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议论文作文

2022-03-05 22:34:00 栏目:议论文作文 来源:蘑菇文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先贤早有言“无用之用,是为大用”。可今人多已不懂“无用”的“大用”了。
看看身边,学钢琴绘画是为了考级;上大学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学英语是为了职称、百万国考大军公务员热…… 面对这样“有用的学,没用的不学”的教育,卢梭认为这样“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华夏文明,浩浩汤汤,历经千年,儒家强调的“六艺”,至圣先师孔子认为有德比有才更重要。美德、品行、信仰、传统文化等直指精神内核,看似几乎没有一点实际用处,却是精神领域、人文领域里的无价之宝。记得陈蔡断粮时,孔子在困厄之地仍弦歌不止,信仰如此坚定。“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正是这不足果腹的学术擎起东方新天地。当下人类苦苦经营几个世纪的启蒙圣殿因“无用”而风雨飘摇,繁华声浪中奏响文化挽歌,文学日渐式微。莫言在获奖的采访时说道,“文学不是粮食棉花……文学就像头发。那挖出的上千年的古墓,连骨头都成泥土了,唯一存下来的是头发……”“大用”正蕴藏在这些“无用”之事里。我们呼唤历千年而不朽,穿透心灵,引领高贵灵魂的文化。
放眼世界,我仿佛看到了高加索山脉托尔斯泰隐绰的身影;多瑙河畔大诗人荷尔德林的吟行;美国瓦尔登湖旁的梭罗;在“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里的狄更斯,美洲神秘的土地的马克西姆…… 他们用精神的力量托起了一个个时代。正所谓“无用之用”,甚至“无用大用”。当下现代的西方文明每年也会培养出几百万个细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熟读《理想国》、《荷马史诗》等富有人文素养的公民。这种深厚的人文思想建筑起来的高墙任一万个好莱坞也是击不破的。正是“无用于事,却有用于心”。
回到现实,“考大学是为了好工作,读硕博是为了更好的工作”,这些想法过分强调“有用”,我们应该脸红;“文科生不爱学数学,理科生学史哲多此一举” 这些想法忽视“无用大用”。熟不知爱因斯坦钟情小提琴,钱学森的艺术修养也很高,恰是艺术的形象思维助力他们激发出创新的火花。文科生加强抽象思维培养,理工科学生充实人文底蕴,无用之中蕴含着“大用”。如此才能更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无用之用 是为大用。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之用无用大用

过去与未来

过去与未来
在我记忆的深处的秘密宝盒里珍藏着的不是自己成功时的喜跃心情,也不是与父母相亲相爱的情景,而是一条弯延崎岖的小路
这条路是村子里的交通要道,路的两边是大片大片的农田,春天路两边开着金灿灿的油菜花,走在路上仿佛置身于一片金色的海洋。秋天,玉米脱下它绿色的外衣,把它那瘦弱的身体藏在它那破旧不堪的枯黄色的大衣里,只留它那纤瘦的身姿在随风飘荡,在晨曦中,它显得那么的苍老,它瘦小的身驱被狂风吹倒在地,东倒西歪,一阵阵微风带来了清脆如铃的笑声,原来是大婶们来把她们的宝贝带回家了不得这可是农家人一年的经济来源呀…
炎热的太阳烘烤着大地,人们躲在那稀疏的阴凉下,谈着家常,她们总是说:“谁家的女儿嫁给了谁,东村的二狗子家盖了新房,西村王大爷家的草房被大风掀了盖…’随着太阳的西斜,黑色帷幕渐渐下落,伴随着渐行渐远背影小路又变成了一位文静温和的少女,在这万籁俱寂的深夜中守护农家的血汗.
小路伴随着我成长,真是女大十八变,小路一改以前的面貌,像一条白色的丝带悬挂在山腰上,路边桃红柳绿,百花争艳,大爷大妈坐在树下,下象棋,谈家常,他们的话题总是围绕着国家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富强…
一首《好日子》唱出了所有中华儿女的心声:“房子大了,电话小了,生活越来越好…”毛主席曾说过:“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是啊,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成果,都是革命先辈用血水和汗水浇灌而来的,回想过去,那些为保护我国领土不受外人侵略与侵略者生死相搏、做殊死斗争的那些英雄们,我们难道不应给予感激吗?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道路上,倾注了多少革命战士的心血.第一艘载人飞船登向月空;第一次打破男子一百米栏的记录;第一次在我国成功举办和谐亚洲的奥运会;让我们看到了时代在变迁,中国在进步,在这条艰难的道路上,有太多的第一次,有太多另人兴奋的时刻.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祖国和人民共同努力和发展的成果,我愿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愿祖国永远和平昌盛,祖国我永远和您在一起。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