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七月半 民风民俗作文900字 900字记叙文作文

2022-03-05 22:49:00 栏目:记叙文作文 来源:蘑菇文

当时光再次停留在七月中旬,亦如往年,手机又闪动着老家的来电,奶奶熟悉的方前语调闯进早晨熹微的阳光:“小囡,今天是七月半,要不要回来啊。”

不知道这是怎样的一个节日,但是老家的人们总是很看重这一天,每次都会做饺饼筒。饺饼筒的工序总是很繁杂,食材的准备也需要不少的时间,所以奶奶会很早的起床准备,也会早早的给我们打来电话。于是在一家人的催促下,我才会不情不愿的起床收拾东西,磨磨蹭蹭的和一家人一起回老家,因为我是并不喜欢吃那饺饼筒的。

等到了老家的小院,已快是中饭了,小院里的灰尘洋洋洒洒,乡村土灶的烟囱喷涌的烟夹带着草木灰,在阳光下似乎可以看见每一个在空气中游动的微粒。奶奶在厨房里忙得团团转,偶尔暇时的抬头见到我们忙出来迎接。

灶子上座着一口大大的平底锅,油与饺饼筒外的面皮一起吱吱作响。凳子上的竹筛上满排着饺饼筒,另一个竹筛上则是平铺着许多的面皮,八仙桌上是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碗,浓浓淡淡的味道闻起来别有风味,我并不喜欢这些奇怪的食材,不喜欢里面的五花肉片,但奶奶总是严肃的和我说饺饼筒里的就是要有肥有瘦才好吃,太柴了就不像这么有味了。

每年的饺饼筒都是由奶奶一手操办的,每次问怎么不让姑姑帮忙搭把手,奶奶总是笑着说我们都做不好,味道不正。可是我并不觉得奶奶与姑姑做的有什么区别,但奶奶总是叹口气就背过身去了。

我与姐都不爱吃这饺饼筒,但是奶奶总是说这是方前人的特点,怎么可以不吃呢。在七月半的晚饭,奶奶更是固执,我与姐也只有接过然后走去院子里,饺饼筒里的粉丝,豆芽和海带也都撒了一地,引得邻家的大狗跑过来。这时候我就会把这里面我不喜欢的五花肉片都丢在地上,奶奶立在门口,看见了也似乎有些不快,叹口气就往家里回去了。或许她有些失望,在她看来这应该可以是作为一个方前人的象征吧。

似乎是知道我并不爱吃,又许是体力已经不济,吃不消这样早起做饺饼筒的辛苦,所以一年年下来,从老家带回来的饺饼筒也越来越少。许是曾经的味道和自己以前的执拗,也竟觉得有一些空落落的。或许比再过许久的人不会再尝到这个在我看来并不好吃的味道,只能在老人的嘴里听到这个陌生的小吃饺饼筒中有好多的粉丝呀豆芽呀海带呀虾皮呀……还有油脂丰富的几块腻腻的五花肉。想到这我也觉得可惜,以后如果在老家以外的很多地方想来都没有这样的味道,当这味道已经成为一种怀念中的奢侈的时候,它会不会也变成那丝丝缕缕的乡愁,幽柔的包裹我的心呢?

七月半 民风民俗作文900字

作文民风民俗

有时,我也想让时光倒流 优秀记叙文700字

对着这条被称为时光的河,多希望它能逆流

——题记

无法忘记那年秋天,秋风萧瑟,略带寒意,发黄的枯叶无奈地随风飘扬。老年痴呆带走了奶奶的一切记忆,也带走了全家人的欢笑。面对奶奶无知的眼神,我只能苦笑,只能一次次的,在回忆中埋葬自己。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最害怕奶奶这样问我:“小姑娘,你是谁啊?你是我家亲戚吗?”听到这,我的心情总是跌落谷底,那种感觉难以言喻,失望中又有些惶恐。

多希望时光可以倒流,回到我咿呀学语时,依稀记得那时奶奶的头发还没有花白,走起路来也是精神抖擞。每天您会不厌其烦无数次地教我:“小宝贝,你的名字叫悦悦。”“快告诉奶奶,你叫什么名字?”“宝贝,快叫奶奶。”我一边流着口水,一边含糊其辞地叫了声“奶奶”,您的脸上乐开了花。“宝贝,真棒。”奶奶赶紧拭去我下巴上的口水,哼着小曲带我买糖去了。奶奶,此时此刻,多希望您能记起我,多希望那句“你是谁?”是在逗我笑。

不经意的思念是那么痛,我的思绪又定格在了那一刻。十岁那年,家里要拆迁,爸妈忙着造房子,无暇照顾我们姐弟。那段时间,比他大七岁的我自然挑起了照顾弟弟的重担。为了哄他开心,我便带弟弟去荡秋千,结果……结果我一失手,弟弟就被重重地甩了出去,头上起了一个大包。“糟了。”我害怕极了,“弟弟出事了,都怪我,都怪我,都是我不对。”我的心里充满了歉疚。正当大家都在责备我的时候,只有您,奶奶,只有您拉着我的书,静静地说:“悦悦,不怪你,不能怪你,要怪就怪奶奶没照顾好你们……”奶奶您知道吗?这对于一个认为自己犯了滔天大罪的孩子来说,是莫大的安慰。奶奶,只有您懂得我这颗受伤的心。奶奶,此时此刻,我多希望时光可以倒流,再看到你心疼我的慈爱神情。

日子像指间的细沙,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落。如今您的心肝宝贝亭亭玉立地站在您的面前了,但岁月却带走了我们曾经相处的点点滴滴。

我三岁时,您五十岁,我十岁时,您五十七岁,我们之间的年龄差永远是四十七岁。但我每长大一岁,您就又老了一岁。我多希望,时光可以倒着走,让您再牵牵我的手……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