,因为它们并没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少便利,却造成更多资源浪费。所以,我的购物理念是,质量第一、价格第二。

一把木梳用了十几年,棱角早已磨圆,有着自然温润的光泽;钢笔也是用了许多年的,每次开会时拿出来写字,邻座的人都惊讶地看着我,因为他们大多用一次性中性笔;外出开会只用自己带的笔记本,会务组提供的材料袋和文具从来不用;包里总是放一块棉手帕,擦手或擦脸时,比手帕纸“温情”得多;茶杯也是随身带着,一次性杯子不环保,而且热水一烫有异味。

其实,家务活中也有很多低碳节能的技巧。化学洗涤剂既不环保也不健康;淘米水可用来洗手擦家具,干净、纯天然;碗筷若是有油污,用开水一烫,放在阳光下暴晒,比用洗洁精和消毒柜强百倍;藤编竹制的家居用品,比起塑料的,既耐用又环保。

更值得说道的是,儿子的节约意识也明显增强了:开空调不再像以前那样没有节制;知道一件衣服制作出来不容易,不再频繁买新衣;洗脸时不再任由水哗哗地流进下水道,而是用盆接住,留着冲马桶。低碳节能生活,使我们家的电费越来越少、水费越来越少、汽油费越来越少、医疗费越来越少……

平日里去超市或菜场,我会提醒家人带上一个大环保包用来装东西,这一做法,经常得到店家的称赞。去家对面的糕点店或熟食店,也会带上不锈钢饭盒。我想,如果大家都不使用塑料袋,那就不会有“白色垃圾”这个词了。

建设美丽中国,要从点滴细节做起。只要我们都做到节约能源、反对浪费,美丽中国就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