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小巨人和大巨人 人物作文

2022-03-10 09:50:00 栏目:人物作文 来源:蘑菇文

  小巨人和大巨人


   从前,有一对兄弟,他们天天朝思暮想地要见巨人。有一天,他们想亲自去找巨人,于是他们离开了家人。
   他们走了好几个月,来到了一座大山上。弟弟把衣服脱光躺在大山上晒太阳。不料大山突然倒了,他们摔到地上。他们仔细一看,原来那是一个非常大的人。那个巨人站起来足有二百米高呢!那兄弟俩马上爬到巨人的耳朵上大喊:“巨人,我们终于见到你了!”巨人说:“你们是不是在找巨人呀?正好,我也要去找巨人,咱们一块去找巨人好了。”巨人把那兄弟俩塞到了耳朵里,弟弟说:“巨人你耳朵里的耳屎太多了,很脏呀!”巨人说:“那么你坐在我的头上好了。”刚说完,弟弟已经爬在巨人头上睡觉了。
   巨人带着这对兄弟来到一个山洞里休息一下。哥哥饿了,就从石壁上抓了一块石头,准备打火煮东西吃,可是石头是软的。哥哥一生气就咬了石头一口,谁知石头是咸的。忽然,山洞抖了起来,他们三个掉了出来。只见一个更大的巨人抓起那座“山洞”塞进嘴里,原来那山洞是一只巨人咬过的大馒头。见巨人把馒头吃了,兄弟俩说:“哇!好大好大的巨人呀!”
   巨人说:“你们是在找巨人?我也正想去找巨人,我们一起去找巨人吧。”
   大巨人把兄弟俩塞到了耳朵里,把小巨人夹在了耳朵上。大巨人一步迈出来就有五百里,哥哥赞叹道:“他一步我可要走半年呢!”小巨人说:“废话,连我也得走三十天呢!”
   过了几天,他们来到了一座长着茂密树木的森林里。在这里伸手不见无指,大巨人找了两块石头打火,可火刚打起来,地震了。地一抖,把他们全摔了下来。只见一个非常大的巨人,坐在他们面前。巨人好不容易才看到他们。“好大的巨人呀!”他们不约而同地惊叫起来。“你们是不是要找巨人呀?我也想去找巨人,我们一起去找巨人吧!”巨人说道。
  巨人把两个小巨人放进口袋里,把兄弟俩放在眼皮上。来到了一条大河前。大巨人说:“我们砍一棵树下来当船好了。”说完,大巨人抡起斧子几下把树砍断了。他们坐在树上,树载着他们,快到河的对面时,忽然有一条大鱼游了过来,把他们吞入了肚子。
两个巨人焦急地说:“大巨人,你倒是想想办法呀!”大巨人说:“我能有什么办法呀?这条鱼比我还大呀!”
   正在这时,忽然一束白光照了进来,有一只非常大的手把他们抓了出去。原来这是一个更大更大的巨人,他在剖鱼呢。他看着手掌心的人们惊喜地说:“哈,我钓到的这鱼肚子里还有好多小人!”巨人数了一下:“一、二、三、四、五,有五个小矮人。”他们五个一起喊道:“巨人,谢谢你救了我们!”巨人好不容易才听见他们的声音。巨人说:“小事一桩,何足挂齿,不客气。”
  大巨人说:“你们也一定饿了,我装碗饭来。”他们连声叫好。饭端上来,却像一座喜马拉雅山摆在了他们面前。他们说:“巨人,碗太大了。”巨人抓了一粒饭说:“够吃了吗?”他们吃了好久才吃完。吃饱了,他们问:“巨人,我们吃饱了,可以把我们送回家吗?”“可以。”巨人答应了。巨人带上他们才走了一步,兄弟俩就叫道:“我们的家过头了。”
  两兄弟终于如愿以偿看见了巨人。

 

小巨人和大巨人

巨人小巨人

秋菊

  家务运动会

在这个时代里,我们这些“小皇帝”可真是把清福给享够了。今天,王老师为了“整治”我们,特意搞了一个“家务运动会”,弄得我们措手不及,洋相百出。
第一轮比赛——削苹果开始了。清一色的娘子军在陈畅的带领下走上了讲台。“开始!”王老师一声令下,“娘子军”们抓起苹果,拿起小刀,就削了起来。最好笑的要数贾楚蕴了。她“咚”地一声地把苹果按在讲桌上,再用小刀削呀削,你别看她是个“四眼怪”,这四只“眼”在削苹果的时候一点儿用都没有。削出来的苹果像老鼠啃过似的,凹凸不平,还把自己的手削着了。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陈畅的削法更是与众不同,堪称宇宙第一。别人都是顺着削,只有她会“倒削刀法”,真是少林武术中的绝技呀!可能是她“修练程度不深”,“倒削刀法”用不好,又用了第二项绝技——“刮刮法”。她像刀削面师傅一样刮苹果,虽然速度快了,但削出来的皮小的如渣,大的如泡泡糖。真正的高手还是纪雨昕。她用左手的四个指头托住苹果的下端,大拇指按着苹果上端的凹处,右手拿着小刀,一点一点地沿着苹果的上端往下削。削出来的苹果皮又整齐又均匀,像一根彩带,令我们赞不绝口。旁边的“假老练”们看着她的杰作更是目瞪口呆,就连王老师也在一旁竖起了大拇指呢!
剥豌豆可就是高手聚集了,他们拿着豆荚,沿着中线一捏,豌豆宝宝就蹦蹦跳跳地进了盘子里。我们这些观众都争先恐后地涌上讲台,给自己的同伙递豆荚。最终,白智文得了冠军,周瑞杰只好屈居第二了。
最可笑的是剥玉米,我荣幸的被选上了,还没等王老师叫“开始”,我们这几个男子汉就迫不急待地想试一试了。王老师一声令下,我们立刻把十八般武艺都用上了。“抓”、“搓”、“掐”,更有甚者,居然像拧毛巾那样拧,这人正是黄元亨。他在玉米棒上拧了半天,一个籽也没拧出来,惟有的几颗玉米籽,全是“狂热分子”们帮他剥的。叶珂仲更可笑,抓着玉米就开刮,半分钟就这样“牺牲”了。唉!我是“抠抠专业”的,拿着玉米抠呀抠,抠出来的全是碎渣。幸亏陈畅和白智文教我从玉米棒上打开一条“路”,然后沿着“路”向两边掰玉米籽,要不然我就输定了。
这次活动又有趣又有意义,它促使我们以后一定要多做家务哟!

 

    指导教师:王育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