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分书 四年级作文

2022-03-10 07:02:00 栏目:四年级作文 来源:蘑菇文

“加油!加油!”一阵阵喊声从四3班的教室中传出,响彻学校上空,一浪高过一浪。是什么让我们如此疯狂?谁也想不到,发源者不是别人,就是我们的班主任,赵老师。

这天,赵老师脸带怒容,气势汹汹地走上讲台,开口说道:“我本想看看《三训》和大家一起做的,但不知是哪个调皮鬼,故意把我的两本《三训》合二为一,谁来帮帮我?”话音刚落,顷刻间,教室里便沸腾起来了,几十双手齐刷刷举了起来像一片“手林”有的还从座位上一跃而起,高举着手,蹦到了走道上。“梅一凡,你来!”老师缓缓说道,只见梅一凡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被老师点了名,便大摇大摆大步流星的走上前,拿起《三训》毫不在意的看了一眼,那自信的眼神好像在说:“分开二本书,不就是小菜一碟嘛,等着我把它们分开吧!”马上就开始运功了。

只见他的脸涨得通红,像两只大苹果;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两条眉毛扭在一起,双手微微颤抖,龇牙咧嘴,像不把书分开誓不罢休的摸样,我在心里暗想:“他这凶神恶煞的样子,关云长见了也要绕道而行的。”梅一凡虽说尝有“大力士”的光荣称号,但力气也有用完的时候,最后只好成为那本,被分了那么久也不散架的“合体书”的手下败将了。梅一凡像只斗败的公鸡,无可奈何的灰溜溜地走回到座位上。

但老师好像不甘心败下阵来,又叫了一位小朋友上去助战,因为人为力量呀!于是,我们全班都烧起了希望之火,兴致勃勃地观看梅一凡、刘宇博,大战“合体书”。只见梅一凡和刘宇博一左一右个个扎了个马步,使出吃奶得劲儿,用力往两边拔。只见梅一凡双脚一前一后地放着,发出一阵阵吼声,身子往后仰,快成一条平行线了。刘宇博也毫不示弱,手抓紧书本拼命往右拔。我们被这激烈的场面的结果逗得已疯狂,一窝蜂似的往战斗现场赶去,把现场围得水泄不通。刘宇博还是战不过“大力士”极不情愿地往右滑去,我心想:“这哪里是分书嘛,明明就是拔河嘛!”但任凭他俩的努力,“合体书”还是纹丝不动,固若金汤,像被人用强力胶水粘在了一起,发出“沙沙”的响声,好似在嘲笑那俩个笨家伙。最后,这场具有悬念的比赛终于告终,胜方“合体书”败方梅一凡刘宇博。

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经老师轻轻一抖,那坚不可摧的“合体书”慢慢分开了,老师望着疑惑不解的我们说出了“合体书”的奥妙。原来,如果把书一页一页重叠起来的话,书越来越厚,如果用劲分的话,那产生的摩擦力就越大,书就自然分不开了。在这大千世界里,只要拥有一颗探索的心,就能发现许多奥妙。

分书

线段图,让数学化繁为简

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我最喜欢的科目是数学。因为它不像语文那样要写很多笔画的字,也不需要背那么多的古诗和课文。数学做起来真的是不费时间又不费脑力。

从四年级开始,接触了这个有难度的思维训练后,我就开始不再那么自信、淡定的对待数学了。看,我又被一道题给难住了。“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一个乘数是35,两个乘数和积的和是611,另一个乘数是多少?”乍一看,我一点头绪也理不出来,急得我抓耳又挠腮,直想跺脚,怎么办呢?

这时,我想起了妈妈的话:一个病人生病了去看医生,医生不询问病人怎么知道他得了什么病呢?你遇到问题,不找出已知条件,怎么能得出结果呢?我只好反复地读着这道题,终于找到了两个信息,一是一个乘数是35,还有是两个乘数相加再加上两个乘数的积等于611,根据这两个信息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算式(先把另一个乘数假设为A):35+A+35×A=611,在妈妈的指点下,终于把A=16算出来了。

第二天到学校,老师是这样教我们的。根据题目可以画出一个图来:

从上图一眼就可以看出36×A=611-35,最后简简单单就可以算出A=16。原来,我最犯愁的思维训练,最怕是就是被图表一一列出,这样结果就很快被解出来了。

妈妈说,她听说某位成功人士曾说过:成功就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认真做。如果我也能这样做了,那我能学好每一门课就是顺利成章的事了。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