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百家讲坛观后感1000字 百家讲坛观后感 观后感作文

2022-03-10 08:00:00 栏目:观后感作文 来源:蘑菇文

回家有一段时间了,除了和哥们在一齐抽烟,侃大山,就是看电视了,说实在的啊,电视上是真的没有什么好节目啊,电视剧还是以前那几个,翻来覆去的,这帮电视台也不明白烦不烦,一部春光灿烂猪八戒,每次放假在家看电视都能看到它,或许是它足够经典吧,但是再经典的看来看去,真是倒胃口!

拿着遥控板,把所有的电视台循环一遍,就是锁定不了要看的节目!前些日子,也就是几天前吧,cctv10的百家讲坛把我吸引住了(真是不容易啊),那里正在由北师大第2附中的高级教师纪连海(当时我怀疑他跟他要讲的主人公有血缘关系,要不然他怎样研究的那么透啊!)正说纪哓岚。提起纪哓岚,估计很多人会想到由张国立,张铁林,王刚这个铁三角倾力奉贤的铁齿铜牙纪晓岚123。但是纪老师口中真实的纪晓岚但是跟电视荧屏上的纪晓岚出入很大啊,能够说的上是天上地下,也正是这点把我牢牢的固定在了cctv10的这个百家讲坛的节目中,我每一天例行公事般的12点45准时收看,晚上的重播也不放过!

其实当百家讲坛这个节目开门见山的指出很多纪晓岚本人跟电视上的他截然相反的事实的时候,我并不觉得意外,毕竟电视剧是门艺术,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那里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夸张。但是当把这些事实再跟电视剧里的情节一对照,觉得是很有意思的事,既能加深对纪晓岚这个历史人物的了解,又能锻炼一下自己的思维,何乐而不为呢!

首先,电视剧里张国立塑造的纪晓岚是个刚正不阿的大臣,但是真实的纪晓岚呢,走漏风声,阻止朝廷抄查卢见曾,刚开始还觉得有点莫名其妙,他何必救卢给自己找麻烦呢,之后明白了,他的大女儿嫁给了卢的孙子卢荫文,且不说他和卢见增有亲戚关系,就算他不为这个救卢,他也得为他的女儿着想吧,万一乾隆一怒之下对卢见增株连九族,老纪的大女儿肯定也会上断头台的,所以他务必救他女儿的,无论是看在他与卢是亲戚的关系,还是为了救他的女儿的父母心,他这样做是贴合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亲情至上的一种为人处世的宗旨吧!在我们国家最不好还的债是亲情债,最不好过的关也是亲情关,历史上的那些在官场上铁面无私,六亲不认的大臣能有几个,或许会想到包拯,那也是个艺术塑造的人物,一切都是未知的。

纪连海说过这么个纪晓岚的讽刺别人的故事,一个中书科想请教他对个对子,上联是:水部失火,金xx大兴土木!这个中书科是南方人,但是却长的像北方人,纪就对:南人北相,中书科什么东西!你说可气不可气啊!而铁齿铜牙纪晓岚里应对这个也有描述,但是不是这样的,对于这个细节我记得很清楚的,电视里面是和申给纪出的这个上联想刁难一下老纪,老纪看看和申,张口就说:北人南相,和中堂什么东西!哈哈,当时和申这个大贪官立马无语ing!  唯一遗憾的是,关于老纪的故事要到3月才能继续了,那时候我就开学了,看不上了,我也无语ing!

百家讲坛观后感1000字 百家讲坛观后感

观后感百家讲坛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1800字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

《辛德勒名单》真实的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护1200名犹太人免法西斯杀害的,真实的历史事件。

影片开始,犹太人围立桌旁衷情圣咏的心声是传统的祈祷仪式,摇曳闪动、集束不定的烛光随着合声的减弱渐渐被黑色吞没。影片由彩色切换为黑白两色的画面。贯穿影片始终的凄惨哀惋的小提琴独奏和几近无伴奏的混声合唱给出的强弱和谐依然不失圣咏的曲式,一位小女孩衣裙上的红色亮点短暂的跳动给出的生命色彩仍然不忘立虹为记的永约。影片结尾处伸开的地平线上,圣咏的基调展开世俗的旋律拥过来黑压压的一群人,画面果断地转为彩色的鲜艳,横扫一切的光明,“我使云彩盖地的时候,必有虹此刻云彩中,让世界五颜六色。”

