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摩登时代观后感700字 摩登时代观后感 观后感作文

2022-03-10 07:48:00 栏目:观后感作文 来源:蘑菇文

《摩登时代》是讲一个工业时代的故事,其中讲述个人企业与追求个人幸福的冲突。这一句话揭开了电影的序幕。正如这句台词说的,影片一开始的画面就是一群羊跑过,一群人拥挤着跑进工厂,似是前方有无限的光明,宽大的通道,足够的空间在等着……不断想向前冲,不断的想穿破“拥挤”、黑暗……

影片讲述了二十年代的美国,正值资本主义走向垄断,机械大工业高速发展,资本向少数垄断财团手里集中时期。资产阶级队伍逐渐壮大,对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无产阶级进行不尽的压榨,工人的身体和精神都被折磨着,但还是努力的想冲破这个不可能冲破的牢笼,而那些资本家只顾本阶级的利益不断的不断的要工人工作工作……。影片的主人公查尔斯正是当时工人中毫不起眼的一员,他在一个厂房里日以继夜地工作,但那些资本家还是要求他们加速加速。重复繁重的工作压得他喘但是气,当他把人们的鼻子当成螺丝钉来拧,当他把盘子当成螺丝来拧,当他想把扣子当成螺丝来拧,当……,这些种种引人发笑,更引人深思。

当他因被一妇女被告于警察而被追时,当他被工作折磨得精神短路发疯时,当他被那台机器折磨得一塌糊涂时,有谁流露了同情、怜悯之情,有谁关心和安慰他,没有。这就是部压榨。

查尔斯尽管贫穷,但却很善良。当他从精神医院出来后,他在路上救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女孩。这也是他。

在这样的时期,他们的命运是一样的。只会一向被歧视,被压榨,被……。可能是命运,也可能是缘分,使这两个人相遇了,一个是受工作压迫而发疯,一个是失去父亲和姐妹,受饿不得以去偷面包,两个可怜的人终在那次面包事件中有了交集。当两个人再次在警车上相遇时,他们彼此都对对方有了好感,可能是同样的命运,亦或是同样的坚持吧。经两个人的努力,两个人终从那个“牢笼”里逃出来了。但是就他们的努力终究是逃不出的那个“牢笼”,无底的洞啊。

摩登时代观后感700字 摩登时代观后感

观后感摩登时代

小人国观后感1500字 小人国观后感

《小人国》是一个反应儿童内心世界的纪录片,没有华丽的技巧,远景和近景相结合,真实地呈献给观众幼儿园王国的故事。每一个小故事都会引我们发笑。为什么会笑呢?孩子们的举动有时候很奇怪,我们都很惊讶,他的话语略显成熟,高于自我的年龄特征。发脾气也很像大人,却又十分可爱。每个孩子都是捣蛋鬼,他们总是不按大人的思想,不听话是我们贴给他们最多的标签。而在巴学园内的大李老师是如何对待这些不听话的孩子呢?

整个电影都能够传达出一种教育理念:尽量还孩子自由,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孩子规则和道理的教育。显然,这种放养理念在中国被理解需要时光,虽然被很多人拥护,但也受到很多人的质疑。放养理念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的,只有这样,才能明白何时放,何时收,能否自如那也是实践的结果。

众所周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每年春天人们都会修剪树枝,抑制其徒长。育人也是一样,树立榜样也要纠偏。一味的由着孩子自我的“个性”发展,结果会怎样呢?何时给予“纠正”才算科学?

也算是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观看着一个个很好看的故事。“着墨”最多也是最经典的就是池亦洋,他个头最高,每次都会捣乱,而且很霸道,经常“欺负”其他孩子,上课还很不老实的抱着课桌晃动,结果砸到自我的双脚后哇哇大哭。对他,老师没有一声呵斥,和他心平气和地沟通,引导他认识到自我的错误,直到他在反思角里说错在了哪里,才让他回归到幼儿园团体活动中。

随着时光的转移,我们看到了池亦洋身上的变化。有一天,两个孩子打闹了,都指责对方动手打自我,池亦洋把老师原先给他沟通的那一套用在了那里。他让先动手的那位给哭着的小孩说“对不起”,而且要真心诚意哟。他指挥大家在沙坑里有秩序的匍匐前进,练习“棍法”,组织排队跑步,敬礼唱国歌。这么简单的画面真是让人感动。这时我想到了杰克·韦尔奇,他中学毕业后没有到哈佛之类的名校,而是只进了马萨诸塞州大学,在那里建立了很多很多的自信,开启了管理之路。

而池亦洋的身上有太多太多的自信心,有时候有点过于自负,敢于向规则挑战。这样一个捣蛋鬼也受到了家长们的“排挤”,投诉他欺负自家孩子,这样一个学生放到小学或者中学里,老师们会很嫌弃,但是大李老师很坚定地说池亦洋身上有很多闪光点,她们不会放任他不守规则,连续2-3个月内欺负其他孩子,这个承诺让池亦洋继续留在巴学园度过快乐的时光。大李老师是慧眼的伯乐吗?我猜想她内心坚定地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天使身上都会发光。

镜头里的春夏秋冬,四季变换都是跟随着一个女孩流转的。她就是辰辰,我给她取名“幸福的等待”,不管天气如何,她要等到南德来了才进去,个性依靠南德,喜欢和南德在一齐做的任何事情,不喜欢说话。我想:她这样内向,上小学要分别的时候她要如何渡过呢?没有了朋友,没有了南德。结尾大李老师找两人谈话,两人要分班了,辰辰要过新的生活,离开南德的生活,没想到辰辰同意了,还和大李老师握手。她是否会悲哀,会的。只是她还不会表露出来。她的想法相比较较成熟,她会理解现实,如同她等南德时那样坚定。我很佩服她的坚定,她的简单,成人的世界里是很少有的。

坤坤,一个才两岁的孩子,喜欢动。把球、孩子们的鞋都扔到垃圾桶里,看到珠帘子,要用手抓住摆来摆去,把玩具筐里的白珠子撒一地,还开心地做出各种动作和珠子们嬉戏玩耍,把柜子里摆好的东西一个个打乱掉。如果你有个这样的“熊孩子”,是不是都头疼死了。我想我也会的。从他的表现会不会觉得他很喜欢探索发现,会不会顺理成章的以为这孩子“聪明”。

此刻我反而觉得学到的语言都不能描述孩子们的行为了。他是不是只是觉得好玩,不能用语言清晰地表达想法,才会做出各种各种的动作。而孩子们的动作和哭闹一样是一种信号,老师们需要发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小人国是孩子们的乐园,有各种各样的孩子,他们都是天使,都很可爱。我们内心这么觉得,现实中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孩子,遇到有问题的孩子,是否还和以前一样,站在自我的角度来思考呢?让我们好好修炼自我吧,透过修炼,让自我离孩子更“近”。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