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小学生说明文1000字 广东科学中心 说明文作文

2022-03-05 22:40:00 栏目:说明文作文 来源:蘑菇文

今天,我们全校师生满怀喜悦的心情去参观广东科学中心。

科学中心分3层,第1层有售票厅、 游客服务中心、医务室、商场、积存处和咨询处。第2层是展览区、检票处和咨询处。到了第3层就是我们最喜欢参观的各类展厅和影院大厅了。

科技馆真大,从远处望去,它仿佛一艘正待启航的航空母舰;从空中俯瞰,它又变成一朵在蓝天下怒放的巨大木棉花。就是这个木棉花和航空母舰的结合体,总建筑面积达13.75万平方米,成为目前世界上展示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科普教育场馆。这里有很多特别好玩又很有意思的地方。

比如“人与健康馆”通过监视人体结构和健康的科学理念,以及生活方式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使我们了解一系列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当我走到行走姿态这里时,我才知道每个人走路的姿态,还有这么多的讲究和学问。也才知道我走路的姿态不是很正确。正确的走路姿势应该是:抬头、挺胸、收腹两眼平视;双臂下垂,摆动自然协调;两腿交替前移,膝关节不过分弯曲;步伐稳健均匀,不宜过大过快。当我了解这些之后,我暗暗下定决心,纠正自己走路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也能和我一样走路正确。

“儿童天地馆”是以12岁以下儿童为展示对象。通过湖动游戏、角色扮演,情景体验等湖动参与方式,让儿童观众在玩耍中发现周围世界里的科学现象。丰富童年的生活感知及经历。激发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

“人体操场”是通过我们在这个巨大的人体模型内的各种器官和系统里上下攀爬玩耍。在模型内的不同区域会有各种提示和功能展示,了解熟悉人体各个器官的并在玩耍的过程中体验这些器官的作用。

儿童科普启蒙互动剧<<拯救地球秀>>、<<历险记>>、<<机器秀>>三套秀是通过剧场演员运用一定的道具,让参加体验的小朋友,在有趣.刺激.幽默的20分钟的互动表演中,激发小朋友的好奇心。培养小朋友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达到科学启蒙的目的。

“飞天梦想”这里有太多让我们大开眼界的东西。我才发现我们的祖国多么强大。人类的智慧多么了不起。宇宙飞船可以把人载上太空。我们还可以通过加热非密闭性热气球里的空气,观察热气球升空,了解热气球的升空原理。

“数码世界馆”以计算机、网络、通信、数字娱乐为主要内容。展示信息时代的基本概念和尖端知识,体验数字乐园。感受“数字家庭”“数字产业发展”等信息产业发展趋势。

“感知与思维馆”通过我们的一系列感知活动。将脑科学、心理学等学科内容巧妙地结合起来,使观众在认识大脑,探索思维神秘领域的同时,亲历感知的奇妙体验过程。

“绿色家园馆”以岭南生态为背景。战胜自然生态环境及其变迁规律和人类不当行为导致的资源危机。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进而推动全社会开展新能源利用。环境治理,生态恢复等绿色行动,传播绿色文明。教育我们从小做起,热爱大自然。保护我们的地球,爱护我们的绿色家园。

参加科技馆让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用我所学的知识美化地球,美化我们的家园。

小学生说明文1000字 广东科学中心

说明文广东小学生科学中心

说明文作文 重阳节的习俗

重阳节习俗

吃重阳糕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周礼》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汉代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已差不远。蓬饵,想必也类似于黍糕之类。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据说,早年不家用发面饼夹上枣,栗诸果的,或以江米、黄米面蒸成粘糕饼,似“上金”、“下银”的花糕。

家乡的重阳节习俗

登高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记隋代风俗,已与后世近似。在南宋的《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由于重阳为秋节,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有称重阳节野游活动为“辞青”,与三月春游“踏青”之说法相对应。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这也是一个颇有诗意的名称。

陕北的重阳节习俗

在陕北正式收割的季节,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我国古代就有重阳“食饵”之俗,“饵”即今之糕点、米果之类。宋代《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清初莆仙诗人宋祖谦《闽酒曲》曰:“惊闻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成绿粉湿,明珠颗颗唤郎尝”。近代以来,人们又把米果改制为一种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将优质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掺水磨成稀浆,加入明矾(用水溶解)搅拌,加红板糖(掺水熬成糖浓液),而后置于蒸笼于锅上,铺上洁净炊布,然后分九次,舀入米果浆,蒸若干时即熟出笼,米果面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重阳敬老的最佳礼馔。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1989年,我国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重阳节习俗

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福建省重阳节风俗

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人们将优质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掺水磨成稀浆,加入明矾(用水溶解)搅拌,加红板糖(掺水熬成糖浓液),而后置于蒸笼于锅上,铺上洁净炊布,然后分九次,舀入米果浆,蒸熟出笼,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重阳敬老的最佳礼馔。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所以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在长汀县,农家采田中毛豆相馈赠,称为毛豆节。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