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小爸爸观后感700字 小爸爸观后感 观后感作文

2022-03-10 07:36:00 栏目:观后感作文 来源:蘑菇文

最近很火的一部剧《小爸爸》票房突破13亿,以其独有的视角透视了独具这个时代特征的血肉亲情。当然男主角、情感大片演员文章也以他独特而打动人心的视角,带着我领略了一段深深的父子情。

剧中最引人怜爱的无疑是小男主角夏天。幼年丧母的他年龄虽小,却以时尚而略带小成熟的形象出此刻大荧幕。“于果”是他被迫对爸爸的称呼,真的难以想象他心中到底充满了多少对于果的爱,可能源于他的妈妈,也可能源于他本身作为男孩对父爱的无限渴求。他的所作所为超出了本身年纪应有的情商,让我觉得这么一个稚嫩的孩子,哪来的勇气与勇敢.有一段剧情让我感触很深,在他舅舅准备带他回美国的那段日子,他绞尽脑汁想出各种办法能够延长呆在国内的时间,可最后的选取也难逃他只是个孩子的局限,他洗了冷水澡之后用冷风吹自己湿漉漉的小身体,结果必然是重感冒,对他来说也确实到达了自己的目的,也恰恰因为这个并不成熟的举动,让我觉得孩子的世界是那么真实,那么珍贵,那份情感像一汪清泉能够净化每个人的心灵。再说大男主角于果,不熟的人感觉不靠谱,熟悉的人那是真哥们儿。由刚开始对从天而降的夏天赤裸裸的排斥,到最后只身一人跑去美国打官司要儿子,谁敢说他不重情不重义最近流行的一句话说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那于果必须想对儿子说待我官司打赢,儿子与我归家可好只是不是儿子不想归,而是法律不允许。一个在中国月薪2000的汽车修理工,一人跑到美国打工求生,不懂法律却寻找一切可行力量打官司要回儿子,在那一场不可能赢得官司中,于果以最为真挚、刻骨铭心的大爱感动了评审团成员,创造了美国法律界的特例。

儿行千里父母忧。如今我已离家三年,也是到这几年才能体会血肉亲情的至深、至真,那是刻到骨子里、流淌在血液中;也是到这时才明白这些年父母养育恩情的无言、无私。《小爸爸》,我感受了爱。

小爸爸观后感700字 小爸爸观后感

观后感爸爸

作文观后感1700字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

怀着复杂的情绪看完了整整两个小时的电影《卢旺达饭店》,这哪里是电影呀,这明明就是一个时期人们真实的生活写照。

自19世纪中叶以来,卢旺达相继沦为英,德,比的殖民地,二战结束后,卢旺达成为联合国托管地,但仍然由比利时统治。自殖民统治以来,占15%的图西族人便被殖民者刻意树立成管理者,而胡图族人则成为被统治者,挣扎在生存线上。两族的贫富分化在1959年酿成了两族之间的大冲突,胡图族农民奋起反抗,将当时的卢旺达政府赶下了台。1990年,侨居在乌干达的图西族难民组织与胡图族政府军发生内战,在周边国家的压力之下,两国在1994年签订了和平协定。但就在4月6日,卢旺达总统的座机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附近被击落,卢旺达胡图族总统因飞机失事而命丧黄泉,空难在卢旺达国内引发了胡图族与图西族两族的互相猜疑,被胡图族种族主义者控制的电台煽动胡图族人铲除图西族人。极端分子所控制的报纸电台等媒体不但鼓吹暴力还煽动仇恨外国人。当卢国总统的座机被击落时,这些媒体渲染是图西族人串通目的是为了不受限制地屠杀,驱赶图西族人,以到达阻止图西族分享政府权力的目的。民族矛盾越演越烈,当驻在卢国的比利时军队奉联合国之命保护卢国总理时,被宣传成帮忙图西族人策划屠杀胡图族人,并残忍地杀害了被他们称为侵略军的比利时士兵。其卢旺达女总理和3名部长,在此后的100天里面,阳光明媚的卢旺达共有91万人被屠杀,其中94%是图西族人。

屠杀开始后,美国由于在索马里“黑鹰坠落”计划的受挫而选取置身事外,比利时宣称为了保护自我维和士兵的安全,撤出了全部的部队,联合国也仅仅保留了二百余名士兵负责调停。直到屠杀的事实在西方构成了巨大的政治压力的数月以后,联合国才重新增加了维和士兵,但此时的卢旺达已经哀鸿遍野,惨不忍睹。

看了电影之后,我觉得很难过。个性是我从网上看了这个真实的事件的整个过程之后,我突然觉得自我很庆幸。因为我从出生就一向生活在一个相比较较安定的社会中,而且自我眼中所看到的大部分是完美的,此刻祖国呈现的基本上是如新闻中所说的各民族团结友爱,共同繁荣发展。

我个人性格很好,所以我也是个理想主义者。我期望一切和谐。在看影片的过程中我一向都想流泪,看到以前一齐生活的两个民族之间发生大规模的屠杀,胡图族人手里拿着屠刀,他们毫不犹豫的把刀砍向手无寸铁的图西族人,甚至是小孩。我试着想象要是这种情景在我身边发生,我旁边不一样民族的邻居突然把屠刀指向我,那该会发生什么。

和平有利于人民,还是战争与仇杀有利于人民,只要头脑正常的人都能够分清楚。如果一个国家内不存在专门针对少数民族的歧视和压迫,那么一个民族独立与否,对民族内的老百姓来说没有太大区别,生活还是要那么过;但对少数分裂主义政客、野心家就不一样了,他们能够当“总统”、“总理”、“部长”,能够飞黄腾达,因此挑唆民族分离情绪永远是这些人的首要选取。任何人无权拿着人民的生命去冒险,无论他有什么借口,什么托词,多么受某些团体的拥护,他都没有这个权力。

民族之间的冲突无非是文化的冲突。文化之间冲突的实质,并非各个礼貌天生地有高低贵贱之分,而是礼貌程度的不一样。每一种礼貌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属于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无论是基督教礼貌,佛教礼貌,伊斯兰礼貌还是儒家礼貌,都曾有过自我的辉煌与灿烂,也都有过衰落和低迷。每一种礼貌都丰富了人类的思想宝库,但同时每一种礼貌都有它的不足和局限。在几千年的演化中,有一些礼貌被历史的长河湮没了,有一些礼貌则被其他礼貌消灭了——这不是人类的胜利,而是人类的损失。人类就应加强互相交流与合作,从不一样的礼貌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任何自封为“绝对真理”、想独霸天下的想法,都只会引来战争与仇恨。人类进入礼貌社会以来,我们实在是见到了太多的血泊,仅仅在二十世纪,就有几亿人死于自我的同类之手。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礼貌的倒退,经济的凋敝,以及人们的痛苦。

宽容使人进步,狭隘使人落后。人的创造力来自于自由的思想,而不是单一的思想。

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这个世界上的人们还是因为各种原因被分成不一样的肤色、民族(种族)。在必须的时光里,全球化、普世性、全人类的大同仍旧是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梦想而已。民族、种族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想,总是能在很多人心中占有一席之地。种族冲突、种族纠纷、种族矛盾,甚至种族战争、种族屠杀,在这个世界上时有发生。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尽管我们对这类事件深恶痛绝,但我们并没有办法超越自我的局限和所处的时代。所以我们只能从一些小事上做起,尽量用自我微薄的力量多为民族团结做点事吧。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