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

2022-03-05 22:26:00 栏目:读后感作文 来源:蘑菇文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叫做《圆明园的毁灭》。

这篇文章讲述了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后英法联军侵略圆明园,将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化为一片灰烬的过程。

当我读到“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还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这句话时,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昔日圆明园的盛况。语文老师告诉我们,以前清朝皇帝是不能随意外出的,要整日守在皇宫,所以他们只能把喜欢的景观“搬”到皇宫里去。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犹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揽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读到这句话时,我感到非常自豪,也见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读到这一自然段时,我非常愤怒,在憎恨英法联军的同时,也惋惜圆明园的毁灭。

读完这篇文章,我觉得如果清朝当时没有刚愎自用,与其他国家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或许圆明园就不会毁灭。我查找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英法联军侵略后,将抢来的十二生肖铜像拿去拍卖,我们中国人需要花钱才能拿回我们自己的东西。现在猪首、马首、鼠首等已经回到了祖国,但龙首、蛇首等还在国外。将来,我一定好好学习,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圆明园读后感毁灭

勃沙特的长征观后感

长征精神永驻我心

静静的,静静的,远处盛开的桂花飘来悠悠的香气,回忆着几十年前的传奇经历。这就是我们今天观看的电影《勃沙特的长征》中的开头。

勃沙特在回到教堂时被红军误以为内奸抓了起来,这使勃沙特十分生气,但是他们的团长却把勃沙特松绑了,把他关进一个屋子里,而另一边因为地图太小,却冒死抢回了一张大地图,可是因为全是洋人的文字,这时的红军苦恼不堪,勃沙特起初选择中立,但还是为他们翻译了三个名称,就不在翻译了,于是长征便开始了,勃沙特在和红军长征的过程中,翻山越岭,经历了各种战争的残酷,团聚的喜悦与离别的忧伤。在最后那对父子为了摆“王”字干扰敌机信号而壮烈牺牲时,勃沙特彻底改变了中立思想,并帮助红军翻译地图,这也为他们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最后他们为勃沙特的送行。

《勃沙特的长征》运用了幽默风趣的语言将一个个人物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又用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来突出故事的主题,可谓是笑中有泪,泪中有乐。在这部电影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无数的英雄前辈坚定的信念,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个个骁勇善战,机智勇敢,不畏生死,誓死捍卫尊严。他们为干扰敌机信号来摆“王”字时的英勇身影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那“桂花的香味”又何尝不是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中散发的阵阵迷季。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大家要学习红军那种无私奉献,不畏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制定学习目标,坚定信念,不怕困难,听从老师的教导,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生。

让长征精神永驻我心,激励我不断前行!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