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水的平均分 四年级作文

2022-03-10 07:02:00 栏目:四年级作文 来源:蘑菇文

最近,我们学习了“升和毫升”,在我看来,这一单元的内容真是太简单了。爸爸看我有点骄傲,开始考我了:“这里有3只杯子,容量分别是1000ml、700ml和300ml。”说完,爸爸在最大的杯子里倒满水,指着杯子问我,“你能用这3只

杯子将水平均分成2份吗?

1000ml700ml300ml

这还不简单,我右手拿起大杯子,开始往小杯子中倒,等满了以后倒入中杯子,然后又将大杯子中的水往小杯子中倒,大概倒了三分之二,再次将小杯中的水倒入中杯。回头得意的对爸爸说:“这不成了,太小儿科了!”

爸爸面带微笑看着我,意味深长地说:“数学上的平均分可不能是大概、差不多哦!”是啊,记得数学老师也常告诉我们:数学是一门讲究精确的学科,一切都要有依据!那到底该怎么办呢?我一筹莫展。

“空想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实践才能出真知!”爸爸提醒我,“动手倒一倒才能找到方法啊!”

于是,我开始尝试:将大杯中的水倒入中杯,再将中杯中的水倒入小杯,出现的是300ml、300ml和400ml,再将小杯中的水倒回大杯,两个水杯中分别是400ml和600ml,这100ml该怎样分解出来呢?我撑着脑袋冥思苦想了好一会儿,突然眼睛一亮,有了!

我将水倒回大杯重新来:大杯中的水倒入小杯,再将小杯中的300ml倒入中杯,重复一次,目前大杯中有400ml,中杯中有600ml,再将大杯中的水倒入小杯,此时大杯中剩下水100ml,哈哈,关键的100ml终于出现了!可是,有了100ml似乎还是不能解决问题,接下来到底该怎么办呢?

“再想想,离成功只差一步了。”爸爸在一旁鼓励我。

一步,就只差一步了,可这一步在哪儿呢?我两眼盯着三只杯子一眨也不眨,真生怕在眨眼之间答案就溜走了。

原来是这样,哈哈,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小杯中的水再次往中杯中倒,等中杯满了,此时小杯中剩下的水是200ml,我又将中杯中的水倒回大杯,将小杯中的200ml水倒入中杯,然后从中杯倒300ml到小杯,此时大杯中剩下的水就是500ml了。胜利完成任务,我高兴地跳起来!

爸爸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今天的尝试你明白了什么啊?”

我笑着回答:“我明白了三点:首先,数学来不得半点马虎;其次,实践操作可以帮助解决数学中的难题;第三,解题时不能钻牛角尖,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能看到五角星,换一种思路则能找到答案。”

水的平均分

平均

找规律,让题目更简单

今天,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30个3相乘,乘积末尾一定是()”一题,许多同学都拿起笔一个一个算,往往都会算得头昏眼花:十三位数、十四位数……很少有算准的。可老师在黑板上又写下了一个式子,并让同学们算:

3=

3×3=

3×3×3=

3×3×3×3=

3×3×3×3×3=

过了一会儿,有几个同学算出了答案:

3=3

3×3=9

3×3×3=27

3×3×3×3=81

3×3×3×3×3=243

可见,它们个位上的数以“3、9、7、1”在反复出现着,到了第五个数字就开始无限循环。

当然了,想知道结果,每一步都要讲究方法。我们不能一个一个去数而是要用学过的规律,把30去“3、9、7、1”这4个数,如果没有余数,那积的末尾就是最后的“1”;如果有余数,那余数是几就是第几个数。我一算,“30÷4=7(组)……2(个)”。一目了然,30个3相乘,积的末尾一定是第二个“9”了。

同学们把这道题的思路活学活用,在“学校在走廊的一边放气球,按照‘红黄蓝绿红黄蓝绿’的顺序摆放。请问第798个是什么颜色的?”这一题上,同学们的思维受到了启发,做出了这题:

“红黄蓝绿”一组四个

798÷4=159(组)……3(个)

答:第798个是蓝色的。

可以说,生活中处处充满了规律,找到规律以后,就会让复杂的关系变得简单起来。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