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民无信不立 四年级作文

2022-03-10 07:16:00 栏目:四年级作文 来源:蘑菇文

《论语》,是孔子教学和生活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断断地记录下来。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汇集编辑,便成了《论语》。

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成了今天的名言警句。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是讲了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政治的问题:一个国家想要安定,政治平稳,需要那几条呢?孔子的回答很简单,只有三条:足兵,足食,民信之矣。第一,国家机器要强大,必须要有足够的兵力做保障。第二,要有足够的粮食,老百姓才能够丰衣足食。第三,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而子贡觉得三条太多了,必须去掉一条。孔子说:“去兵”我们宁愿不吃饭了。接着,子贡又问,如果还要去掉一个,您说该去谁?孔子说:“去食。”我们宁愿不吃饭了。接着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没有粮食无非一死,从古自今有谁不死啊?所以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自己的国家失去信心以后的崩溃和涣散。是啊,我们的国民如果对自己的国家没有了信心,那该是多么的可怕啊!每当我们回想起中国那段腐败、受尽屈辱的历史,不仅潸然泪下。特别是在清朝末期,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受尽帝国主义者的欺凌,我们无食,无兵,更重要的是失去民心。当时中国人民处于水生火热之中,大家都不相信中国会做出什么壮举,更没想到中国会变成泱泱大国。失去民心,失去信任,清政府自然会失天下。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民无信不立”了。

而孔子,这位家喻户晓的教育家,他们教出来的学生一个比一个能干,为我们中国添加了不少光辉。孔子一生为教育事业贡献了不少力量,如《论语》、《弟子规》,让我们炎黄子孙学会了不少做人之理,处事之道。。孔子一生三千多名弟子,其中出名的就有72个,而每一位学生都为因他为师而感到自豪。

《论语》告诉我们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用简单的对话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快乐生活。其实,《论语》就是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的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目标。

民无信不立

民无信不立

坚持是成功的阶梯

如果你问我最喜欢的中国古典名著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西游记》。屈指算来,先后阅读了三次《西游记》,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让我恋恋不忘。

本书以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师傅唐玄奘(唐僧)上西天求取真经为主线。讲述他们一路上降妖伏魔,历尽苦难,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小说通过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收服红孩儿、三调芭蕉扇、智斗银角王等等离奇而有趣的神话故事,成功的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一心向佛、善恶不分的唐僧,聪明机智、嫉恶如仇的孙悟空,憨态可掬、留有凡心的猪八戒,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的沙和尚。

虽然师徒四个性格迥异,书中每个故事的情节也不相同,但透过一个个故事,我发现他们这一个以孙悟空为核心的取经团队最终取得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关键是:坚持!

当孙悟空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时,历经五百多个严寒酷暑,他咬牙坚持下来了,终于等来了师傅唐僧,这是漫长、孤独的坚持;当红孩儿向悟空喷出三味真火时,悟空虽然不敌红孩儿的三味真火,但他和八戒、沙师弟没有退缩,坚持周旋,请来救兵,终于收服了红孩儿,救出了师傅,这是百折不饶的坚持;当女儿国国王、玉兔精等绝世美女以美色引诱唐僧时,唐僧不为所动,坚持西行取经,这是心中无杂念,不达目的不摆休的坚持。正是有了这些坚持,师徒四人才能战胜一切妖魔鬼怪,克服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合上书本,联想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凡是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最后注定是失败的。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只有坚持才是成功的阶梯。

记得读小学一年级时,我看见电视上跳拉丁舞的小朋友,很羡慕他们优美潇洒的舞姿,跟爸爸说自己也想学跳舞,于是我就成了金马琴行拉丁舞入门班的一员。可是一段时间下来,我觉得跳舞很辛苦,最后选择了放弃。因为没有坚持下来,今天我只能空羡慕别人的优美舞姿。

进入三年级,我进入学校书法小组练习毛笔字,刚开始,一个多小时站下来,腰酸背疼胳膊发麻,很是辛苦,不免打起了退堂鼓。后来在老师、爸妈的开导下,我想起学习拉丁舞的失败经历,我下定决心不再重蹈覆辙,克服困难坚持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坚持到今天,我已从中收获到成功:我的书画作品刊登在校刊上了,也在全镇的艺术节上获奖了。当然,这离“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还有很大的距离,我任然需要继续坚持。

还记得今年国庆假期,我跟干爸、爸爸去钓鱼。最初我总是掌握不了起竿的时机,不是鱼还没有咬钩就起竿了,就是鱼吃饲又吐了钩才起竿,这样过了将近一个小时,干爸已经钓上了七、八条鱼,而我一条还没有钓上。看着我心急气躁的样子,爸爸教育我说:钓鱼要沉得住气,要在坚持中把握时机。这时《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情景也在我脑海中变得逐渐明晰。我想钓鱼也应该像孙悟空他们那样百折不饶,于是我重新调整心态,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去把握最佳的起杆时机。鱼漂动了,鱼咬钩了,我毫不犹豫的一抖鱼竿,我终于成功地钓上了一条大鱼。

通过这次钓鱼成功的事例,我进一步深刻认识到坚持是成功的阶梯!

《西游记》将一直伴随我,使我不断成长。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