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以文印心 议论文作文

2022-03-05 22:36:00 栏目:议论文作文 来源:蘑菇文

文乃是人间真情真物,意境的幽魂,以文印心,心境难成,翻然打问:你可知文是何物?

生性随母亲,爱读书、悟书,虽然没有写出什么可以流传千年的优美文字,但是曾有的作品,还是可以得到旁人的一声赞叹的。文学,一个深奥而又神秘的字眼,当我第一次接触的时候,一种陌生而又生硬的感念,直赴我的心田,涌现出的对它庸俗和无知,是那么的可笑和自嘲,更不用提起怎么样去写作了。

随着着岁月的流逝,我对文学有着浅显的认识,我开始疯狂的读书,体会书中的神圣气息。每每看完一个章节的时候,总是有着受益匪浅的感受,还在心中编纂了一篇读后感,回顾起来竟是那般真切。经年给我带来的文学的浩瀚和厚重,让我感到它的圣洁和奥妙,真的是不能一气呵成的把它领会,我也曾试着一步登天,但无论付出多少心血,流放多可贵的心力,依然无用。它如珠宝一般的璀璨,只有心灵同样精彩的人,才能把所有的精力全部都流入文学的阔绰的海洋,虽不易,但只要尝试了,定会收到它的回音。

文,不经时光积累,千百年来,一种似山水间风景的幽深文风。我就似江中的一片小舟,载着它的部分精华,一点一点地日就月将。如此一来,我也在不断的积累,必保我的文学一直见长,有时我的心情诉说对象就是一张白纸,把我所有的心扉全部都投献给那纯洁的纸张里,让它永远珍藏我的心魂。每当我看到一句或一篇可令人惊叹的文章时,我就会向往着好的素材的出现,那情感给我带来的震撼实在太大,我甚至会承受不住,时而屏息倾听它的心跳,当我灵感爆发的时候,我也就平衡了许多,风平浪静的生活,也是文学给我的一样安慰。

忧愁入脑入心,为何?还不是文学对我的漠然,当没有写作线索的时刻,就是我内心哭泣的时候,不然那忧愁怎能入脑又入心呢?我此时总结出一句话:以文印心,更迭情感,在海雨天风中,融化情愁,又觉悟,又遗留。像极了此时的心境,这般柔和与温厚的情愫,使我与文学有着时间的承诺,光阴不会在栖息,我也不能栖息,我便更痴迷留恋于它的风姿。

以文印心

以文

善于借鉴的我

每时都会有出奇的想法,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做法,善于借鉴别人的思想,总以为这样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生活上,我总是很关心外界的事情,觉得别人的言行和我有莫大的关系似的,每当我了解到他人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我便会努力学习与实践,有时还会记到本子上,以便时刻提醒着我。别人貌似错误的话语我会清晰的记得。所以,每当我干一件事情时,脑袋里会迸出信息:这是错误的,不能干。我便会立刻停止自己的行为。

当我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情时,我会想到: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很快就承认了错误,而不是“致死不屈”,家长和老师们都说我是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而我觉得我只不过是借鉴了别人的思想而已。

在学习上,我也经常借鉴前人的做法,所以家里买了好多的本子,为什么?当然是作笔记用的了,经常听别人说:“课前要预习,课上要做笔记,课后还需把笔记整理一遍”所以,光一门学科就需一两个本子,从早到晚,每天都埋着头整理笔记,可是,到了考试地带,学习不但没有长进,反倒还退步了,我搞不懂了,于是四处打听,上网寻求另一种学习的好方法,欣喜若狂的试用,可总是以失败告终,我想:难道借鉴对于学习毫无用武之地吗?

就当前几日的一堂政治课上,我才明白,借鉴是好事,但不能事事都借鉴,这样会失去自我本身的特点与潜智。

在借鉴的过程中,需要加入自己的思想成分,因为每一个人自身的修养是不同的,他人成功的方法对自己来说未必是管用的。我们应当根据自身不同的特点来选择自己的路。

必须时刻铭记着借鉴只是借用别人的东西来为自己挖掘道路的工具,这成功的道路还需自己来走过,走完。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