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那山那人那狗 电影观后感1000字 观后感作文

2022-03-10 06:36:00 栏目:观后感作文 来源:蘑菇文

夏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在青山稻田中一个美丽、静谧的小山村从沉睡中醒来。橘黄色的灯光打在古老的桌子上,若隐若现,一种古朴自然的气息开始弥漫。

青年大学失利回家,打算接父亲的班。父亲老了,已经走了二十多年的邮路,长年的跋山涉水早已使他落下了腿疾,他走不动了。可是儿子要继续这份辛苦的差事。

对于儿子的首次出行,父亲千万个不放心,一大早便已多次检查整理好的信封,又对儿子再三叮咛嘱咐,终于,儿子要出发了,父亲便让一直陪着自己的狗--老二,和他一起,但老二怎么也不肯,父亲只好陪他走上一回。母亲在屋里做着早饭,不时地回头看看儿子,眼里流露着担忧与不舍,她不希望儿子和曾经的丈夫一样,常年回不了家……

这就是《那山那人那狗》这部电影的开头。没有激烈绚丽的画面,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可它却一直缭绕在我的脑海,久久挥散不去。像一篇优美隽永的散文,又像一首娓娓道来的诗歌,荡开一圈一圈涟漪。

还记得那个万人空巷的场景吗?父子俩到达的第一个目的地。父亲说村里人可以两天看不到村长,却不能两天见不到他。儿子听完后满是骄傲,本以为会有很多人来迎接他们,却不想希望落空。可当村里人听说这是老邮递员最后一次送信了,大家都堵在门口,和他告别。父亲在不舍声中,头也不回地,向前走,心中的悲伤不言而喻,毕竟他用一辈子的心血凝成了联通村里人的桥梁。他只是无法忍受那分别的痛苦。

还记得父亲给盲婆婆念假信吗?老婆婆独自一人含辛茹苦地把孙子拉扯长大,可孙子却再也不想回这个贫困落后的家。他给婆婆寄来毫无感情的钱,吝啬得连只言片语都不肯给予。父亲便拿着纸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话念信,并吩咐儿子以后也要如此。这时,儿子忽然懂得了什么。

还记得父子俩开始慢慢懂得对方的时候吗?父亲长年在外,儿子对他并没有多少感情,甚至还讨厌他,连“爸”都很少叫,就算叫了,也只是个形式。可父子之情终究还是父子之情,儿子不忍看有腿疾的父亲再过冷的彻骨的河水,便背父亲过河。父亲在儿子背上流泪,想起儿子小时候,自己也是这么背他的,往事还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可转眼间儿子就这么大了……在这一刻,儿子似乎感受到了父亲的不容易,父亲也似乎觉得愧疚,缺席了儿子的成长……

父子俩的隔阂终于在对同一个女人的思念中减小。父亲思念着妻子,儿子思念着母亲。父亲当邮差一辈子,给人送过无数封信,自己却只收到过一封“儿子出生了”,每每看到这,我总会觉得一丝伤感,不知是为何。

还有后来的一个画面。父子俩站在山顶,狗依偎在他们身边。儿子把父亲给他画的地图折成纸飞机,放飞。那渐行渐远的飞机究竟是在暗示着父子俩的隔阂越来越小直至消失,还是暗示着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信也终将会被取代?

“山里人为什么住在山里?”

“传说山里人是神仙的后代。”

“可母亲却说山里人住在山里,就像脚放在鞋子里一样,舒坦。”

……

《那山那人那狗》带给我不一样的震撼,使我真正读懂了爱,读懂了延续,生命的延续,工作的延续。

青翠的山,纯朴的人,忠诚的狗,无尽头的路……

那山那人那狗 电影观后感1000字

那人观后感那山电影

《我与母亲的那段日子》观后感 电影观后感550字

这天,我看了一部很贴近人心的影片——《我与母亲的那段日子》。

影片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陈悦翔从小家境贫穷,但母亲依然对他寄予厚望,望子成龙。在母亲的严厉管教下,陈悦翔如愿以偿当上了一名教师,长大的陈悦翔结了婚,母亲为了他宁愿自己跟女儿过,让儿子可以安心工作。但随着母亲的年纪越来越大,身上的病症也越来越重——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之前母亲一直住在大姐家,但大姐也要忙于工作,没时间照顾母亲。最终,陈悦翔决定自己带着母亲,一边上班一边照顾母亲。一天,他班里的几个学生因为逃学去网吧上网被老师抓住了,父母来到学校找陈老师谈话时,陈悦翔的母亲在操场上摔倒了,他赶快去扶,众人都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

看完这部电影,我马上联想到自己的父母,当他们老了,头发花白了,也生病了,我是会好好照顾他们,还是会撒手丢下他们不管呢?我想我一定要好好照顾他们,就像他们现在照顾我一样。孝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表现在生活中的一点点小事中,尽孝要趁早,不能等父母老了在尽孝。

孝敬父母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父母生我们养我们。到他们老了,应当让他享福。享福,并不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的需求;享福,更不是在过年过节时,只给父母一个短短几分钟的电话。真正的享福,是多回家看看父母,陪陪父母。在父母的心里,哪怕是远远的看看我们一眼,他们也满足了。

父母最开心最幸福的日子,一定是与自己的孩子在一起的时候。父爱如山,往往深沉严格;母爱如水,往往温柔细腻。但父亲母亲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爱自己的孩子,做什么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好。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