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

2022-03-05 22:24:00 栏目:读后感作文 来源:蘑菇文

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我感到无比的愤怒与惋惜。这一把大火不仅仅烧了圆明园,烧的更是黄皮肤人的尊严。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始建于一七零九年,到一七四四年基本建成。里面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如此宏伟的建筑却于一八六零年被野蛮强暴的英法联军抢劫一空后,放火焚烧,最后只剩下残垣断壁。

这是多么令人愤恨呀!当时清政府无能,不能与英法联军抗衡。让许多中国人民只能握着空拳,眼泪汪汪地看着这座万国之园化为一片灰烬。

这使我想起前些年香港的拍卖会,它拍卖的是圆明园中十二生肖喷泉中的兽首。爱国人士和华侨他们花了高昂的价格才买回来这几件国宝。这本就是属于中国的东西,我们有理由拿回来,却只能买回来,怎能不令人愤怒?

每一位炎黄子孙都不能忘记昔日屈辱的历史,更不能忘记侵略者把辉煌付之一炬的伤痛更不能忘记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铭记历史不是为了雪恨,而是为了记住耻辱,记住教训。贫穷就要受欺负,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万众一心,使国家强盛,民族兴旺发达,历史的悲剧才不会重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圆明园读后感毁灭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一篇课文,非常感动,也受益匪浅。

课文讲述了作者季羡林在德国留学时,发现德国人非常爱花,家家户户都在阳台上种着花,只是花是向外开的,在家里只能看见花的脊梁。人走在大街上抬头一看,五颜六色的花在家家户户的阳台上盛开,美丽极了,汇成花的海洋。

作者问过他的女房东:“这些花是给别人看的吗?”女房东很平静地说:“确实这样!”表现地很平常。

很多年后,作者再次来到德国,来迎接他的人问他:“你看这里有什么变化吗?”作者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没有变。”这说明爱与文明已经成了德国人的一种习惯。

这不由得使我想到,我们中国原来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现在国外很多景点上的警示语却用中文写的,如“请不要随地扔垃圾”,“请不要随地吐痰”,“不要在文物上乱刻画”……这些都说明外国人觉得中国游客是很不文明的。我们要重新树立文明形象,要具有德国人的这一种精神境界。

做人不能太自私,要多为别人着想,要做到“我为人人”。有一次,我在等公交车,终于来了一辆车,和我一起上车的还有一位老奶奶。她一上车,车里就站起了一位青年,把老奶奶扶到他的位子上,老奶奶下车的时候,这位青年又把这位老奶奶扶下车,老奶奶满口答谢。等这位青年上了车,全车人都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他,这位年轻人也很开心,这使我想起了一句谚语“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当一个人随手丢垃圾时,所有人都会扔垃圾,当一个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时,所有的人都会跟着效仿。所以我们要从自我做起,做其他人的榜样,倡导社会好风气,传播正能量。我们要学习德国人这种为他人着想的精神品质,使社会美好和谐。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