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不该丢弃的半命题作文600字 不该丢弃的良知 议论文作文

2022-03-05 22:38:00 栏目:议论文作文 来源:蘑菇文

2004年印尼地震引发海啸,有人满面同情地对我说:“印尼地震了,引发了海啸,那里的人真可怜……”

2008年,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强震,有人面带悲伤的神色,用沉重的语气对我说:“汶川地震了,祖国同胞正在受难,我们应该尽自己一份力……”

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引发海啸,接连而至的是一座座核电站的爆炸事故,有人兴高采烈地对我说:“你看,日本地震了,活该!”

是什么让善良的人能如此冷血地面对震级最高,灾难最多的一场灾害?毫无疑问,是历史,是一段黑暗丑恶的历史。但是,过激的行为和言语,与鲁迅先生笔下的《藤野先生》中的“爱国青年”有何差别?

有的人,一定是将良知暂时抛弃,埋没进了仇恨里,才错失了是与非的天平,假如这场地震发生在其他地方,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人文悲剧。

拿出我们的良知,掂量掂量,是与非,显然十分明显,那么,就拿出一小份同情与爱心,至少不要再幸灾乐祸,落井下石。

我们的民族是胸襟宽广的民族,是爱憎分明的民族。如今我们面对的是另一个落难的民族,即便是曾经的敌人——甚至可以说是仇人,也应拿出一份同情,至少是同情!这才是伟大的民族精神。

当然,给予同情,并不是意味着要忘记国耻!90后的我们,身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的我们,一定努力拼搏,建设祖国!东方奋起的雄狮——中国,一定可以用威严的觉醒与吼叫,震慑历史中所有的敌人!

拾回自己的良知吧!本就不应抛弃它,在良知的引导下你会发现,日本人民是无辜的,也是无奈的,灾难中的人民,他们在缺粮、油荒、辐射等危急中煎熬……

面对最朴实的人民,我们怎能无情?

良知本就不应被丢弃,在宁静的夜里,悄悄将他召回,并将一份祝福,捎给远方的那个岛国……

不该丢弃的半命题作文600字 不该丢弃的良知

丢弃不该作文良知命题

早岁应知世事艰 议论文700字

这世间有太多人年少不知晓生活的艰辛,在现如今安定的时代里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琢磨着缠绵悱恻而心灵相知的爱情,因正年少着不必忧虑于生计琐事,还时常矫揉造作地以一些幼稚的无病呻吟卖弄自己,以哗众取宠的那种小把戏来自恃与众不同。

正是因为其家长的过分溺爱,造成了现在很多独生子女的脆弱易折,在面对猛烈来袭的暴风雨时不堪一击,没有足够的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一些小事便可以委屈上许久,面对什么大挫折更是一蹶不振甚至寻死觅活。

这不过是空虚的心灵叫嚣着内心的渴望,难不成非要不劳而获才会感到满足?这确实如精神的世界缺乏了某种养分,故而如同什么病变。

但也有一些人在年少时便早岁已知世事艰,从小便遭遇坎坷,饱受磨难,毕竟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也又有谁能一辈子都不知愁滋味呢。

有些人我自犹怜,认为不幸凄惨的人那么少,为何偏偏自己便是其中之一呢。但实际并非如此,幸运永远不会无端施舍予谁,幸福终只应是靠自己争取来的,哪怕前路艰难险阻重重,我也想一路披荆斩棘,撷取胜利之花。

不抱以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亦不懈怠于每一刻光阴的努力,即便失去所有的信念,我也不会放弃继续走下去。

我之所以说出这么一番话绝不是因自命不凡,也不是仅在说空话煲一锅不知天高地厚的心灵鸡汤。我也曾在残酷的现实中被打击得体无完肤,在痛苦中艰难地努力着,却被毁去了最后一丝相信,亲眼见证自己构筑而成的信念,与理想交织成的观念被毁于一旦。

所以的执着以及成就,都可悲地贬作一文不值,不过是因我没能凭借我所擅长的心血取得名利,有偏偏在那时不善言辞,几乎从不为自己辩解什么,我的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终造成我在深陷入莫大的绝望之后身处如同浸没满痛苦的深渊,而无一人肯予我一零星的哪怕是施舍而来的关怀。

失去了一切信念,便以生命为筹码,不顾惜所付出的代价孤注一掷,只为能如愿以偿,才好死得其所。

早岁应知世事艰。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