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观后感400字 跑吧孩子观后感 观后感作文

2022-03-10 07:30:00 栏目:观后感作文 来源:蘑菇文

梦想,在长城绽放。8月21日,被人称为“史上最牛一课”的《开学第一课》在八达岭长城隆重开讲,这节课的中心思想是“我的梦·中国梦”。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其文化内涵中饱含着中国人民“勤劳、朴实、坚韧、向上”的精神和“友谊、和平”的梦想。由教育部、中央电视台和八达岭长城倾力打造的《开学第一课》面向全国3亿中小学生,以现场课堂的形式,讲述个人与国家“大爱”的梦想。

黑暗中,一盏照亮前进方向的灯就是梦想。从西南旱灾到玉树地震,从28省区市的水灾到舟曲泥石流,我们失去了很多,但梦想不曾失去。

特邀嘉宾老师李连杰、马云、李中华、章子怡分别用演讲的方式向孩子们讲述梦想成真的心路历程;而作为辅导老师的庞清、佟舰房祖名、张静初、陈然、韩庚、王心凌等人,则以课间操、游戏和表演与孩子们融为一体。

来自玉树的才仁旦周是地震时最小的志愿者,为救援队当翻译拯救生命;无臂的杨孟衡和刘伟给了人们更多感动;来自舟曲遇难女孩父亲和校长的讲述让人们更加珍视生命的含义和学习的梦想。

从世博会到亚运会,从长城到中国,从我的梦到中国梦,梦想就是期望。在经历了2010喜悦与磨难交织的8个月后,开学了。开学第一课告诉孩子们,坚强、努力,从长城出发,实现梦想。

观后感400字 跑吧孩子观后感

观后感孩子

关于观后感的作文1100字 十八个手印观后感

观看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献礼影片《十八个手印》,回首30年前改革起步阶段的艰辛探索,分外感受到当年农村改革首破禁区,开拓新境的可贵。影片《十八个手印》就是30年前壮举生动的艺术阐释。

一首脍炙人口的“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的凤阳花鼓,把人们带到了1978年。安徽遭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凤阳县在极左路线的把持之下,民生凋敝,人民外出逃荒、流离失所。人到中年的县委书记陈开元能够说受命于危难之际,他在深入农村的基础上,发现了凤阳小岗村“分田包干职责制”能够解放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生产用心性。陈开元出于一位共产党人的高度职责心,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顶住各方面压力,不顾身体有病,暗地鼓励小岗村农民的变革。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小岗村生产队长严家昌带领本村十八位乡民,冒着“坐牢”的危险,立誓言按红十八个手印,秘密实行“大包干”,吹响了中国农业改革的号角。凤阳县群众纷纷效仿,为此陈开元承担政治职责被调离岗位。但是,农村改革的春风却很快吹遍江淮大地和全国,江淮儿女成为新时期改革事业的先头兵。

影片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以艺术加工,影片突出了“大包干”这一新生事物所遭遇到的压制和反复。马湖公社书记詹良才因为“包产到组”而受到批判;小岗村开始因为将生产队分成四组或八组还遮遮掩掩,为了分配问题,还打成一团。就是这种小的变革,还受到县革委会高主任的压制。这期间还有诸如“张浩事件”、“县委文件风波”等反复,所以,小岗村十八位乡民的按红十八个手印行为无疑是在当时是把天捅了个大窟窿。县委书记陈开元是位饱经沧桑、正直精干的好干部,他只能以“尊重生产队的经营自主权”为名暗地支持群众的自发改革。他的这种摸棱两可的态度显示了高度的政治智慧和领导艺术,同时又经常流露出一丝无奈和悲哀。梨园公社书记张良才开始对于县革委会高主任的极左路线也是消极抵抗,但是由于当时的政治形势下,他也缺乏支持小岗村的勇气,之后在陈开元人格魅力的感召下,才有所改观。当陈开元为了支持小岗村群众的大包干时,竟然立下字据,要一人承担该事的政治职责。他竟然喊出:“陈书记!好书记!不能啊!”这是发自肺腑的同志之言。之后,随着中央1号文件的出台,小岗村村民当年偷偷摸摸、担惊受怕做的一件小事,在短短三四年的时间就征服了全国农村,八亿农民群起仿效,我国的粮食很快由

“短缺”变成了“剩余”。江淮儿女在农业方面的改革创举,迈出了中国新时期经济改革乃至社会改革的第一步。此刻我们回顾这段历史,真能够用“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来形容。沐浴在改革春风的青少年,怎样能够体会到当时变革的艰辛。

值得称赞的是,影片对于各种素材处理得当,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加以艺术虚构,故事情节娓娓道来、从容不迫而不生硬失真,人物表演自然生动而又不是绝对的生活原生态,同时一些空镜头、寓意镜头的使用,赋予了整部影片历史正剧的艺术品格。这些艺术特色的运用与影片的主题合而为一、水乳交融,使得影片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生动!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