或许在开始的时候,奥斯卡。辛德勒并不是为了救犹太人而开设工厂的,正因毕竟他是一个商人,一个精明发战争财的人,他选取犹太人做工人,是正因他们是最便宜的劳工,开始的他便是为了获取更多利润这个目的。这些犹太人得到搪瓷厂的一份工作,因此也就得到暂时的安全,没有受到杀人机器的肆虐,辛德勒的工厂成了犹太人心中的避难所。车间标语  奥斯卡。辛德勒,一名纳粹分子,他就应早就知道德国人建造的火葬场及煤气室,早就听说,浴室和蒸气室的喷头上流出的不是水,而是毒气。他早就知道犹太人遭受纳粹军队的残酷逼害——电影中有一幕:一列列火车,一节节车厢载满了犹太人的衣物——他们的鞋子,他们的金器,他们的衣服,成堆成堆的,堆成好几座小山,当一把一把金牙仍在验收员面前,他摆出一副厌恶又无奈的神情,之后便是拿起放大镜验证它的真伪……并不是所有的德国人都仇视犹太人,那个验收员心中就应有些为自己身为德国人而羞愧吧。

奥斯卡。辛德勒就应也有这种感受吧,1943年,克拉科夫犹太人居住区遭受到的残酷血洗,他偶然地在远处看到了这一幕——无数的犹太人被从家中赶到了街上,一阵阵枪声之后,一群群犹太人倒了下去。入夜了,以为安全了的犹太人从各自藏身的地方"走"了出来,从地板下方,从床铺下方,从钢琴中……但是他们还没来得及呼吸一口安宁的空气,耳边又响起了枪声……血从天花板上渗出,从床铺下流出……一位德国指挥官悠闲地弹起了巴赫的乐曲……其时,一位德国军官对辛德勒说:"这天是历史的时刻,这天将会被纪念。600年前,犹太人到科拉科落了脚,他们在商业、科学、教育、艺术上兴盛起来,他们一无所有的来,一无所有,却发了迹,六个世纪,构成了犹太人的科拉科,到这天晚上,六个世纪的历史成为谣言,它们从未发生过,这天才是历史。"

“这天是历史的时刻,这天将会被纪念。”

是啊,是会被纪念的,是罪证的印记!犹太人的鲜血染红了大地,更震撼了我们,生命的消逝是如此的轻易,那个遥远的年代——犹太人的生命无法由自己掌控,不必说,那站成一排的人们被同一颗子弹穿过节约出一堆可悲的尸体;不必说,那两鬓斑白的老人被年轻的手掌呼过回响出一种人性的泯灭;不必说,那些堆成山的尸体被烈火无情的吞噬焚化出一片窒息的血色;不必说,以前天真无邪的孩子为了生命和延续只能躲到臭气熏天的粪坑里;不必说,一支发不出子弹的坏枪对着老人的脑袋不停响起,甚至不知道哪一发会真的射出他只能这么无力在死亡线上等待……我们啊,生活在安逸的年代,从没有想象过那战火硝烟的年代是怎样的一回事,只是浅显地了解当中的皮毛。我们能够握住我们自己的生命,生存或死亡由我们自己来选取,那时的犹太人呢?他们不能!

残酷血洗,揭示出纳粹分子的丑恶,那时多么的令人气愤,生命在他们眼中到底是什么!(lz13)辛德勒醒来了,他的良心使他脱离魔鬼的行列,那时的他只有一个想法:尽可能更多地保护犹太人免受奥斯威辛的死亡。于是他制定了一份声称他的工厂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工人名单,透过贿赂纳粹官员,使这批犹太人得以幸存下来。

获取暴利之后的他曾对他的妻子说:“我敢说那里的人,他们不会轻易忘记辛德勒,他们会说;'奥斯卡·。辛德勒人人都记得他,他做出了杰出的事,他能做别人所不能的,他空手来到那里,带着两只旅行箱离去,装满了世上的财富。”说那番话时,他追逐的是金钱,但最后他得到了比金钱更可贵的财富——永恒。

施义的与受益的相互感激成就拯救的历史——人们是永远都不会忘记的。

战争结束了,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与犹太人告别。那时辛德勒哽咽地说:“我花掉了太多钱……我本能够……这辆车--十条命……这枚胸针--两条命……”他,认为自己做得不够。

“我本能够救出更多人的。”

那一刻,心里那道情感的防线很轻易的垮掉了——为他所感动,他已经很发奋了。“你已经做了很多。”犹太人Stern安慰道。

影片结束时,是辛德勒的坟墓,那些在战前以前获得辛德勒救助,而几十年后已步入暮年的犹太人,以及他们的后裔代表先人走过坟墓,都在墓碑上放一个代表"感恩永远不变"的石块作为敬礼。

那一纸名单证明了生命的永恒,那一枚指环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着灼目的光芒,“救人一命等于救全世界”,那是多少条生命啊,长眠在耶路撒冷的的辛德勒,用财富买到了永恒,成为永不被遗忘的记忆,这是生命的证明!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