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字数

体裁

话题

人·事·世 -《老上海记忆》读后感 400字小升初作文

2022-03-14 13:49:03 栏目:小升初作文 来源:蘑菇文

  上海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历史赋予她的情感:有清末盛宣怀带来的希望,有同时期宋子文带来的惋惜,有抗战时期顾竹轩带来的热忱·····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上海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西合璧,风格独特,开放而多元,充满创意又有所扬弃。这是我最初对于上海的评价及感受。那时所谓的喜欢和了解,仅仅止步于外滩的精美绝伦、点心的细腻爽口,考过,这里真正发生过什么,有哪些人在怎样的上海做了什么样的事。暑假幸得《老上海记忆》一书。翻着看着,

  才发现,只有翻开历史,了解那些人那些事,眼里的高楼大厦、一草一木,才会真正走入内心。

  小学时我住在光启公园附近,不上学的日子里,几乎每天都会去那里散步。我看着门口的石像习以为常,对里面的“草坡”毫无兴致,常坐在一旁的石墩上拔草玩儿。那时的我并不知道,这是老上海第一个被世人所熟知的人-徐光启的墓地。

  书中介绍了徐光启传奇的一生,农业、天文、数学、军事····几乎所有的学科他都有涉猎,且颇有见地。编著《农政全书》、编译《崇祯历书》、翻译《几何原本》,确定“平行线”“三角形”“相似”等中文名词,提出火炮在战争中的应用理论·····任何一个成就拿出来都足以让人名留史册,而这一切都是徐光启牵头完成的。

  可他所处的“世”呢?明朝嘉靖年间,别人都在羡慕他的“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的身份,欣赏他的才华,但对他的“西学东渐”却视而不见。他研究先进科技,却被别人非议他的宰相身份;他憧憬着百年之后所有学子都可以学习《几何原本》,却遭到历史对他的毁灭,直到20世纪才真正实现他的梦想,却已过了整整三百年!

  一个天才出生在一个不接受天才的古板世界,所以天才沦为了处处都得小心谨慎的朝臣,所有美好的愿望都化为了泡沫,成为当世的笑柄,换来后世的一声悲叹。

  唉····.·

  我摘下帽子,对着徐光启的石像鞠躬,对着之前所谓的草坡行注目礼。他为上海增添了一抹悲壮。

  所以我说,上海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历史赋予她的情感:有清末盛宣怀带来的希望,有同时期宋子文带来的惋惜,有抗战时期顾竹轩带来的热忱······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如果说,上海有着名垂青史的伟人,那这本书就记录着传奇的上海旧闻;

  如果说,上海有着不同凡响的事件,那这本书就体现了浓厚的上海情结;

  如果说,上海有着人情冷暖的世态,那这本书就刻印着令人难以忘却的记忆。

  有人、有事、有世,这才是上海。

人·事·世 -《老上海记忆》读后感

伤残的春天,孩子与母亲 -读史铁生《我与地坛》有感

  不知道在这一刻他的内心有多么痛恨自己,又有多少难言的痛。

  一个荒芜却并不衰败的园子,里面待着一个坐着轮椅的青年。他也不乱走,只是茫然地看着日头渐斜,直到最后的一点光从小虫青色的背上走了,便摇着轮椅回去。

  这是读完《我与地坛》,我所看见的。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 不息。”

  他在这个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里,想着自己的过去、现在与将来。他曾是意气风发的少年,却在下乡途中劳累过度伤了脊柱。只是一根纤细的骨骼中包裹的神经,居然能决定他下半生的命运。他抱着对未来的憧憬进入手术室,坚信自己还是能再跑跳的;出来时却发现,小时候跑去踩杨花已经是最后一次的奢侈了。

  他时常暴怒,喜怒无常,哭泣大喊,他在园子里并不干什么,只是思考着自己是否该死去。“我想人不如死了好,

  不如不出生的好,不如压根儿没有这个世界的

  好。可我为什么还想活呢?

  因为你还想得到点儿什么,你觉得你还是可以得到点儿什么的,比如说爱情,比如说价值感之类,人真正的名字叫

  欲望。这不对吗?

  我不该得到点儿什么吗?没说不该。可我为什么活得恐慌,就像个人质?后来你明白了,你明白你错了,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

  我不知道这短短的剖析是他挣扎了多少次,看了多少次春夏秋冬的轮换,忍受多少次自己已经从意气风发沦为残疾的打击得出的。他只能拼命地写作,渴望从中找出生命的意义。可能因为他的伤残,他才能这么忘情地投入写作,因为这是他活着的最后的依托。

  也正因为他的伤残,他短暂的爱恋结束了。在那个遥远的春天,一个伤残的青年终于看见了伤残。看见了伤残,却摆脱不了春天。春风强劲也是一座牢笼、一副枷锁、一条命定的路途。

  可毫无疑问,一个沉浸在打击中的儿子,他的打击在他的母亲那总要加倍的。我常常看他的《合欢树》与《我与地坛》中写母亲的片段,于是常常落泪。

  史铁生伤残后,常常爱到一个公园里逛。母亲明白他需要独自疏解心情,从不拦他,自己空守着偌大的房间。她心里大概怕儿子就这么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偷偷结束生命,于是总去园子里找他。她只想找到自己的孩子,偷偷看他一眼确保他的安好。她不知道要找多久又多久,她只是走了下去,不知道多少次踏遍这片土地。

  母亲去世十年后,史铁生偶然听到园里的老人说:“没想到这个园子这么大。”他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只是一句平实的语言,我看了却几近无法喘气。不知道在这一刻他的内心有多么痛恨自己,又有多少难言的痛。他说:“我希望,我把这个梦写出来,我的黑夜从此也有了依皈了。”

  这也是我的期盼,对于这个吃尽苦头的人的期盼。

-热门专题-
-精选推荐-