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勃沙特的长征观后感 读后感作文

2022-03-05 22:26:00 栏目:读后感作文 来源:蘑菇文

“青山不老埋忠骨,绿水有情祭英魂,红军精神放光芒,星火相传励后人。”11月29日晚,学校组织我们看了关于长征主题的电影。其中《勃沙特的长征》这部电影更使我为之震撼,观看之后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勃沙特与红军,一起走过艰难的旅程,其中张大狗的形象给我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

一个15岁的孩子。不畏惧国民党的邪恶势力。当红军的地图落在国民党手中时。他毫不畏惧,带着必死的决心,英勇地来到国民党的办公处。装作投降国民党的样子,混入到内部,并小心翼翼地把地图送回到红军处地图,给红军帮了大忙,一次当红军的队伍,正往前走时。空中来了两架战斗机,准备偷袭他们。张大狗看到后,赶紧用望远镜观察敌方的状况,发现敌方的阵地上有一片用白布摆成一个“王”字,他当时想也没想,就跑到别处去要白布,为了给敌机制造混乱,以挽救几百个红军战士的生命,他不顾枪林弹雨,跑到阵地前摆放“王”字旗,结果还未摆好,就中弹牺牲,他这种“牺牲小我,保护大我”的行动,彻底感动了我。是什么让他亳不畏惧?是信仰!以前我们的国家很落后,为什么会落后?是因为我们中国人没有信仰,可现在,中国正在一步一步的变好,一步一步的变得强大,这每一步的变化,不正是我们中国人有共同的信仰吗?不同的人,有着同一个信仰,会迸发出多么强大的力量,当你有了信仰,一切困难的事都会迎刃而解,从而支撑着你。

《勃沙特的长征》从一个外国人的独特视角看待长征,并通过展现红军将士与勃沙特在理想信仰上的碰撞交融过程,生动再现了红军当年克服艰难险阻、寻求革命胜利的历史图景,阐释了长征是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这一宏大主题。

看完这部影片,我深深的懂得,一个人活着必须要有他自己的信仰,为信仰活着。托尔斯泰认为:信仰,是人生的动力。诗人惠特曼说: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习总书记讲“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此刻,我心灵深处为红军先烈们矢志不渝的信仰而震撼。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同样需要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要弘扬长征精神,继续进行新的长征。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学习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信念、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勃沙特的长征观后感

沙特长征观后感

西岭雪观后感

今天,老师带着我们观看了《西岭雪》,观看完这部影片后,我深有感触,那长长的藏羚羊角,鲜红的鲜血和那小孩子的哭声,都使我历历在目,而我也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动物!

影片一开始,便只见漫天飞舞的雪。一个小孩偶然间捡到了一只小藏羚羊,并一把把它抱起,打算去找阿爸,却来到了藏羚羊群。小孩跟藏羚羊玩了起来,他一会儿跑这,一会跑那,笑得合不拢嘴。多么幸福、温馨的画面啊!人和动物,不应该是这样吗?

可这时,几声枪声打破了美好,小孩发现是阿爸,连忙冲了过去。不幸发生了,他掉进了沼泽里,正当他逐渐地在沼泽中下沉时,藏羚羊的头羊出现了,它把它长长的角伸向小孩,示意让他抓住。小孩一把抓住,才使身子不再下沉。可这时,残忍的狩猎者开枪了!他们肆意地开枪,一只只藏羚羊倒下了,它们流下的鲜血染红了洁白的雪,那只头羊也中枪了,可它还在奋力的救那个孩子,狩猎者又开了一枪,它倒下了,而那孩子也陷入了沼泽,使那些狩猎者后悔不已。

看到这,我想起了有些人为了自己,肆意伤害动物。他们大量地购买狐狸、狼等动物的毛,使自己暖和、美丽。但这种行为,不就等于残杀动物吗?因为,有买卖,才有伤害。

看完了这个视频,我的心里十分愧疚,动物应该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关爱它。不是吗?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